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數說我國電商行業:共265.1萬市場主體,浙江金華躋身全國TOP3
自2009年阿里首次上線“雙十一”購物節,參加品牌僅27個,成交額5200萬,到“雙十一”越辦越火熱,成交額數字年年刷新,京東、蘇寧等頭部電商紛紛加入,甚至還創造出不少新的購物節……而從消費者的視角看,年初“年貨節”、“38女王節”、“618年中大促”、“雙十一”、“雙十二”……全年高密度的購物節不斷提高消費闕值,而各大平臺保證雙十一的成交量,在銷售玩法和優惠規則上也曾引發一定的爭議,跨店滿減、定金尾款、天貓蓋樓、返現等等層出不窮,你方唱罷我登場,十分熱鬧。
受益于這些購物節,我國電商行業近年來高速發展。日前,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推出《2020中國電商行業大數據報告》,帶大家回顧近十年來我國電商行業的發展歷程,從電商行業市場規模、電商行業用戶規模、電商市場主體規模、電商行業投融資概況等角度帶大家一探究竟。
1、2020年我國電商滲透率接近30%,網絡零售規模超8萬億
根據統計局數據,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萬億元,近五年來一直保持穩定增長。2015年統計局開始公布網上零售額數據,當時網絡零售滲透率不過12.9%,而今年(截至9月)網絡零售滲透率已接近30%。
2012年的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馬云說10年后電商將取代傳統門店,而剛坐上中國大陸首富寶座的王健林還擊道:“如果10年后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占50%,我給他一個億,如果沒到他給我一個億?!?/p>
2022年近在眼前,50%的滲透率是否也快要兌現了呢?
2、電商市場主體已達260多萬,個體戶占比超1/4
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49億,占網民整體的79.7%。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我國在業/存續的電商主體265.1萬,其中企業196.0萬,個體戶69.1萬,電商個體戶占比26.1%,超過總量的1/4。
2015年之后,電商個體戶注冊量增速反超電商企業。企查查數據顯示,2010-2015年電商企業注冊量同比增速約在80%以上;2015之后電商企業注冊量增速降至30%左右,與此同時,電商個體戶開始崛起,微商等社交電商的玩法掀起新風潮,帶動行業整體增速從19.4%(2018年)回歸至42.6%(2019年)。企查查數據顯示,2015年新注冊的電商個體戶占總量的11.7%,而2020年該占比達到36.6%,這也是史無前例的最高值。
3、電商個體戶三季度同比大增86.8%,疫情下帶動行業復蘇
新冠疫情對線下門店的沖擊巨大,部分線下零售份額流入電商。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電商市場主體注冊量12.6萬,同比下降31.8%,二、三季度電商市場主體注冊量26.6萬、24.4萬,同比增長26.2%、17.4%。企查查研究院發現,疫情下的電商市場主體增量主要由電商個體戶帶來,今年二、三季度電商個體戶同比增長52.5%、86.8%,而電商企業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長不過10.3%,三季度同比下降16.0%。
4、金華躋身注冊量城市排名TOP3,深圳、上海位列前二
從電商市場主體的省份分布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廣東、浙江、上海位列前三,分別有70.61萬家、34.88萬家、33.29萬家。值得注意的是,從電商市場主體的城市分布來看,金華在業/存續電商主體達20.56萬家,躋身電商主體注冊量TOP3城市。
5、下沉市場占比26.17%,疫情中貢獻主要增量
從電商市場主體的城市等級分布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一線城市占比最多,達36.27%;二線城市次之,占比21.50%;新一線城市次之,占比15.96%。值得注意的是,下沉市場(三、四、五線城市的加總)的電商主體占比26.27%,超過1/4。
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下沉市場,企查查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下沉市場電商主體的年新增注冊量從兩千多家增長為15萬家;從占比來看,2010-2014年下沉市場電商主體占比低于20%;2015-2020年,下沉市場電商主體占比逐漸提高,達到30%左右。
疫情下的下沉市場電商主體表現如何呢?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高等級城市電商主體注冊量近7.9萬家,下沉市場約2.8萬家,二者均呈現同比下降趨勢;二季度高等級城市注冊量近14萬家,下沉市場6.3萬家,其中下沉市場電商主體注冊量同比大增71.1%;三季度高等級城市注冊量11.3萬家,下沉市場約5.5萬家,其中下沉市場同比增長29.6%,而高等級城市電商主體注冊量同比下降6.5%.由此可知,疫情下的電商主體增量來自于下沉市場。
6、母嬰電商市場主體超十萬家,在垂直類目中規模最大
我們挑選了幾個熱門的垂直電商行業,對比分析市場主體規模。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母嬰電商在業/存續主體11.78萬家,位列第一;寵物電商在業/存續主體5.45萬家,排名第二;酒類電商在業/存續主體3.11萬家,排名第三;二手電商、醫藥電商、生鮮電商、鮮花電商的在業/存續主體分別有1.98萬家、1.72萬家、1.68萬家、1.39萬家,位列第四至七名。排名靠后的是跨境電商和直播電商,在業/存續主體分別有7543家、4237家。
從市場主體構成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母嬰電商的個體戶占比30.8%,生鮮電商的個體戶占比12.7%,母嬰和生鮮是垂直電商中個體戶占比較高的品類,其他垂直電商的個體戶占比均未超過10%。
7、小微企業占比超8成,酒類電商的大中型企業數量最多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電商行業有5成企業的注冊資本集中在100萬以內,而注冊資本500萬以內的占比超8成,也就是說,整個電商行業主要由小微企業構成。從電商的垂直領域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母嬰、寵物、鮮花這三個領域近9成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以內,小微企業的集聚程度較整個電商行業更甚之。
企查查數據顯示,垂直電商中,酒類電商注冊資本在5000萬以上的企業最多,達1073家;其次是二手電商、母嬰電商、醫藥電商,分別有877家、775家、743家。鮮花電商和直播電商大型企業的數量相對較少,注冊資本在5000萬以上的企業僅有146家、144家。
8、過去20年行業融資總金額近13萬億,2020年唯有直播電商“逆襲”
1999年,阿里巴巴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500萬美元,投資機構是高盛集團、銀瑞達集團,成為我國電商行業萌芽時期的代表性融資事件。企查查數據顯示,從1999年起至今,我國電商行業共發生8467起投融資事件,涉及企業4712家,披露的總金額超過12892.2億人民幣。
從過去十年的投融資趨勢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2015、2016年是電商行業的投融資高峰期,分別發生1909起、1860起投融資事件,這兩年也是互聯網行業投融資的高峰期;2017年之后,投資機構普遍更為審慎,電商行業也不例外,該年發生1169起投融資事件,2018年電商投融資事件849起,2019年電商投融資事件559起;2020年(截至10月)投融資事件292起。
從融資輪次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電商行業的投融資活動主要由天使/種子輪、A輪構成,二者加總占比在70%左右。2010-2015年,天使/種子輪、A輪的融資頻數一路走高,總占比接近90%,這一時期電商行業以創業投融資為主。2016年起,B輪、C輪及以上融資頻數走高,到2020年,B輪、C輪及以上占比已達34%。
從垂直電商的投融資情況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近十年來,跨境電商和生鮮電商的投融資事件最多,分別有910件、876件;其次是醫藥電商、母嬰電商、二手電商,分別有450件、387件、339件;最后是酒類電商、直播電商、寵物電商、鮮花電商,分別有277件、126件、122件、47件。
聚焦于2020年,我們發現大多數垂直電商的投融資數量都在2020年跌入谷底,唯有直播電商例外,今年居然發生了30起投融資事件!
相關閱讀
- 建鼎智能:聚焦智能物流細分領域 破局行業痛點
- 宜人智科宜享花發布AI安全倡議,共筑數字防線
- 啟今紅黃藍2025年度品牌學習節暨新教育實驗正式啟動
- 強強聯合共繪世界級新能源汽車高端產業鏈 寧德時代電池在問界超級工廠投產
- 燃情“蘇超”!蘇州隊VS揚州隊精彩上演!雪中飛助力蘇州隊3:0奪得首勝!
- 越山向海,頂峰相見! 君樂寶以冠軍品質共赴山海榮耀
- 革新云計算資源管理:微云全息基于Quorum的區塊鏈信任模型
- 未來智能入選福布斯中國AI科技企業50強!以AI耳機為入口構建“多感官辦公智能體”
- 西貝“反常識”經營哲學,以重投入鍛造難以復制的競爭力
- 玉溪市提出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目標:2027年物流業總收入突破千億
推薦閱讀
快訊 更多
- 04-10 11:21 | 為“首發經濟”注入創新動力,CMEF見證寬騰醫學影像技術革新
- 02-20 18:53 | 手機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計劃推出移動版HBM,預計首款產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國產首款DDR5內存問世!價格戰開啟,復制長江存儲擊敗三星路徑!
- 12-30 16:36 | 華為手機回歸第一年:全年銷量或超4000萬臺 有望憑借Mate 70在高端市場擊敗蘋果
- 11-26 18:19 | 眾興菌業擬與漣水縣人民政府簽訂《招商引資合同書》 擬投資設立漣水食用菌產業園項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選vivo全球AI研發中心-精裝工程采購項目(標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擬用不超1億回購公司股份 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
- 11-26 09:53 | 格靈深瞳收購深圳市國科億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并增資5000萬
- 11-26 09:37 | 煒岡科技擬以1.49億購買衡所華威9.33%股權 華海誠科擬發行可轉債收購煒岡科技所持衡所華威股權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與眾億匯鑫簽署5.16億元銷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