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因新三板業務違規而領罰單的券商有增多之勢,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足顯然成為處罰重災區。近日,又有兩家券商領到了 “罰單”,證監會對宏信證券、財富證券采取了責令限期改正并暫停在全國股轉系統新開客戶交易權限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而在8月23日,全國股轉公司公告稱,對10家未執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的券商采取自律監管措施,共清查90余家券商,檢查出4807名投資者存在違規開戶。公告顯示,這10家券商分別為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山西證券、中信證券、中航證券、恒泰證券、東莞證券、紅塔證券、湘財證券和川財證券。其中,中信建投違規開戶數量為3328名,華泰證券為511名,中信證券為506名。
宏信證券、財富證券領罰單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細則(試行)》規定,滿足一定條件的機構投資者和自然人投資者方可申請參與掛牌公司股票公開轉讓。其中,自然人投資者需同時符合2個條件:投資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500萬元以上;具有2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或具有會計、金融、投資、財經等相關專業背景或培訓經歷。然而,因為該市場一直存在不少機會,促使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投資者躍躍欲試,部分券商存在幫助投資者違規開戶的現象。
近日,宏信證券和財富證券就因此領到了罰單。2016年3月份至5月份,證監會開展了主辦券商執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情況的專項核查,經查發現,部分主辦券商存在執行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到位的情況。其中,宏信證券、財富證券存在未能嚴格執行規定,為大量不符合標準的投資者開通了新三板交易權限,投資者風險評估管理存在漏洞,且未在證監會開展檢查時如實報告等問題。依據《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證監會對宏信證券、財富證券采取責令限期改正并暫停在新三板新開客戶交易權限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經對比,此次被處罰的宏信證券和財富證券領到的處罰力度,顯然比上個月被罰的10家券商更加嚴厲。8月22日,全國股轉公司根據相關規定,對10家未嚴格執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的主辦券商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其中,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山西證券3家證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責令改正的自律監管措施2項處罰;中信證券、中航證券、恒泰證券3家券商被要求采取責令改正的自律監管措施;東莞證券、紅塔證券、湘財證券、川財證券4家券商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
據統計,8月份受罰的10家主辦券商,給總計4807戶不符合要求的賬戶開通了新三板合格投資者權限,因為違反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細則(試行)》相關規定,而被全國股轉系統處罰。其中,中信建投違規開戶數量為3328名,華泰證券為511名,中信證券為506名。
券商負面行為記錄大幅下降
從全國股轉公司發出的監管公告來看,其對主辦券商的監管力度在加強,而在監管部門的重壓之下,券商負面行為記錄整體大幅下降,執業質量總體提升。
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制度從今年4月份起開始實行,是股轉公司為提高新三板市場中介機構服務能力,在自律監管外建立的激勵體系。根據評價規則,股轉公司將按照評分把主辦券商分為四檔,在政策上進行差異化對待。排名靠前的券商可在新業務試點中享有優先權,而倒數十名的主辦券商將被通報到證監會。
9月12日晚間,全國股轉系統布了8月份的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結果,評價結果顯示,上月主辦券商在推薦掛牌、持續督導、交易管理和綜合管理四塊業務中負面行為記錄共193條,比7月份減少了80多條,約三分之一的券商沒有出現負面行為,執業質量呈現出逐月改善的態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