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發展趨勢探討

2007-11-17 15:55:24      風險投資

  在現實世界里,有一對無限與稀缺的矛盾,即人的欲望無限性與資源稀缺性的矛盾,經濟學就是專門研究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的學問,即尋求最有效地使用有限資源來滿足人類愿望和需要的途徑或方法。而現在的互聯網世界,也有一對無限與稀缺的矛盾,那就是信息資源的無限性與人的時間資源稀缺性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搜索引擎的不斷強化與發展。

  幾年前全球式搜索引擎收錄的網頁量只有幾千萬頁,而現在已經達到幾十億頁。面對互聯網信息量爆炸式的增長,一方面極大滿足了人的無限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又使時間資源越來越稀缺,這種情況也讓人們越來越對搜索引擎產生需求和倚賴。據C IC第十四次互聯網調查顯示,搜索以71.9%的絕對優勢成為用戶從互聯網上獲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幾乎在全球所有的調查中,搜索引擎都是互聯網上使用程度僅次于電子郵箱的服務。有需求就要有供給,就會有市場,也就具有發展的強勁動力。對于搜索引擎的發展趨勢,網絡與其它媒體時有見智見仁的論述,筆者不忖愚鈍,也想介入“論壇”發一言。

  有人提出讓富者更富、貧者更貧的“馬太效應”是搜索引擎發展的重要潛規則,認為今后的搜索市場將趨向“兩極分化”,絕大多數份額會集中在一兩個搜索巨頭身上,并預言殘酷的市場將使“現在大多數的中小型搜索引擎從經濟的角度講都要滅亡,能夠保留下來的一定不會是單純的搜索引擎?!惫P者的揣測則是根據不同的需求,巨頭型與中小型的搜索引擎會從平面和垂直的方向上對市場進行細分,形成互補、協同、共榮的局面。這是因為在平面方向上,由于通用搜索引擎的性質,決定其不可能滿足特殊領域、特殊人群的精準化信息服務的需求。而垂直搜索引擎的出現,就是有針對性的為某一特定領域、某一特定人群或某一特定需求提供有一定價值的信息和相關服務??梢哉f通用搜索引擎的發展為垂直搜索引擎的出現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空間,而垂直搜索引擎的出現將成為通用搜索引擎的有益補充,從而使互聯網的搜索市場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格局與趨勢。

  可能有人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像Google、Yahoo、百度這些搜索巨人,以他們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憑借自身強大的財富與技術實力,難道以后不能把很有“錢”景的垂直搜索市場瓜分光,哪里還有“小個子”及后來人的“剩飯殘羹”?對此,IT業界的知名人士李學凌很有睿智的見解。他在博客文章里引用了某書中的“拱石理論”,提出了“產業鏈共榮”的觀點,指出google是站在產業鏈的頂端,但是google賴以繁榮的、登上更高的山峰,靠的是其下面支持的海量基石,這個基石,就是維護產業鏈共榮。并認為過去有些強大的公司之所以逐漸衰落,“其實核心的原因就是用自己強勢的產品保護自己弱勢的產品,結果是,強勢的也不再強勢?!惫P者認為這些觀點是合乎經濟規律的,尚能從經濟學理論上找到較為合理的解釋。

  經濟學中有一個“比較優勢”的原理,講的是當比較兩個生產者(可以是個人、企業或國家)的生產率時,存在著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兩種情況。舉個例子來簡要說明:一個月薪數萬元的資深軟件架構師和一個月薪幾千元的新手軟件測試員,在比較兩人的工作效率時,不用說在軟件架構設計方面(此項工作新手測試員的效率可能是零),就是另兩項軟件編碼與測試工作,架構師的效率也比測試員強許多。這種各方面工作效率都強過對手的情況就是絕對優勢。那比較優勢又是種什么情況呢?例如現在有一項編碼工作,到底是讓工作效率占優的架構師來干合算,還是讓工作效率相對較低的測試員來干合算呢?這就要考慮一個機會成本的投入問題。所謂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必須放棄的東西。若讓架構師來編碼,他就必須放棄一段時間的軟件架構設計工作,這折合機會成本可能達數萬元;若讓測試員來做,他放棄的將是一段時間的軟件測試工作,這折合機會成本約是幾千元。通過這樣的盤算便能得知,如讓測試員來做編碼工作雖無絕對優勢,但卻有比較優勢,因他投入的機會成本比架構師少得多。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原理要說明的,是專業分工可使人們專門從事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活動,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貿易將有利于全社會生產率的增長和每個人的獲益。這個原理顯然也很適用于搜索市場的細分。

  以全球公認的搜索業界頭領Google為例,其目標是實現“完美的搜索引擎需要做到確解用戶之意,切返用戶之需”。但就其現狀而言,離此目標還有相當差距,它應當把主要的財力和智力用于及早縮短這個差距上。否則,當這個差距的縮短被別人趕上或超越時,它的領軍地位就岌岌可危了。當然,憑Google的實力現也完全可向垂直搜索市場“出擊”,且也正在這樣做,但前提一定會是其投入的機會成本與實際收益相衡,后者要大于前者,至少是相持平。所以,它必須放棄那些投入的機會成本高于實際收益的細分市場,而讓有比較優勢的其它中小型企業去經營。就像李學凌說的“沒有一個人能夠打敗世界”一樣,也沒有一個企業可以獨吞世界。只有在通用搜索與垂直搜索的世界市場中進行必要的分工,合理的使用資源,盡各自的優勢來生產產品與服務,才能在提高社會整體效益的同時,也增強企業各自的經營效益,這是經濟規律在背后的使然。
 
  深諳個中奧秘的Google,其在搜索業界的領軍地位估計在不短的時期內不會動搖。這種狀態的存在將會產生些什么影響呢?前些時候發生的一個事件很是引人深思:Google發現寶馬汽車的德國網站通過“技術作弊”人為提高它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涉嫌欺騙用戶,便在引擎中刪除了這個網站。寶馬方面則認為Google沒有事先通知就采取公開批評和封殺的行為有違常規,并主動聯系希望得到盡快解決。對此,有人認為Google的處理行為不像是解決平等的企業主體間的商事糾紛,更像是一個行政機關對一個企業違規行為的處罰。Google的這種權力是怎么產生的,行使這種權力是正當合法的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馬少華副教授認為,Google做的是搜索引擎,也就是幫助人們搜集信息的事。人們分散的搜索行為匯集于Google,它是集需求之所聚、信息之所聚,因而也將是權力之所聚。這種權力不僅為自身所享有,而且還可對別人產生給予或剝奪的影響力。

  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人們的需求會自動產生權力嗎?這又涉及到資源是否稀缺性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市場的需求是分散的,也會被分散的或可替代的供給所滿足,并不存在稀缺性的問題。但在現有條件下,搜索信息的需求卻是相對集中的,特別是集中在像Google這樣的巨頭那里。當然信息本身并非稀缺,但許許多多提供信息的主體在著名信息平臺上排列靠前的位次卻是稀缺的,而掌握這種特殊稀缺資源的大企業則有了制定游戲規則的權力。對于在Google信息平臺上的網頁排名,它采用的是類似于“民主表決”的規則。比方說有人要找李開復博士,在場的眾人中有許多都舉手說自己是李開復。那么誰是真的呢?也許有好幾個名字都叫李開復的,但哪一位又是人家真正想找的呢?這時如果大家都說在 Google 公司的那個是真的,那么這位有Google頭銜的李開復就被推舉在前了。當然 Google 的 Page Rank 算法實際上要復雜得多,而寶馬的德國網站試圖通過技術手段來破壞這種較為公平的規則,思量對其進行“懲一儆百”的處罰也不為過。但這一事件在搜索引擎的發展趨勢中將意味著什么呢?
 
  馬少華副教授指出,通過此事件可讓人們意識到,“在互聯網信息搜索的世界里,自然產生一種秩序。這個秩序由于是在搜索引擎的技術平面上呈現的,也就照例歸搜索引擎的所有者來管理。但是這個秩序不是別的,它就是市場秩序,因為它關乎不同企業之間的利益公平?!薄皩汃R德國網站之所為,如果屬實的話,那么它在傷害其他企業和消費者的同時就傷害到Google了;而Google呢,它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就在維護其他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了?!惫P者認為這種目前還屬個例的情況,有可能首開今后搜索市場秩序自治自律的先河。正如國內互聯網領域一知名人士所說的:“由于Google制定了信息社會在未來一個階段的游戲規則,所有人在信息時代尋找一席之地的時候,都必須遵守Google的游戲規則?!边@同時還意味著,已長久存在的一些普遍的、現實的思維模式和規制模式,不是板結一塊與恒定不變的,理當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與時俱進。我們對不斷出現的新模式和新關系應不足為怪,或許它們正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本文完稿于2006年3月19日)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