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首家重走注冊制企業出現 它為什么要推倒重來
創業板首家重走注冊制的企業終于出現,它就是信測標準,此前在證監會的排隊狀態為預先披露更新。
按照規定,深交所對6月15日至2020年6月29日進行申報的在審企業按照中國證監會的審核階段和受理順序接續審核,而逾期未申報企業則此前排隊努力全部白費,需重走注冊制程序。
按對應階段來看,預披露更新大致對應上市委會議階段,首批上市委審核的3家公司此前都處于預披露更新狀態。
本來IPO臨門一腳的信測標準為何推到重來?
幾度IPO失敗 信測標準因何推倒重來
公開資料顯示,信測標準是一家綜合性檢測機構,主要從事可靠性檢測、理化檢測、電磁兼容檢測和產品安全檢測等檢測服務,為汽車、電子電氣產品、日用消費品和工業品等領域的客戶提供檢測報告或證書。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成果如下所示:
公司曾于2014年7月向證監會遞交IPO招股書但無功而返,2016年再次更新招股書后,卻因更新申報材料涉及的核查工作尚未完成被終止審查。
2019年6月,信測標準再度起航并于當年11月完成預披露更新,當時證監會給出的反饋意見共提出41個問題,其中此前撤回IPO申請原因,實際控制人參股公司被破產清算,公司毛利率高于行業以及公司合營企業美國檢測相關法律訴訟等問題被關注。
資料顯示,信測標準與WAIAN LLC合作設立美國信測,主營業務為開拓和承接北美市場的檢測業務。雙方約定:美國信測負責承接境外的檢測認證業務,之后將客戶訂單交由信測標準進行檢測或合作認證。其中,信測標準享有凈收入的60%,美國信測享有40%。信測標準按凈收入的60%與支付給外單位的合作認證費之和記為信測標準收入,支付的合作認證費作為成本入賬。
2017年下半年,信測標準與美國信測的管理人OWEN S. WONG發生了經營分歧,之后美國信測未正常支付應付信測標準款項,自2017年9月后,OWEN S. WONG不再向信測標準提供包括銀行對賬單在內的任何財務資料,信測標準無法對美國信測實際經營進行有效管控。
有投行人士表示,“企業IPO首先是將招股說明書進行預披露,這標志著企業正式開始排隊,大家所說的排隊一兩年就是這個過程;然后在快要上會之前,企業會對招股書做一輪預披露更新,一個月之后往往召開發審會,也就是進入上會階段?!?/p>
去年11月已經預披露更新,而半年多仍未安排上會,雖不能說明公司存在問題,但至少監管層對信測標準沒有多上心。事實上,信測標準本身質地一般,牛牛研究中心對176家此前在審企業2019年度財務情況分析后發現,大部分公司凈利潤在5000萬元以上,占比高達96.59%,如下:
不僅如此,公司在整個行業中也難言出色。招股說明書中,公司側重體現檢測市場整體規模以及服務行業,但卻沒提到該行業中民營檢測機構的弱勢。分析顯示,2008年-2013年檢測機構市場規模及占比情況如下:
民營檢測機構分的蛋糕本來就少,信測標準占比也表現一般,按2013年數據計算,公司營收規模占民營檢測機構的比例僅僅為0.6%。最新數據顯示,信測標準與同行業可比公司規模也相差甚遠,如下:
除此之外,為其服務的五礦證券在IPO投行業務方面競爭能力很一般,目前包含信測標準也僅服務兩家申報企業,2015年以來甚至無服務企業成功上市,對于券商而言,申報材料的重新制作也需要花費精力.
公司質地一般,此前排隊企業中排不上號,預披露更新后始終未被安排上會,為其服務的券商團隊經驗也似乎不足,與其在舊賽道中和老對手爭先,還不如切換到新領域,這會是信測標準的真實想法么?
9家企業尚未平移 創業板定位為判斷依據
目前關于未平移企業的討論有很多,那么究竟有多少家呢?
相關規定顯示,6.22-6-29提交申報文件的為平移企業,交易所在收到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后5個工作日內,對文件進行核對,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告知發行人及其保薦人,并在交易所網站公示。
這意味著,7月7日應該是6月29日提交申報企業的最后公示日期,這之后的企業都將是新申報企業,沒有疑問。
但是在7月7日之前受理的企業都是平移企業么,這恐怕又未必。如果此前在審企業7月2日(超過6月29日)提交申報稿,7月5日公示被受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精選層和科創板有很多企業都是申報次日被受理。
所以最終未平移企業名單究竟有哪些呢?
6月12日,深交所發布《關于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相關審核工作銜接安排的通知》時指出,在審企業無需提交關于符合創業板定位要求的相關申請文件。
牛牛研究中心對創業板受理企業的上市保薦書分析后發現,券商對新申報企業都有關于是否創業板定位的專業判斷說明,如下:
而平移企業方面,以7月6日才被受理的武侯高新、浩明科技為例,券商對創業板定位并無相關表述。
按此順藤摸瓜后,牛牛研究中心認為,184家此前證監會在審企業中僅有9家企業還未發生平移,名單如下:
信測標準后,這些未平移企業是再申報創業板,還是有別的打算?截止7月10日,創業板受理企業已有261家,它們思考的時間不多了。
相關閱讀
- 建鼎智能:聚焦智能物流細分領域 破局行業痛點
- 宜人智科宜享花發布AI安全倡議,共筑數字防線
- 啟今紅黃藍2025年度品牌學習節暨新教育實驗正式啟動
- 強強聯合共繪世界級新能源汽車高端產業鏈 寧德時代電池在問界超級工廠投產
- 燃情“蘇超”!蘇州隊VS揚州隊精彩上演!雪中飛助力蘇州隊3:0奪得首勝!
- 越山向海,頂峰相見! 君樂寶以冠軍品質共赴山海榮耀
- 革新云計算資源管理:微云全息基于Quorum的區塊鏈信任模型
- 未來智能入選福布斯中國AI科技企業50強!以AI耳機為入口構建“多感官辦公智能體”
- 西貝“反常識”經營哲學,以重投入鍛造難以復制的競爭力
- 玉溪市提出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目標:2027年物流業總收入突破千億
推薦閱讀
快訊 更多
- 04-10 11:21 | 為“首發經濟”注入創新動力,CMEF見證寬騰醫學影像技術革新
- 02-20 18:53 | 手機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計劃推出移動版HBM,預計首款產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國產首款DDR5內存問世!價格戰開啟,復制長江存儲擊敗三星路徑!
- 12-30 16:36 | 華為手機回歸第一年:全年銷量或超4000萬臺 有望憑借Mate 70在高端市場擊敗蘋果
- 11-26 18:19 | 眾興菌業擬與漣水縣人民政府簽訂《招商引資合同書》 擬投資設立漣水食用菌產業園項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選vivo全球AI研發中心-精裝工程采購項目(標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擬用不超1億回購公司股份 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
- 11-26 09:53 | 格靈深瞳收購深圳市國科億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并增資5000萬
- 11-26 09:37 | 煒岡科技擬以1.49億購買衡所華威9.33%股權 華海誠科擬發行可轉債收購煒岡科技所持衡所華威股權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與眾億匯鑫簽署5.16億元銷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