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互聯網,搞IT很高科技,很眩。其實這是外界的誤傳。外面光,里頭苦,只有身在其中方知這滋味兒。一個勁兒燒錢,用戶數量噌噌噌地上漲,可就是見不到一分錢的血腥味兒,贏利遙遙無期,這是現實的寫照。比如大量的社區類網站就陷入這個怪圈不能自拔。社區,正日益變成互聯網的一項奢侈品。
社區能夠聚集大量人氣,按照慣性邏輯思維(雖然許多時候這種思維是完全錯誤的導向),人多就意味著有朝一日錢多。過去,靠著垃圾流量,靠著熱炒的概念,部分創業者忽悠了市場上的傻錢,讓VC們暈菜了一回。于是乎,跟風者一涌而上,全鉆進社區的套里去了。人都有種圈思維,非常奇怪,有時候人感覺自己的思維出了一個圈,實際上不知不覺又陷入了另外一個圈里去了。
大家都去搞個社區,都在那兒使勁聚集人氣。社區就慢慢變成了燒錢的東西。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100個銀行客戶和10000個學生用戶的價值誰大誰???當然,同時還要考慮,找到100個銀行客戶的成本高還是找到10000個學生用戶的成本高。同時還有可能,這10000個學生用戶明天有可能變成100個銀行客戶。
回過頭來看,社區是什么?是互聯網公司達到贏利目的而選擇的一條路徑,人人都走這條路時,這條路就變窄了。因為對用戶而言,好的東西,只需要一到兩個就足夠了。
路其實可以有許多條。社區只是其中一條罷了。條條大路通羅馬,互聯網公司首先是一家公司,其次才是互聯網公司。時間久了發現,互聯網人的互聯網情結很嚴重。是廣告公司也弄成互聯網,是中介也弄成互聯網。其實只是讓旁觀者明白,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夠創造價值,是否能夠賺錢。這才是核心和根本。
有人告訴我,有錢了,也弄個自己感興趣的社區玩玩。沒錢時還是先商業化做點別的事情吧?;ヂ摼W寡頭現象越來越嚴重了,金字塔結構正在慢慢形成。褪掉高科技的光環,互聯網公司也要為贏利而活。
所以,社區成了有錢人玩的興趣,而不是窮人掙錢的工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