□晚報記者 楊冬 報道
“你有房子要賣嗎? ”……被房產中介“騷擾”過的經歷,絕大多數業主都有。近日,一位業主在焦點上海房地產網的業主論壇上發帖“哭訴”,聲稱包括自己在內的小區業主信息,“疑似”被物業公司賣給了房產中介。記者在采訪調查中了解到,倒賣業主信息行為在圈內事實上十分盛行。
業主質疑物業泄露信息
一位名叫“teddy_bob”的網友在業主論壇上發帖,稱最近頻繁接到很多中介打電話給他,問他的房子是否要出租或出售。 “今晚又接了一個康橋某中介的電話,這個業務員說漏嘴了,說是他們老板從物業那里弄來的各個業主電話,然后讓業務員來打電話。 ”該網友在帖子中表示,并不確定他們是不是真的交易,但對中介獲取自己信息的渠道深感不安。
順著帖子所在的論壇分區,記者聯系到了這一案址位于南匯航頭鎮的樓盤。一位負責人在電話中表示,由于該小區分多期建設,其個人無法核實發帖人所在具體弄數,不能馬上查明事實情況是否與帖子所述內容相一致。如果是該樓盤的二期,那么并不存在“物業出賣信息”的可能,因為二期還未有物業公司進駐,前期物業都是由開發商代為管理。
每戶業主信息賣十幾元
“你所說的那個樓盤,我們前兩年就曾經買過他們的業主信息。 ”滬上某房產中介設于南匯周浦地區的一家分行經理向記者透露,事實上,“買賣業主信息”這檔子事在圈內非常普遍。
據其介紹,南匯周浦、康橋板塊從事中介業務的二手房產經濟公司,為了擴展客戶源,基本上家家都會購買一些周邊所在樓盤的業主資料。這份“名單”在圈內的交易價值幾何,主要與所在小區的戶數、投資客的比例有關:若戶數多、投資客多,房產中介“收進”的價格就貴;若該小區自住客多,房產中介不一定感興趣,而裝修公司則會出高價購買。
價格方面,便宜的有200-300元的,貴的甚至上千元。該經理則透露,他所在的公司曾經以4000-5000元的高價,購買過周邊一戶數在3000-4000戶的大型樓盤的業主信息。折合算下來,每戶業主信息的價位大致在十幾元左右。
信息監管存在不小難度
“事實上,一直專門有‘二道販子’從事類似的信息倒賣行當。跟‘黃?!畈欢?,他們都有一個圈子。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圈內人士稱,除了中介、裝潢公司對業主信息感興趣外,就連保險公司也會出錢購買業主的信息,這也是大多數人信息發生泄露的主要渠道。相比較而言,一些保衛森嚴,且高端人士“扎堆”的高檔樓盤的信息外泄情況,比那些不具備、或較少具備投資潛力的中低檔、低檔樓盤更為普遍。
法律界人士表示,由于國內對個人信息的監管一直是盲區和真空,公關、開發商、售樓人員、物業等任何一個環節都存在信息外泄的可能,監管上存在不小的難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包括小區業主在內的信息外泄這一現象在行業內十分盛行。如果在未征得本人同意的前提下,確將其個人信息用于商業交易,甚至是不正當的渠道,將觸犯相關法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