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邁特家用呼吸機十年突圍:從專利攻防到站穩全球
2013年,一紙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337調查,將瑞邁特(原怡和嘉業)這家中國呼吸機企業推入知識產權的漩渦:其產品面臨被逐出海外重要市場的風險。然而,正是這場危機,成為瑞邁特產品進化與戰略轉型的關鍵轉折點。
十二年過去了,從風機平臺到算法壁壘,從結構細節到云端協同,瑞邁特已構建起全球領先的呼吸健康解決方案,品牌落地100多個國家,在國內外市場占據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在國內醫療需求快速增長、慢病管理模式深度變革的背景下,瑞邁特也在加速服務于基層醫療和家庭場景。
而這一切成果,都來自瑞邁特對呼吸這件看似“日?!钡氖律?,擁有更加長期、系統和深刻的理解。
一張全球通行證的“試煉”
2013年,家用呼吸機行業國際巨頭R公司向美國ITC提起申請,對瑞邁特在內的多家中國呼吸機企業發起首次337調查。對于剛剛通過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雄心勃勃準備征戰全球市場的瑞邁特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嚴峻的挑戰。
337調查的威力在于其速度快、殺傷力強。調查通常在12-18個月內就能結案,而且一旦敗訴,產品將立即被禁止進入美國市場,現有產品也必須停止銷售,而且幾乎沒有翻身機會。此外,還有高昂的律師費用。許多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正是在多重壓力下選擇了妥協或退出。
除了美國,R公司再次向德國提交臨時禁令和訴訟,彼時瑞邁特正在當地參加展會,法警直接沖入展位,查抄展臺。
錨定全球發展,瑞邁特選擇了艱難但有尊嚴的路:正面迎戰,全球作戰。
在美國市場,面對R公司發起的專利圍剿,瑞邁特展現了卓越的應訴能力。在首起337調查中,R公司主動撤訴;在第二次337調查中,瑞邁特經過長達數月的積極應訴,最終于2017年1月12日獲得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更正裁決,正式認定瑞邁特的產品未違反337條款,最終獲得了337調查的勝訴;當第三次337調查來襲時,瑞邁特再次以堅定的態度積極應對。在德國市場,在2013年11月的MEDICA展會上,瑞邁特遭遇R公司的突襲——產品被扣押,并面臨多起臨時禁令申請;瑞邁特迅速反應,成功促使部分臨時禁令撤回,確保了歐洲市場的正常運營。而在中國本土,瑞邁特更是實現戰略轉型,從被動防御轉為主動出擊:不僅成功無效R公司多項專利,更于2016年1月發起專利侵權訴訟,對R公司的呼吸機產品展開有力的知識產權維權行動。
經過近4年的拉鋸戰,2017年1月,瑞邁特最終取得了全球和解的勝利。瑞邁特不僅保住了美國市場的準入資格,更重要的是成為中國成功應對美國337調查的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為后來的中國企業樹立了標桿,提振了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信心。
而對瑞邁特而言,這場硬仗的真正價值在于,企業由此踏上了構建核心壁壘和知識產權經驗的長期之路。
懂呼吸的硬實力:從風機算法到用戶體驗
真正讓瑞邁特在全球市場站穩腳跟的,不是那場337訴訟的勝利,而是在壓力之下淬煉出的硬核技術與戰略定力。
每天晚上,全世界有數千萬人需要戴著呼吸機入睡。對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來說,這個看似簡單的醫療設備是他們日常健康的重要輔助。這種疾病會讓患者在睡眠中反復出現呼吸暫停的癥狀,輕則影響睡眠質量,重則引發心臟病、腦卒中等嚴重疾病。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處境更加艱難。慢阻肺是中國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之一,呼吸困難是慢阻肺主要的癥狀,尤其隨著肺功能的持續惡化,患者要依靠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和維系日常生活。
然而,再先進的治療方案,如果患者不愿意配合使用也是徒勞。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治療依從性”問題:
呼吸節律是否能被及時感知?面罩是否貼合不同面型?一位70歲的老人能否輕松地取出水罐進行清洗?呼吸機使用者配偶會不會被呼吸機的噪音吵醒而產生抱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實際上決定著患者是否能夠堅持使用。
正是基于這種對用戶真實需求的深度洞察,瑞邁特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在核心技術把控以及產品體驗革新兩端發力。
2011年的一次意外事件給瑞邁特帶來了警示,也成為了其發展中的一個關鍵節點:
進口風機供應商在未提前告知的情況下擅自調整了硬件參數,瑞邁特風機控制驅動部分未做出及時調整,造成設備發熱量加大,觸發過熱報警。
風機就像呼吸機的心臟,由物理硬件和驅動算法軟件構成,二者相輔相成,決定了風機的運轉是否能夠及時響應呼吸需求,其細微的變化都可能影響使用舒適度甚至治療效果。
但由于國內產業起步晚,在當時無論物理硬件和驅動算法軟件都依賴于進口。如此關鍵的部件技術豈能拿捏在國外廠商手中?從那一刻起,瑞邁特決定走上風機自主研發的道路。
風機設計涉及空氣動力學、材料學、控制理論等多個學科,瑞邁特為了實現在噪音、熱量控制、震動控制等關鍵指標上的提升,聯合全球頭部風機企業和國內具有技術實力的企業開始了持續的技術摸索和創新。這是一條枯燥且充滿挑戰的研發之路!就風機這一核心部件,工程師對其進行前后大大小小的測試,迭代了近千個版本。僅其中第3代部件,為了找到最佳的進風口直徑,工程師們在22毫米到15毫米之間,每0.5毫米的差別都要制作一個版本進行測試。經過多次迭代優化,瑞邁特的第五代風機已經能夠在大理石臺面上從一萬轉到三萬轉保持紋絲不動,在關鍵指標上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與硬件同步進化的是驅動算法。呼吸機需要在患者每一次吸氣動作發生前精確識別出呼吸意圖,并在毫秒級的時間內調整壓力輸出。
瑞邁特通過正向設計,把風機和應用算法深度融合,實現了吸氣提前識別、呼吸事件智能判斷、夜間呼吸節律學習等核心功能。
但瑞邁特的創新并不止步于此。
對于需要長期使用呼吸機的患者來說,產品的易用性往往比性能參數更受到用戶關注。圍繞水罐拆裝、蓋板開合、加水操作、噪音控制等用戶高頻接觸的環節,瑞邁特構建了一套完整的人性化設計專利體系。
例如:Push-Push水罐設計讓用戶可以像拔插移動硬盤一樣輕松操作;上翻式防砸手蓋板徹底解決了傳統前拉式設計夾手和占用空間的問題;頂部加水口讓用戶無需取下水箱就能完成加水;防冷凝水回流設計避免了冷凝水回流引發的安全隱患;靜音擴散孔結構將進一步降低噪音。
截至2024年底,瑞邁特在全球已累計獲得830余項專利,其中相當一部分都直接服務于提升用戶體驗。這些看似微小的改進匯聚在一起,構成了瑞邁特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更具前瞻性的是,瑞邁特還構建了“呼吸數據管理云”平臺,將單一的設備升級為完整的慢病管理解決方案。該平臺在中國市場目前已接入超過30萬典型用戶,與全國450多家醫院建立了數據連接,讓患者在家中就能接受專業的使用指導和健康管理服務。
醫療普惠下,跑出“自由呼吸”加速度
瑞邁特的發展是中國醫療器械產業整體崛起的一個縮影:從早年行業的后發者,到如今主導技術規范、定義用戶體驗的引領者,它的躍遷軌跡與中國醫療器械產業整體的進化節奏幾乎同步。
更重要的是,它所構建的產品體系與服務模式,映射著另一個重要命題:在醫療普惠愈發重要的當下,讓更多人享受到“自由呼吸”的權利。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林俊嶺曾表示,在中國,睡眠呼吸暫停影響著約2億人的生活質量,但接受規范治療的患者比例卻不足1%。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人對這種疾病缺乏認知,很多人甚至將打鼾當作睡得香的表現;專業的睡眠醫學科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缺乏相應的診療能力;高品質的呼吸機設備價格相對較高,普通家庭的購買門檻較高。
瑞邁特正在用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逐步破解這些難題,一方面通過核心部件和技術的自主創新,進一步降低了產品成本,另一方面早在2019年,公司就開始通過電商等直銷渠道直接觸達消費者,不完全依靠傳統的多層分銷體系。
2024年以來,伴隨著國家推出的高達30%的呼吸機購買補貼政策,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了解并且有能力購買和使用高品質的呼吸治療設備。
技術普惠的背后是產業實力的支撐。瑞邁特的產品現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德國等全球嚴苛的醫療器械市場建立了穩定的銷售和服務網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瑞邁特是目前唯一獲得美國FDA認證并在美國市場銷售的中國家用呼吸機品牌,2023年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已達到第二位。
這種全球化布局不僅驗證了產品的技術實力,也為國內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了經驗積累和資金支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2024年8月數據,瑞邁特2023年在中國家用無創呼吸機市場的占有率達到30.6%,全球市場占有率為12.4%,穩居行業第二位。在全球銷量前五的企業中,瑞邁特是唯一的中國企業。
如果將目光從瑞邁特的全球化成功再拉回到中國本土,會發現一個更深刻的變革正在發生。
2024年7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這是繼心腦血管疾病、癌癥之后,中國再次發布重大慢性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
這意味著呼吸健康管理正從“疾病治療”向“疾病預防與全過程干預”升級。相比過去以醫院為核心的診療體系,如今更強調早篩查、早診斷、早干預和長期管理。
呼吸系統慢病在以家用無創呼吸機為代表的非藥治療康復和穩定期家庭治療方面擁有巨大需求,因此瑞邁特這樣具備技術平臺與服務生態并且懂得醫療體系的企業,角色愈發重要。
相比高度依賴醫生操作的治療方式,家用無創呼吸機更適合在非中心城市和家庭端普及使用。也就是說,瑞邁特的設備不再只是單點產品,而是在慢病治療鏈條上,為醫院、社區和個人建立連接的橋梁。
這種轉變既是一種對傳統呼吸慢病管理方式的補充,也在悄然推動整個呼吸設備行業從硬件邏輯向長期慢病管理邏輯遷移。
從醫院到家庭,從產品到服務,從個體療效到系統價值,帶著對“自由呼吸”這一人類基本需求的長期理解和服務能力,瑞邁特正在構建一個真正以人為本的呼吸健康體系。它用自己的方式,拓展著中國醫療產業“質造+健康管理”的邊界。
相關閱讀
- 協創數據續聘甘杏為董秘:2024年薪酬36萬 公司上市5年市值增加267.84億
- 翔豐華續聘葉文國為董秘: 2024年薪酬17萬 今年一季度公司虧損815萬
- 長久物流聘任馬偉為董秘:此前擔任保代
- 科力裝備續聘張靜為董秘:2024年薪酬為44萬 公司上市不足1年市值減少10.16億
- 前華安證券副總裁周慶華出任金信諾聯席總經理:總經理余昕2018年從中興通訊加盟擔任此職至今
- 斯瑞新材聘任王磊為董秘:此前任公司證券事務代表 無上市公司董秘工作經驗
- 340名投資者起訴同洲電子:存在證券虛假陳述 索賠2357萬元
- 楚江新材續聘姜鴻文為董秘:近1年上市公司董秘工作經驗 上一任期公司市值增加64.02億
- 因賽集團上市時業績即巔峰:擬收購新三板公司智者品牌 后者業務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存疑
- 京泉華續聘曹文智為董秘:2024年薪酬43萬 上一任期公司市值減少7.28億
推薦閱讀
快訊 更多
- 04-10 11:21 | 為“首發經濟”注入創新動力,CMEF見證寬騰醫學影像技術革新
- 02-20 18:53 | 手機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計劃推出移動版HBM,預計首款產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國產首款DDR5內存問世!價格戰開啟,復制長江存儲擊敗三星路徑!
- 12-30 16:36 | 華為手機回歸第一年:全年銷量或超4000萬臺 有望憑借Mate 70在高端市場擊敗蘋果
- 11-26 18:19 | 眾興菌業擬與漣水縣人民政府簽訂《招商引資合同書》 擬投資設立漣水食用菌產業園項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選vivo全球AI研發中心-精裝工程采購項目(標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擬用不超1億回購公司股份 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
- 11-26 09:53 | 格靈深瞳收購深圳市國科億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并增資5000萬
- 11-26 09:37 | 煒岡科技擬以1.49億購買衡所華威9.33%股權 華海誠科擬發行可轉債收購煒岡科技所持衡所華威股權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與眾億匯鑫簽署5.16億元銷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