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 陳悅天
文/ 投資中國網 代松陽
當二次元遭遇VC投資,會爆發一種怎樣的化學反應?或許在VC行業,沒有幾個人能像創新工場投資總監陳悅天(Vincent)一樣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
他曾經是一名苦逼“程序猿”,現如今則是看起來高大上的VC投資人,但骨子里他卻是一個“二次元宅”重度患者。當看到cosplay族群、穿蘿裝的女孩、崩壞學院和刀劍神域的手辦……陳悅天會兩眼放光、雙腳瞬間制動。
更妙的是,這種對二次元的情有獨鐘,與陳悅天目前的VC投資職業產生了完美交集。翻翻動漫、SNH48、半次元、被窩聲次元、繪夢文化、墨明棋妙、橙光游戲、AC模玩網……歷數陳悅天主導投資的一系列項目,每一個都綻放著二次元的奪目光輝。
當很多同齡投資人擼起袖管踩著泥濘沖進菜市場DD農產品電商的痛點、頂著烈日嚴寒跟蹤O2O地推團隊一線執行,這名有御宅傾向的85后投資人,卻可能在和創始人討論miku手辦的來歷、欣賞《狐妖小紅娘》的動畫特效、觀看SNH48少女天團的公演和總選舉……
事實上,這只是場景假設,就像通過上述文字描述,你可能會覺得陳悅天應該是個鴨舌帽反戴、穿暴漫T恤、耳釘至少5個以上的潮男范兒形象,但在接受投資中國網采訪過程中,坐在對面的陳悅天,理性克制,音質柔和,溫文爾雅,沒有任何“二次元禁斷綜合征”氣息,即便談及自己剛剛進入VC行業時極富戲劇性的悲催往事,也表現得安之若素、云淡風輕。
被N家VC拒絕的悲催入行史
復旦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畢業后,陳悅天進入投行摩根士丹利,從事高頻交易軟件技術開發工作,但“程序猿”生涯并非他的職業規劃,陳悅天一直想往前臺投資業務轉型,他將目光對準了VC行業。
沒有金融專業背景、沒有創業經歷,缺乏足夠說服力的陳悅天,開始利用工作之余進行知識儲備,讀了CFA,并在抓蝦上尋找各類專業組織,打入了曾經火熱一時的UCDChina,研讀上面各種產品經理大牛們的博客文章,并參加線下各類活動,混人脈混圈子。
隨后便是漫長的簡歷“海投”過程,紅杉、IDG、經緯、KPCB、華興…陳悅天掰著指頭數,他幾乎把當時市面上的機構全都投遍了,但簡歷發出去后,往往泥牛入海,再無音訊。
進入CA創投,可以說是陳悅天死乞白賴、軟磨硬泡爭取到的唯一一個機會。CA的前兩次實習生招聘,陳悅天都投了,連面試的資格都沒拿到,2011年5月CA創投又一次招聘,陳悅天給當時的上海區負責人微博發私信,“只要能進來,讓我干什么都行。”
三次毛遂自薦,爭取來一次寶貴的面試機會,陳悅天不想浪費掉,他把2011年上半年100多家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分門別類,一個一個仔細研究,最后帶了厚厚的一沓資料去上海參加面試,或許是被小伙子鍥而不舍的精神打動,CA最終“收留”了他。
CA創投磨礪期:未投一個案子
也許是剛入行各方面都還不夠成熟,也許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整個VC行業正處在一個系統性的投資低谷,在CA一年半時間,陳悅天沒有投出一個案子。
如今回想起來,這個階段確實有些痛苦。但對前東家,陳悅天非常尊重,CA創投內部一套嚴格的新人鍛煉機制讓他非常認可,并獲益良多。
“在CA,每個新人頭上都頂著KPI。”陳悅天回憶,一個月要拿出20個案子,一周5個案子,5個案子還必須是篩選出來有一定價值可以拿出來研究的,這意味著每個新人一周要看至少10個案子以上。月度篩選出的20個案子,每個都要寫一張詳細的casesheet,市場環境、產品優勢、團隊特點、競品研究…必須面面俱到。“每3個casesheet才可能轉化出1個case,才可以去寫投委會報告,但就算寫完投委會報告,過IC還是很難。”
沿襲了日本企業的做事風格,CA創投對于流程把控非常嚴格強調細節,內部推案子往往很吃力。這種極度盡責的作風可以保證獲投項目的高質量,但對于一家投資金額低于1000萬、聚焦天使和PreA階段的早期機構,在中國這樣一個日行千里的市場,過于嚴謹也會錯失一些尚有缺陷但卻極有前景的企業。
大姨嗎、林氏木業、Bilibili,是陳悅天在CA錯過覺得非常惋惜的3個項目。
陳悅天第一次見到柴可時,他還在做愛樂活的項目,第二次碰到,柴可告訴他正在做一款聚焦女性生理期的APP,陳悅天本有機會在真格基金那一輪以300萬人民幣價格進入,但最終遺憾錯失。后面的故事人盡皆知,貝塔斯曼、紅杉進入,大姨嗎估值飆升。
Bilibili是陳悅天曾經距離投資成功非常接近的案子。2012年他在瀏覽中國區Alexa前100位網站流量排名時,發現了2家非常特別的網站:ACFun和Bilibili,兩家都做彈幕視頻。ACFun是陳悅天身邊很多宅圈朋友大學時候就接觸過的,而Bilibili則是一家新成立但增速很快的公司。
僅是找到Bilibili創始人徐逸的聯系方式,陳悅天就花了不少功夫,對于這類二次元御宅族創辦的企業,往個人公開郵箱投遞郵件基本等于白投,陳悅天先混入用戶QQ群,找到運營才打聽到了徐逸的QQ。見面是在徐逸的辦公間,一間窗簾緊閉沒開燈的小屋,光線晦暗,各種雜亂的手辦堆疊在電腦旁,典型的御宅族風格,徐逸給陳悅天看了Bilibili的后臺:60萬UV、600萬PV,非常好的數據,但條件是1000萬元以下的融資免談。CA上海的負責人Cho桑對Bilibili的運營數字很滿意,但他的疑問是“中國的二次元人群未來到底能夠長成什么規模”,這個問題陳悅天沒法給出答案。最終Bilibili還是沒能過會。這是陳悅天覺得最可惜的項目,如今Bilibili估值已接近10億美金。
“做VC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你當初看著很小的東西,突然莫名其妙的就非常大了。”陳悅天說。
創新工場蛻變期:二次元投資達人
2012年底面試創新工場時,陳悅天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從厚厚的一沓資料變成一張A4紙,上面列了他在CA看的300多個案子中的十幾個核心項目。前兩輪面試都很順利,最后見創新工場管理合伙人汪華,陳悅天卻聊得很郁悶,汪華全程都在扮演質疑和挑剔的角色,陳悅天本以為沒戲了,但1個星期后卻意外收到了offer。
汪華最讓陳悅天佩服的是他的趨勢研判能力。在2013年初,汪華便很精準的預判到,移動互聯網用戶的娛樂行為已從碎片化的短內容向長內容轉移,用戶開始用手機、PAD取代PC,用戶開始在移動端觀看小說、漫畫和視頻。沿著這一邏輯,陳悅天開始批量化掃移動視頻、閱讀等領域。
漫畫是陳悅天重點看的第一個領域,有妖氣、翻翻動漫、尚漫、天聞角川、知音漫客、漫友……陳悅天幾乎把漫畫領域所有項目看了個遍,漫友當時已進入并購流程、尚漫團隊受制于國企的資本結構限制、知音漫客團隊與知音集團利益過度糾纏……最后比較下來,只有翻翻動漫和有妖氣適合。有妖氣是用戶自己生產內容的UGC模式,翻翻則是簽約作者生產內容,一個散養式、一個圈養式,兩個都可以投。陳悅天最終選擇投資了翻翻動漫的A輪。
投翻翻的最初的動機是想投一家移動端漫畫閱讀平臺,但直到投資后,陳悅天才意識到翻翻動漫資源端的強大:翻翻背后的合作伙伴站著日本漫畫三大社之一——集英社,《火影忍者》《網球王子》《海賊王》《死神》《圣斗士星矢》《龍珠》等等,這些爆紅的日漫作品在中國的獨家版權代理竟然都是翻翻操盤。
從漫畫端到動畫端,IP價值提升很大,百度指數和受眾量會分別有30倍和10倍左右的提升,順著這個邏輯,陳悅天在后續又投資了繪夢文化,其中繪夢文化在中國網絡動畫番劇領域占據壟斷地位,《王牌御史》《妖怪名單》《狐妖小紅娘》《雛蜂》等一批國產動畫均出自其手,“無論哪一家漫畫公司IP要變現,基本上都得找他們。”
繼續沿著IP布局的思路,陳悅天又抓住了漫畫客戶端——追追漫畫。隨后又投資了二次元人群社區“橙光66RPG”、“半次元”、 “被窩聲次元”。
“前端內容吸流量,中端社區做留存,末端游戲、衍生品、電影做變現。渠道、平臺、社區端都有布局,圍繞IP領域,一張從流量端到變現端都走通的產業鏈投資脈絡能夠很好打通。” 陳悅天如此解釋。
直到2014年4月投資SNH48少女天團,陳悅天的投資思路已不再是圍繞產品投,而是就著二次元亞文化的人群投。
SNH48是華語樂壇規模最大的大型女子偶像團體,國內最早基于互聯網思維打造的偶像培育平臺。7月25日晚,SNH48第二屆偶像年度人氣總決賽舉辦,實時在線觀看人數突破210萬,選舉投票數超過75萬票。去年第一屆總決賽投票數15萬票,每張投票都是真金實銀的50元人民幣,僅在線投票一項營收就去年就超過600萬。
陳悅天接受采訪時,本次總選舉尚未公布結果,他當時認為今年SNH48粉絲圈會擴大3-4倍,預計能換來40萬投票數,最終卻達到了亮瞎眼的70萬票,僅這一項營收高達3500萬,猛增5倍。
在他看來,SNH48的成功是商業定位理論的徹底勝利:本質是演藝團體,但卻定位于偶像、藝人,強調“面對面的偶像”概念,瞄準宅文化人群重度垂直,粉絲深度參與,伴隨團隊成員成長全過程,類似小米打造的用戶深度參與感。
此外,SNH48準確切中了中國偶像藝人經紀的市場空白,除了TFboy,中國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偶像團體,更沒有類似日本AKB48的女子偶像天團,加上各地開分團的可復制模式,比起其他的藝人經紀公司更容易實現規?;?。
投資感悟
入行接近4年半,陳悅天在投資風格上也出現了數次變化。一開始他以為產品是核心;后來發現光有產品不夠,還要找到真實有效的需求,市場更關鍵;此后又覺得,創始人和團隊才是最重要的。此前項目DD,陳悅天會跟所有合伙人、各業務線負責人都聊一遍,現在他只跟帶頭老大聊。
“團隊里最重要的是老大,他的思維和行為決策,可以影響中層,中層又會影響一線執行。”陳悅天認為,一家公司就是沿著創始人心智模型和行為方式生長出的有機體,而公司的發展則是由團隊老大的每次決策累加的結果,每做出一次對或錯的決策,企業就會朝著正確或錯誤的方向推進一點。而要想決策正確,創始人的心智波動,要和這個世界的真實演變保持共振。過度悲觀和樂觀都會淪為錯誤。
再從人的因素演化到商業模式上,陳悅天看中3方面:可行(確認需求存在)、可持續(高頻需求)、可復制(易規?;?。
“要投有認知壁壘的行業。”陳悅天覺得文化娛樂就是這樣一個行業,需要靠深耕和時間積累慢慢建立起理解深度。
如果從移動互聯網的角度反推,從移動互聯網項目到二次元文化類項目,中間也有一條清晰的演變主線:2010年安卓、iOS剛起步,移動互聯網第一波機會是工具類應用:墨跡天氣、今日頭條等;第二波是社交:微信、陌陌;當泛人群的工具和社交需求滿足后,下一波機會便是垂直類工具和社交,面向某類人群和特定場景。
陳悅天認為,目前中國移動互聯網已經進入垂直人群的投資階段。諸如動漫二次元宅、小清新、游戲迷、小鎮青年,都是陳悅天目前在持續關注的亞文化族群。
1個多小時的訪談不知不覺進入尾聲,通過陳悅天,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投資領域,在他看來,如今中國年輕人的文化娛樂生活如此豐富多彩,而在這個美好的“中國夢”崛起的時代,文化娛樂產業為廣大用戶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消費食糧,必將大有可為。
陳悅天的投資小貼士
公司:創新工場
職務:投資總監
投資階段:A輪
投資領域:新內容娛樂傳媒
投資風格:嚴謹認真
投資案例:翻翻動漫、SNH48、半次元、被窩聲次元、繪夢文化、墨明棋妙、橙光游戲、追追漫畫、AC模玩網、人人美劇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