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炎中 張世祥報道
“大學生李培棟”,聽起來是一個稱呼,其實是一個修鞋店的店名。
在鄭州市南陽路和農業路口北邊不遠,有一個看上去很耀眼的門店招牌:“大學生李培棟修鞋店”,在它的門頭上還有一行字,醒目地寫著: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特邀嘉賓。原來,店老板李培棟曾于1998年7月做客央視《實話實說》。曾經被崔永元稱為“修鞋狀元”的他,如今又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創業”——到上海做起了和他所學專業相關的生意?!靶场钡膫髌嫒松?/p>
上世紀90年代,大學生李培棟放下“鐵飯碗”,去做了一個修鞋匠。在那個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的時代,他的這一舉動頓時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李培棟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大學生。1990年9月,李培棟畢業于蘭州大學生物化工系,在學校主修基因和生物工程的他被分配到鄭州市一家生化制藥廠,捧上了令人羨慕的“鐵飯碗”。
“從1990年到1998年8年間,是我最困難的時間,而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國家養育了我?!痹谒牡昀?,李培棟對記者說。
李培棟講,他走上修鞋這個行當純屬無奈。1997年至1998年,他已經從工廠車間主任做到了生產部長,盡管當時職稱已經是工程師,但是,每個月僅400多元的收入還是讓他一家人難以維持生計。在廠里要提他做副廠長的時候,他作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辭職,去修鞋。當時在學校勤工儉學做過兩年多修鞋工的李培棟,就這樣和妻子一起練起了攤,開始了他另一種全新的人生。
李培棟說,自己是中國第一批把修鞋這樣的路邊生意做進店里的人?!爱斄诵扌昀习搴笠粋€月賺的錢是在工廠的幾倍?!崩钆鄺潓τ浾哒f,在工廠上班那會兒,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里。而且口袋里沒錢還死要面子。后來就寫辭職報告,不干了。廠里勸他停薪留職,他卻堅決辭職,不在廠里留任何的后路,背水一戰。
1998年7月,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策劃推出了一期“大學生如何擇業”的談話節目。李培棟作為“大學生自主創業典型”被邀請作為嘉賓。當時的主持人崔永元形容李培棟是修鞋狀元?!秾嵲拰嵳f》節目無意中為李培棟做了一次免費廣告。之后,他的生意日漸紅火,而且各地不斷有人找上門來學技術。
“我收費很低,加盟費每家4000到6000元,包括傳授修鞋技術、做生意的方法,還有一張授權書。加盟店享受終身服務,學習時間不限,學會為止?!笔聦嵣?,這個時候的李培棟還并不熟悉連鎖加盟是怎么回事,但他已經開始摸索著做修鞋連鎖店了。從這一方面來說,他算是行業的先行者。
但李培棟也有遺憾?,F在李培棟修鞋店的加盟店最遠已經開到了哈爾濱,全國各地共有120多家經過李培棟授權的加盟店。但是,一些沒有加盟的修鞋店也為了招攬生意掛上了“大學生李培棟”的店名。盡管李培棟對此看得很淡,但他明白,因為自己缺乏管理,沒有系統的設計,讓這個本該成為修鞋金字招牌的連鎖店做得并不成功。
摸著石頭過河,也許這正是作為行業先行者所要付出的代價。
“成贏家先成專家”
“要想做對社會有益的事,首先得把自己的事做好?!?/p>
李培棟講,開鞋店的四五年,自己的修鞋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他笑侃,說自己原來的修鞋技術如果是小學水平,現在已經是博士后了。
“過去修鞋只是釘個鞋掌、軋個線、或者縫縫補補,沒有什么特殊的技術?!崩钆鄺澱f,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鞋的檔次也大不一樣了?!靶瑑r提高了,做鞋的材料也比過去豐富了很多,鹿皮的甚至更高檔的都有?!崩钆鄺澑袊@。因此,修鞋的工藝也由過去單純的釘和縫變成了今如今的粘、釘、縫、正色以及大改小、小改大、改拉鎖改鞋頭等復雜繁瑣的技術。李培棟說,他每天在店里都要解決各種各樣鞋子上的問題。
李培棟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一雙好皮鞋不小心蹭了,起毛了怎么修?很簡單,修這種毛病的鞋叫修補、正色,可以修得完好如初。
李培棟對記者講,這個行業性質很特殊:社會上有一些有一定地位的人,花幾千塊錢甚至上萬元買一雙鞋,鞋出了一點小毛病,他們就把鞋拿來試??吹叫藓靡院?,鞋子和原來一樣,他們肯定會帶一些朋友過來。這種口碑宣傳的效應非常好。而且因為店里明碼標價,都是按修鞋的工藝收費,從不按鞋的價值來虛高要價。
“有錢人修鞋是要面子的,假如我一看就知道來人的鞋子是哪產的,價格在多少范圍左右,并說出鞋子的材質及優點,還有穿鞋要注意的問題,來修鞋的人就會覺得你很專業,這樣你就首先取得了他的信任。再按實際的手工收費,要價也不高,這樣我的客戶就穩定下來了,有些客戶已經跟我認識十幾年了?!崩钆鄺澨寡?,從研究鞋子到研究客戶再到琢磨心理,自己費了不少勁,“但是必須這樣,要成為專家才能成為贏家?!?/p>
名氣就是無形資產
談起這些年的積累,李培棟還是覺得收獲頗豐。他覺得通過修鞋這個平臺,認識了很多層面的人,其中不乏社會上很多優秀的人。
現在李培棟走在街頭上感受到路人不一樣的眼光時,李培棟才意識到自己成了一個“名人”。除了有很多人慕名而來想跟他學藝,更多的時候是顧客拎著上千元一雙的皮鞋,幾經周折找到了李培棟的修鞋店,只因為“就是沖著李培棟的名氣來的!”
李培棟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名氣就是修鞋店的無形資產。
李培棟說,成名對自己的生活影響并不大。但是,李培棟的“名人效應”對他的事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交換名片時,對方會驚訝:原來你就是李培棟!
除了人際圈自然而然擴大了,通過為顧客服務,他和人的溝通能力、演說能力、銷售技巧都得到了提升?!跋日f財富這一塊,我現在住的房子,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再說辦事情,很多人知道我是李培棟,就會很照顧我。因為我靠自己的勞動吃飯,我有我的尊嚴,他們也因為這樣才尊重我?!?/p>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不時有人拿著鞋進來。甚至有人開著高級轎車來送鞋取鞋,李培棟還要親自出面給他們“診斷”定價。用他的話說,這些是他的“VIP”客戶。
“被生活逼出來了”
雖然修鞋這個行業為他創造了很多財富,但李培棟沒有停留,他把鞋店當做自己搭建事業的平臺,他想利用這個平臺去做更多的事。
來店里修鞋的人很多,李培棟就會抓住機會跟他們聊天,并探索很多領域的問題。如果來人有業務,李培棟有時候還給他介紹和他業務相關的人?!氨热缢亲鰣@林綠化的,我就把身邊做園林綠化的朋友或者相關的項目介紹給他,給他們搭橋。這樣很好,把他們的項目搭建在我這個平臺上,嫁接項目,讓他們共贏,共同利用這個資源?!?/p>
李培棟從包里拿出一張光盤,內容是《銷售和領導力》。原來,看到之前的嫁接項目做得很好,李培棟便牽頭成立了一個“生命·財富俱樂部”,成員以鞋店里的會員為主,會員們的朋友也可以參與。李培棟把他們組織起來,以增加會員們的附加價值。
“原本對修鞋這個行業并不十分看好,但脫離工廠離開本專業后,沒有別的本事能讓我好好干下去,我想,還是踏實干吧。既然從事了這份職業,就認真地靜下心來把它做好。當你把一份枯燥的工作當做一種藝術、一項事業去追求的時候,你還是能從中獲得很多快樂的,而且這種用心也能讓你收獲財富?!被貞洰敵醯倪x擇,李培棟覺得自己是“被生活逼出來了”。
做真正的“大學生”李培棟
現在的李培棟又有了新的打算。
“對于現在的我來說,修鞋的事業已經到達頂峰甚至開始萎縮了,所以我想再給自己一個空間,來迎接新一次的挑戰?!?/p>
李培棟考慮過后,最終選擇回到原專業上。
“這么多年在修鞋行業積累起來的銷售和溝通優勢,和原來的專業優勢結合起來,我相信我的第二次將創造更多的財富?!?
半年前,李培棟來到上海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是做基因和生物工程的相關產品。李培棟自豪地告訴記者:“如果大學生只停留在修鞋這個行當上,那自己所學的知識根本沒有體現出來,創造的利潤空間也是有限的?!比缃?,李培棟已將鞋店的業務完全交給妻子打理,自己則跑到自己的專業領域去大展拳腳。在經歷過十幾年的修鞋生涯后,李培棟漸漸覺得:現在該是體現自己大學生價值的時候了,不能讓國家培養自己的專業知識白白浪費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