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鋒基金虞鋒:做企業家基金 一條另類的VC路

2011-01-24 16:25:07      肖妤倩

  “我現在的生活很自由,更重要的是有機會能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實現他們的夢想。”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之前,虞鋒剛剛在攝像機前談完自己的夢想。

  之后,他笑了,笑得很真實很真實。圓別人的夢,也圓自己的夢,這位昔日聚眾傳媒董事長坐在云鋒基金主席的位置上,胃口更大了??礃幼?,現在的虞鋒已經適應了角色的轉變,或許這就是將聚眾賣給江南春身價陡增為16億人民幣的價值所在。

  正如他所說,“現在很多企業家談論他們的問題時,我們就知道他們的企業已經走到了哪一步,就好像聚眾曾經從一個小公司突然面臨60個城市的時候該怎樣管理一樣,如果沒有經歷那個過程,很難給現在的企業家提出更好的建議。”

  現在,他又將觸角伸向了江蘇這塊寶地,更是將云鋒基金的第一個投資中心給了江蘇。

  這是他在2010年做的最后一件重要的事情,更確切地說,是從企業家到投資人的轉型開一個好局。而在2011年,虞鋒又來到了三亞,在徐徐海風中,又激起他暢想云鋒基金十年遠景的沖動。

  尋找下一個馬云、史玉柱

  在《中國企業家》年會上,和其他嘉賓相比,虞鋒并不算高調,或許幾年前,他若是被邀請到類似的論壇,一定會出現在諸如“打造企業內在動力”的分會場,但是現在的虞鋒卻介入到“PE熱:浮躁中的定見”之類的主題。

  儼然,虞鋒的角色已經完全發生了改變,從原來一個創業者到企業家再到如今的投資人,他的生活越來越自由。

  虞鋒選擇投資,正如他所說的那樣,“盡管大家都覺得現在PE、VC太多,但是我覺得這是中國任何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自然過程”,而現在,就連買菜的老太太都已經開始談論PE、VC的那些事,正如曾經證券市場經歷過老爺爺老太太蜂擁開戶的過程一樣,中國的PE、VC也開始步入浮躁的階段。

  實際上,中國投資項目的金額還遠遠不能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人家一干就是上千億美元,而中國即便是比較大的基金可能還停留在幾億或者幾十億美元的階段。所以虞鋒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無論從規模還是整體的管理水平,中國的PE行業還是剛剛開始。”

  此番說辭也并非空穴來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VC交易額占GDP比重只有0.3%,而這個比例在美國為1%,在英國為2%。照此比較而言,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國家,0.3%的比例應該屬于偏低的水平。

  而且從海外的經驗來看,VC能看到回報通常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甚至有的基金需要十幾年才能看到回報,但是在中國,許多人民幣基金已經將存續期縮短至七年,這在無形中就增大了基金的壓力,同時也驅動著賺快錢的效應。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在VC領域里面,死在沙灘上的企業已經不知道有多少。

  “云鋒基金”的“云”和“鋒”,是兩個人(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云)的名字,這個拼合的基金走的是一條另類的VC路。

  細數聯合創立的企業家:巨人集團董事長史玉柱、五星控股董事長汪建國、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放眼望去,清一色的大佬。這些還不夠,另外六位發起人還包括了希望集團劉永好、邁瑞科技徐航、七匹狼的周少雄、九陽集團的王旭寧、裕福集團鄭俊豪、聯合環球投資董事長蔡朝暉。

  正是集中了很多領域中的企業家,才顯得云鋒基金更加多元化,因而投資的領域也主要集中在,TMT(電信Telecommunication、媒體Media和科技Technology三個英文單詞的首位字母)、文化創意、消費品、環保以及新能源領域。

  在虞鋒看來,文化創意和消費品是中國未來十年中發展最大的兩個領域,更重要的是,互聯網、媒體以及消費領域這幾個行業能形成互動,從而將品牌影響力在跨領域中得到提升。

  這一切,看起來很美好,這樣一批有成就的企業家曾經在不同領域駕馭著自己的那艘大船,而現在這些艘大船將要合并成艦艇,幫助那些希望成為大船的小船們,使那些創業者成為下一個馬云、史玉柱、劉永好等人物。
[page]

  文化創意起家

  實際上,早在云鋒基金成立之前,虞鋒就已經在不少領域擲下較大手筆。

  2009年10月,在華誼兄弟上市之際,其公開資料顯示,馬云在華誼兄弟的持股比例為10.97%,位列第二大股東。虞鋒持股3.93%,加上其母親王育蓮3.61%的持股比例,虞鋒母子以7.54%的持股比例位居馬云之后,為第三大股東。同時,馬云和虞鋒分別擔任華誼兄弟公司的副董事長和董事職位。

  文化創意行業也是虞鋒較為擅長的,而找上門的企業也恰恰是文化創意類居多。“的確,我們看了不少企業,但賺錢不是我們這幫企業家成立基金的初衷,我們所具有的是進行資源整合的能力。”

  所以在成立基金之前,馬云和虞鋒投資華誼兄弟僅僅是以個人名義。實際上,虞鋒也常常在華誼兄弟的董事會上積極出謀劃策,就好似企業的顧問加教練一樣,不論是藝人持股問題還是上市問題,他扮演的角色都很積極。

  從投資華誼兄弟來看,虞鋒的投資應該算是晚期。盡管在2007年還沒有把握,但是經過對華誼兄弟的仔細考量之后,仍然決定跟馬云、江南春、魯偉鼎等人賭上一把。甚至于之后華誼兄弟將電影、電視劇制作和藝人經紀“三駕馬車”并駕齊驅,這也是來自于虞鋒等人的建議。盡管華誼兄弟的《手機》、《天下無賊》、《夜宴》等等影片都相當受寵,但是,作為一家影視公司,如果僅靠電影制作吃飯,不僅會面臨很大的市場風險,更會遭遇發展的瓶頸。

  更重要的是,華誼兄弟在被虞鋒和馬云投資之后,就開始朝著上市這條路步步邁進。因為虞鋒知道,上市所能給企業帶來的資本效應遠遠不止企業本身。

  隨著華誼兄弟在創業板上的旗開得勝,虞馬的第一次合作算是“首戰告捷”,該創業板就成為了他們第一個成功的“試驗品”。正如虞鋒所說,“我們能將經驗、資源、戰略和理念與他們分享,最后能推這些企業一把,將這些企業做成行業里的領先者。”

  然而,兩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如果能結合更多人,豈不是能將這塊“試驗田”做得更大?“云鋒基金”就這樣應運而生,并且吸引了在眾多行業里有頭有臉的企業家。

  而今,云鋒基金已分別設立人民幣和美元基金,融資額已經達到100億元人民幣。但是虞鋒最擅長的似乎還是文化創意,順著華誼兄弟的思路,他又在文化創意領域找到了張藝謀的印象系列,而且出手就是5000萬美元,“可能有很多人認為《印象》已經做了好幾個系列,是不是已經很多了,其實它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而且張藝謀所堅持做的每一個品牌都是成功的。”虞鋒這樣評論《印象》,可是外人呢?

  細數張藝謀的印象系列——《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印象.大紅袍》,雖然如今只做到了系列之五,但是從品牌效應上看,“錢景”都十分誘人,因此目前還在著手策劃這印象系列之六——《印象.普陀》。

  對于印象系列,張藝謀有信心,虞鋒更是看好,“《印象》在創造就業環境、帶動地區經濟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質方面已經創造出奇跡,這也是我們有信心投資的原因。”

  可是據了解,2009年3月剛開演的《印象?海南島》卻在能夠容納1600人的劇場中只有500人就座,每天的票房收入也僅在8萬元左右,和《印象?劉三姐》8億元的票房收入形成鮮明對比。也正因為此,總投資約1.8億元的《印象?海南島》在上演一年半后,投資方海南印象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中的55%國資股權作價2750萬元轉讓給一家民企。

  印象系列從《印象.劉三姐》打響第一槍之后,開始被人復制,張藝謀本身也無法擺脫“如法炮制”的嫌疑,甚至湖南臨湘副市長姜宗福還在網上發表文章,尖銳地指出“印象搞亂中國,張藝謀“功”不可沒。”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在虞鋒看來都是“瑕不掩瑜”,他接過了《印象》這差事,更看到其中文化創意的亮點,更確切地說,用他所掌管的云鋒基金投資張藝謀的《印象》,就等于說有機會再次和張藝謀這樣的演藝界人士深入交流。只不過,虞鋒有他的度,藝術家就該做藝術家的事,而投資人就該做投資人的事,藝術與投資之間也就隔著一層紗。

  果然,他不愧是一個學哲學的人,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的帽子果然不是“蓋”的,正是因為哲學,才使這個人對于媒體、對于藝術、對于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文化創意領域絕對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單一,這些創意甚至可以通過某個契機嫁接到任何一個產業,從而增加不同產業的附加值。

  正因為如此,云鋒基金所關注的領域也遠不止文化創意,還有互聯網,還有新能源環保等等。用虞鋒的話說,“如果現在突然變出一個企業成為阿里巴巴,成為騰訊或者百度還是比較難的事情,但是任何行業都存在整合的機會。”而VC最大的操作優勢就在整合。

  難怪云鋒基金在臺灣開年會時,沈國軍和史玉柱要求把基金做成世界級的基金。原來,他們的底氣是很足的。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