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創投瘋狂:劉曉人的悲劇會否重演?

2009-07-20 11:40:24      雷中輝

  從2009年的第二季度開始,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拐點,那就是人民幣基金募投都已經徹底超越美元基金,成為創投市場的主力軍。

  這一天的到來并不令人意外,隨著2006年國家針對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有所限制,加上政府對創業投資市場的大力支持,以及創業板市場的推出,人民幣基金的發展需求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元基金。雖然從單個基金規模來講,美元基金仍舊是市場的主流,但是從基金的投資方向和寬度來看,人民幣基金所能發揮的能動性更強。

  從基金的資金來源來看,人民幣基金中大多數仍舊屬于民間資本,這說明通過國內2004年以來創投市場的培養,中國的民間資本已經對直接投資有所覺醒。未來,民間資本參與創業投資將會越來越活躍。

[page]

   一個可喜的現象是,現在民間資本參與創業投資,都是以公司的名義來運作的,相對來說,比起20多年前的溫州“抬會”,已然進步了不少。

   “錢收進來,先在墻兩頭放著,不出兩個時辰,兩頭的錢就連在一起,一上午整面墻都堆滿了,到了晚上一間房子已全部堆滿錢,腳都插不進去,只有封門派民兵舉刺刀看門,人們仍舊不肯散去,喊著要入會,把大疊的錢扔進來,民兵用刺刀讓他們后退。”

  這是1980年代,浙江溫州地下金融“抬會”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民間資本對于 投資的原始沖動。在那個年代,中國社會的富裕階層沒有任何的投資渠道,而希望獲得資金用于發展的企業同樣無法獲得正常渠道的資金支持,由是地下金融和具有高利貸性質的民間借貸便盛行起來。

  即使采用了公司化運作的方式,民間資本參與創業投資,仍舊出現了一些問題。近日,被稱為國內天使投資大哥的劉曉人及其所創建的紅鼎投資,就因為從民間大量集資而導致負債累累,最終劉曉人不得不向法院自首。此前,溫州第一家民間PE溫州東海創業投資有限合伙企業,已經于2008年中悄然淡出資本市場。目前,東海創投已將其所有股權關系及剩余資本轉入溫州環亞創業投資中心。

   分析起來,國內民間創投出現各種問題,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國內LP群體并沒有形成群體性的成熟,民間資本的集中趨勢主要依靠個人投資向某些以公司化運營的基金集合。這與中國證券基金市場的散戶占多數的情形有些類似。國內的LP對基金的運作名義上并不具體管理,但是實際上對GP有著種種的限制。這與國外的成熟LP有一定差距。

  其二是,國內真正懂得創業投資的管理人才非常缺乏,人民幣基金相對較小的規模很難雇傭到高層次的創投人才。從目前國內創投界平均薪水來看,美元基金的雇員薪水普遍比人民幣基金高二至三倍,好的投資管理人才有向外資基金集中的趨勢。

  其三是,一些人民幣基金投資方向并不明確,對某一個行業的關注度不夠,而且有的投資基金屬于混合型選手,也就是創業投資市場好,那就作直接投資,如果股市情況好,那么就投資股市。這樣的私募基金事實上并不專業,但是打著創投的牌子,也能夠從一些LP手中拿到資金。

  因此,民間創投市場也是需要規范的,在2009年這個經濟危機中的投資拐點,創投基金不進則退,重演劉曉人悲劇的案件或許還出現,但愿這不是事實。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