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放低身段涉足服務業

2009-06-26 21:53:00      衛煒

  本報記者 衛煒報道

  早些年討論的“孔雀東南飛”與“孔雀飛西北”的提法漸漸偃旗息鼓,大學生就業的地域性局限早已松動。在當前金融危機的環境下,大學生的擇業標準也開始逐漸寬松。做家政、服務工作,“孔雀飛入千萬家”成為了一種新現象。

  在就業實習階段,武漢某高校的學生陸其選擇在一家咖啡屋進行自己的實習項目。身材高挑的她是校模特隊的一員,選擇在咖啡館做侍應生,她的理由一方面是因為這里的環境適合培養氣質,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里薪水不低。陸其說,“我并不覺得服務別人有什么不好,尤其是在什么時候都要笑臉對人,這個讓我的感觸很深?!?/p>

  如果說陸其還是服務于陽春白雪,那么她同班同學蒙強則做的更貼近普通百姓一些。蒙強在一家家政公司做行政管理。當然,照他自己的話說他不是直接服務人民,而是服務于服務人民的人。蒙強說,“很多同學找實習的時候都想著實習報告上好看,能夠有個大企業或者好職位的證明,以后好找工作。但是實際上,能力并沒有得到鍛煉,實習機會也浪費了?!?/p>

  然而這種現象只是開始興起,而未真正形成規模。旗幟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楊守斌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只有改換實習觀念才能改變就業觀念。目前大學生進入服務行業只是零星現象,沒有形成規模。但是在4到5年后,當行業真正細化、專業化、由副業轉變形成為一種職業的時候,大學生進入這個行業會漸漸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國家統計局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7座城市的居民社區進行了調查,發現需要家政服務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70%以上。然而,專業家政從業人員還不到一千萬人,高素質的家政人員更為缺乏。在上海,現有的家政服務只能滿足30%的家庭需要,至少還有10萬~15萬個崗位缺口,而其中大約1/3的崗位需要的是高級家政服務員。

  對于大學生為何難于改變擇業觀,楊守斌分析說:“這里有三個因素:收入低、地位低、保障低;大學生心態準備仍顯不足;學校及家庭給了他們足夠的背后支持,使他們缺乏改變的壓力與動力?!?/p>

  楊守斌說:“在國外,服務業已不再是單純的時間替代與勞動替代。專業化的勞動技能是需要經過系統培訓才能獲得的。而這就改變了這一產業的從業性質與社會地位,從而吸引更多的人進入并從事這一行業?!?/p>

  當然,雖然當今大學生開始青睞服務業,但是也有業內人士對此不以為然。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學生從事服務行業在社會看來接納程度并不高。該業內人士表示,“同樣招服務員,中專生比你先工作,工作經驗足,而且要的薪水低。雖然你是本科生,但老板寧愿要一個低學歷的也不會要一個需要他重新帶的新手,何況本科生并不能安于將這個行業作為自己一生的選擇。讓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并不是一時半刻能夠解決得了的?!?/p>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