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康國賓早期投資人:張黎剛忍痛放棄大股東地位

2014/04/16 09:57     

愛康國賓健康管理集團董事長張黎剛

【編者按】健康服務機構愛康國賓在北京時間4月9日晚間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報16.50美元,首日收盤報收于15.2美元。在健康管理行業里,愛康國賓健康管理集團董事長張黎剛是最早拿起這把金鑰匙的人,也經過一次次的商業模式的改變,最終成就現在。為了厘清張黎剛的創業之路,創業邦專訪了愛康國賓的早期投資人,上海創投合伙人林慧娟。

口述/上海創投合伙人林慧娟

采訪、整理/翟文婷

我們是早期投資者,很看重人。lee(張黎剛)很自信。我記得他當時說過一句話,他的夢想是通過互聯網手段提高人們的健康醫療水平。當時消費者在國營醫院看病很難,很累,年輕人有病不想看,拖著。我聽到他這樣一個夢想,覺得這會是將來一個很大的趨勢,而且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服務。他當時還有互聯網背景,愛康網也是基于互聯網的項目,也就是說,以前的經驗對他創業有很大幫助。幾個因素集合在一起,促成了我們在2005年投資愛康網。

后來,愛康走的路跟lee當時的設想不太一樣。早期沒人知道怎么落地,他提出的時候也只是一個趨勢。但是夢想和野心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對于早期的創業者。

2007年,愛康網合并國賓,要從互聯網模式調整為線下一個比較重的模式。在此之前,lee做得很辛苦,他沒有實體店,一家一家去談合作,每年銷售額只有幾百萬元,增長很慢。一個價值鏈的兩端都不是你所掌控的,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受制于兩端。所以你的利潤在哪里?你永遠是隨時可以被扔掉的中間人。并購國賓之前已經并購了北京庇利積臣醫療中心(現在的愛康國賓日壇分院),他已經意識到實體的重要性。

作為股東,當時我們都比較支持他。但是lee一開始有點被過去的經歷左右。沒有并購國賓之前,他是很大的股東,擁有對企業完全的掌控權。而國賓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資產,并購后,lee的股份自然會大大縮小。他曾經在搜狐做過,不是股東;曾經在藝龍,由于公司賣出買進也從大股東成了小股東,所以如果并購國賓,他也將不再是控股大股東。前面兩個經驗可能會告訴他,要說No。如果創業者不能掌控公司做大股東的話,心情是很糾結的。所以我覺得那段時間,他應該是很徘徊,很痛苦的。

但是所有股東都覺得,你要并購,因為沒有實體,愛康怎么走下去?為了公司大局的利益,他下了決心。這讓我印象深刻。

在我眼里,lee是非常自信的一個創業者,這是支撐他長跑10年的原因之一。他對行業趨勢的把握也很準確,愛康國賓后來的模式跟它一開始的設想完全不同,等于他是跟著市場的腳步在走,在市場中活下來,然后再去長大。如果在錯誤的道路上,跑得再快也是徒勞的,所以他的調整和適應能力非常強。當然,他還具有強烈的成功愿望,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和對醫療行業新事物新科技的探索和應用能力。

除此之外,他的溝通能力也很厲害。創業11年需要資金支撐,他成功地融了那么多錢。很多創業者身上也有優秀的特質,但是資金鏈斷了,也就沒有后續的故事了。那時候國賓比愛康網大很多,lee能打動國賓,成功收購,說明他的演說、溝通能力是非常強的。

不過創業10年,也經歷了很多波折。最大的挑戰還是2012年8月慈銘體檢在國內過會,而且慈銘也收購了一些公司,那時候他們的步調非???,也非常高調。這種情況下,任何公司都會覺得有壓力。lee那時候壓力也很大,他是比較自信的人,有人走在他前面,會有點不服輸。

那時候北方也有一些體檢公司等待被收購,他們希望慈銘和愛康國賓的競爭收購能把價格抬高。愛康國賓的董事會還是比較理智,拼規模收購是要拼資金的,即使資金拿到收購之后,你的服務不能跟上,利潤率達不到,也只是一種無謂、瘋狂的擴張。所以董事會決定愛康國賓做好用戶體驗,把每個店服務做得更深,質量做得更好,這樣去并購一些好的公司,而不是單純地為了增規模而并購。這次壓力也讓董事會思考,愛康該怎樣走差異化道路,是拼規模還是拼單店,還是拼服務體驗,或者跟國外合作技術?

基于這樣的背景,后來做了一輪比較大的融資,高盛集團和GIC給愛康國賓投資近1億美金。當時美國的資本市場并不是很好,如果要回A股,在慈銘已經過會的情況下,對愛康國賓也不利。但是在每個行業里資金規模也是需要的,要不斷開店等等。跟公開募股相比,私募成本也比較低,更節省管理層的精力。正好有很多基金找上門來問你要不要資金,所以愛康國賓選擇了私募,把時間更多留給管理層去做業務。

事實證明當時的策略是正確的,愛康國賓在美國成功上市,成為體檢第一股。但是相對來說,美國投資者比較理性,而且對體檢這塊業務還在慢慢了解的階段?,F在愛康國賓百分之七八十的業務都來自體檢,任何投資者都能算出它未來的增長率。就像開酒店,需要固定成本投資多少,每年有多少人入駐;體檢中心也一樣,每年投資成本多少,人員開支多少,每年有多少人來體檢,這些都算得出。能算得出來,投資者會覺得你想象空間就不會那么大,每年可能就像酒店一樣,長期穩定,不可能有超乎想象的增長。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基于線下這么多數據做一個移動云端的健康疾病管理服務,這個在美國是非常有想象空間的。3月14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一家移動健康軟件公司Castlight Health,當天上漲145%,其實他們去年的營收也就1300萬美元,也是一個很小的公司,但是股價表現非常好。其實投資者知道醫療健康市場很大,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想象空間。

我相信愛康上市后,lee在移動云端會有很大的動作,愛康國賓還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越來越多的人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慢性心臟病,他們會通過移動醫療或移動健康技術進行健康生活方式自我管理和疾病管理。幾年后,這領域將會成為一個新的百億美元市場。相信lee和團隊的能力,及公司不斷扎實的基礎,愛康國賓會再有突破。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