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商行業正發生急劇變化。在天貓、京東、蘇寧易購、騰訊電商掀起一陣陣價格戰、搶奪電商行業入口之際,一些垂直電商正尋求出售和并購,轉做自有品牌的部分B2C企業也陷入轉型陣痛期。
對于垂直電商來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資本市場就開始變得惡劣,大量資金逃離,VC不再青睞電商行業,今年下半年以來,整個全國零售市場又非常低迷,包括凡客等電商網站銷售規模相比去年同期出現下降,在缺失資本支持,自身又燒錢不斷的情況下,垂直電商頻頻告急。
明年上半年或許是垂直電商最艱難時期。今年下半年有雙十一等大型促銷活動,此外,垂直電商通過入駐平臺方式獲得銷量,但明年上半年垂直電商成本可能還會放大,銷量卻會出現下降。而全國零售行業低迷現狀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緩解,因此,垂直電商還將遭遇一段痛苦時期。
整個電商市場以前能實現100%以上規模增長,但增速迅速在放緩,今年是50%,明年可能是30%,隨著實體經濟不好,線下品類全往線上涌,更沖擊垂直電商的生意,預計未來2到3年垂直電商形勢都不會太好。
垂直電商更多的是馬拉松賽跑,而不是百米沖刺,追求規模的游戲規則已經改變,現在最重要的是降低成本并盡快盈利。在天貓、京東爭奪平臺做大規模的同時,垂直電商還要往縱深、專業化方向發展。對此的行業觀點如下:
第一,電商平臺之爭已結束,現在平臺競爭主要圍繞在2到3家之間,垂直電商再走平臺做marketplace的道路已經行不通,應當在垂直領域內深耕細作以建立護城河。
第二,垂直B2C單個用戶獲取成本只會越來越高,不會得到絲毫緩解,之前垂直電商領域流行的燒錢砸廣告買流量的做法將難以為繼,通過加強社會化元素以及口碑營銷低成本獲取用戶是可行的方向。
第三,在如今的大環境下,電子商務更應當回歸“商務”的本質,即加強供應鏈的優化和管理能力,努力降低采購、物流等環節的成本,增強自身的盈利能力。在銷售渠道拓展方面不局限于自家的官網平臺,可以積極嘗試線上線下并行的多渠道發展模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