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挖貝網> 產業> 詳情

精選層融資融券重磅來襲 杠桿效應、做空機制、試點選擇… 相關看點有這些

2020/8/6 17:05:49      牛牛金融 仝倩茹

精選層也可以融資融券了!

據相關媒體報道,新三板精選層試點融資融券業務已獲得監管層認可,股轉公司已會同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擬定了精選層掛牌股票融資融券業務方案。據透露,新三板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將以精選層股票為標的,綜合滬深市場經驗,針對新三板市場特點構建融資融券業務框架,并分階段穩步推進。

新三板流動性被詬病已久 兩融業務落地并非意外

長久以來,新三板由于投資者門檻過高、做市轉讓制度存在缺陷等的問題一直被囿于流動性的困局之中。精選層作為新三板深改中重要的一環,監管部門自然不會繞開這個難題。

自精選層開設以來,改善流動性的利好政策從未間斷。

4月17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實施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指引》,進一步優化公募基金入市,已明確的政策包括不再限制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股票的比例、公募基金根據自身風險管理能力自行合理設置產品的風險評級等;

7月28日,有業內人士稱,新三板精選層將進一步優化交易機制,在連續競價交易的基礎上推出混合做市,即讓做市商參與到精選層做市交易當中來;

7月31日,證監會發布了《監管規則適用指引——機構類第1號》,文件明確將在新三板公開發行中先行先試有關保薦+直投的制度創新,放開有關投資比例和投資時點限制,促進新三板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除此之外,公開資料顯示,下一步,監管部門還將三是優化市場指數,引導市場開發指數基金和ETF產品;盡快暢通社保、保險、養老金、企業年金等各類中長期資金投資新三板的渠道,持續改善精選層的流動性。

做空機制疊加杠桿效應  融資融券改善流動性值得期待

對于國內資本市場而言,融資融券機制的意義有兩個,一是做空機制的引入,二是杠桿交易。

先看做空機制。

受制于資本市場發展的階段,我國的A股市場一直是一個鼓勵做多的市場,做空機制其實并不完善,在熊市中,投資者們除了暫時退出市場外沒有任何規避風險的手段,這也是我國股票市場的風險日積月累難以消解的重要原因。

融資融券業務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這種狀態。

具體來看,融資業務是指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錢買證券,然后到期償還本息,即“買多”;融券業務指投資者從證券公司手中借證券來賣(即“賣空”),然后以證券歸還。融資融券的推出,可以使投資者既能做多,也能做空,不但多了一個投資選擇贏利的機會,而且在遭遇熊市時,投資者可以融券賣出以回避風險。

再看杠桿效應。

融資融券業務本身具有杠桿交易的特點。

在融資融券業務中,投資者只需交納一定的保證金,即可進行保證金一定倍數的買賣(買多賣空)。具體比例上,《深圳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中規定,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融資保證金比例不得低于100%,融券保證金比例不得低于50%。

其中,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是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融券賣出時交付的保證金與融資交易金額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保證金/(融資買入/融券賣出證券數量×買入/賣出價格)×100%。

杠桿效應的加持下,流動性改善、交易活躍度提升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兩融業務落地精選層尚需時日 兩手準備或將降低風險

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結合目前精選層自身的狀況,做空機制與杠桿效應很可能會進一步放大市場風險,起到反作用。

Choice數據顯示,自7月27日開板以來,首批32家精選層企業的日成交總額總體上呈現逐日下滑的態勢,截至8月6日收盤,日成交額以由開板之初的十幾億跌至5.54億元,市場交投寡淡,整體氛圍不佳。如果在此時引入融資融券特別是做空的融券機制,恐怕會因為看空情緒強大使得投資者們依靠融券機制做空市場,從而讓市場陷入恐慌,而且,杠桿效應的存在也將加速這一進程。

圖片1.png

數據來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我們認為,要想盡可能地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可以從加速其他措施落地和選取試點企業兩方面進行準備。

一方面,正如上文提及的,除了引進兩融機制之外,全國股轉公司等的監管部門還在通過混合做市、優化公募基金入市等的舉措改善精選層的流動性,當這些措施相繼落地、精選層交易有所回暖之后再引入融資融券尤其是融券業務,相關問題可能會得到紓解;

另一方面,正如在A股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分批擴容的方式逐漸普遍化一樣,精選層的融資融券業務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根據從嚴到寬、從少到多、逐步擴大的原則,選取標的股票。而且,精選層的針對投資者的相關配套機制例如保證金比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相較于A股的現有制度應該更加突出從嚴把控的特點。

那么,試點企業到底應該怎樣選擇,可能的選擇標準又有哪些呢?這里,我們從現有的相關規則及A股已有的融資融券標的入手做出猜測。

市場表現是最重要考量  業績、可控性或將納入考慮

第一,股票流動性、換手率、波動幅度等應該是監管選擇試點企業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依據則在于現有的制度。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第3.2條規定,標的證券為股票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在本所上市交易超過3個月;

(二)融資買入標的股票的流通股本不少于1億股或流通市值不低于5億元,融券賣出標的股票的流通股本不少于2億股或流通市值不低于8億元;

(三)股東人數不少于4000人;

(四)在過去3個月內沒有出現下列情形之一:

1、日均換手率低于基準指數日均換手率的15%,且日均成交金額小于5000萬元;

2、日均漲跌幅平均值與基準指數漲跌幅平均值的偏離值超過4%;

3、波動幅度達到基準指數波動幅度的5倍以上。

(五)股票發行公司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

(六)股票交易未被本所實行特別處理;

(七)證券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條件。

可以看出,在現行制度中,交易所對于標的股票的選取,重點考慮了股票流動性、換手率和波動幅度等客觀指標,并不涉及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主觀判斷。

而且,在日后進行標的擴容時,成交額等也是交易所的重要參考指標。

例如,在2019年8月9日進行擴容時,深交所就指出,“本次擴大標的股票范圍的基本原則為優先保留現有標的,并對符合《深圳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第3.2條等相關規定的本所上市A股股票,按照加權評價指標從大到小排序,選取375只股票作為新增標的股票。

加權評價指標的計算方式為:加權評價指標=2×(一定期間內該股票平均流通市值/一定期間內深市A股平均流通市值)+(一定期間內該股票平均成交金額/一定期間內深市A股平均成交金額)”。

第二,在具體選擇中,監管部門可能會選擇業績較好、可控性較高的優質股票。

就以2010年3月31日正式生效的首批標的企業為例,choice數據顯示,彼時,共有85家上市公司入選了融資融券標的證券,而在當時已上市的企業多達1744家。

若將已上市的1744家以2009年度的歸母凈利潤為標準進行排序,我們會發現排名前30的企業中除了中信銀行、華能國際兩家之外全部入選,而且其他入選企業的凈利潤排名也相對靠前。

85家企業2009年歸母凈利潤分布如下所示:

圖片2.png

數據來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再從行業分布上來看,85家試點企業多集中在銀行、房地產、鋼鐵等國有企業占比較高、成長性相對有保障的行業。

圖片3.png

數據來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