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無論從投資金額還是涉及的行業看,都是最為火爆的風投年。黑石6億美元投資藍星集團、美林/德意志/淡馬錫4億美元投資恒大地產、美林證券9500萬美元投資7天酒店等。風投的觸角伸向化工、房地產、餐飲、制造、零售、金融保險等多個行業。
此外,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在基金募資、投資和退出方面大幅增長。三季度,15只針對亞洲市場(投資范圍包括中國大陸地區)的私募股權基金成功募集資金96.69億美元,創下近年來單季募資金額的最高紀錄;21筆基金通過企業成功上市的渠道實現退出。
2007年的風險投資業格外熱鬧。這是資本市場的魔力,還是VC與PE的神奇?融資中國特邀清科集團CEO倪正東(研究機構)、華興資本創始合伙人包凡(投銀行)、GGV合伙人李宏瑋(PE)、華威投資董事總經理羅文倩(VC),講述其中的奧秘。
2007年回顧:
清科第三季度研究報告顯示,三季度88家企業得到創業投資機構的資金支持,其中75家已披露的投資額度共計8.97億美元。投資規模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額投資案例總共有28個,投資金額達高7.04億美元。TMT、生技/健康和能源三個產業并購事件總數為28起,有18起并購事件披露金額,總額達5.34億美元。這些數據代表什么?專家們是如何理解這些數據及2007年風險投資行業?
倪正東:風投發展呈現三大特點
從前三季度的報告來看,2007年的風險投資業具備三大特點:首先,投資人的投資熱情持續升溫。三季度投資總額在二季度創紀錄的6.94億美元的基礎之上又增長29.2%。
其次,平均投資額度高漲,大額投資占比過半。三季度創投平均投資額為1195.35萬美元,遠超過上季度的614.12萬美元。大額投資對創投投資總量的影響力已日益明顯。
最后,內地退出逐漸成為主流。由于“10號文”對“紅籌上市”做出種種限制,海外上市正變得越來越困難,越來越多的創投機構則計劃在內地資本市場實現退出。三季度創投支持的海外IPO交易筆數已從上季度的25筆縮減到只有10筆,而在深圳中小板和上海證交所IPO的交易筆數則以19筆、占總數65.5%的比例首度超過海外市場,成為創投退出的主要渠道。
包凡:傳統行業遍地開花
今年VC、PE均追逐傳統行業已不是什么新聞,涉及教育與培訓、酒店、媒體、娛樂、醫療、零售、制造等,傳統行業“遍地開花”。在這些領域中,華興資本也做了很多案子,比如幫助21世紀中國不動產融資5200萬美元、安博教育融資5400萬美元、傳神融資650萬美元、藍汛通訊融資3153萬美元等。
中國私募股權在傳統行業中發揮重要作用。數據顯示,在傳統行業中,三季度有18家企業獲得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占季度投資案例總數的41.9%,獲得的私募股權投資額達26.42億美元,占季度總投資額的76.3%,同比增長20%。
對于傳統行業中如制造、化工和房地產業等大型企業,私募股權基金往往會投下巨額資金。
李宏瑋:服務業和教育培訓迎來拐點
今年最大的特點是很多VC從TMT行業中走出來,服務業和教育培訓兩大行業迎來真正的拐點。據我個人了解:截至第三季度,2007年商業、消費、零售類行業已獲得7.1億美元融資,超過2006年創下的6.76億美元的年度融資記錄。
教育培訓領域是下半年才真正火起來的。雖然目前教育市場的市值,離2006年初俞敏洪所預言的“在線教育在未來3年內會出現幾家大的教育機構,分別實現幾個億的收入”相去甚遠,但近期培訓產業動作頻頻:4年教齡的安博教育獲5400萬美元投資、7年教齡的巨人獲2000萬美元投資、6年教齡的學大教育獲得2000萬美元投資等。據國際數據機構IDC的調查表明,到2008年,在線教育市場將增長兩倍以上。所以如果教育行業沒有可觀回報的話,又怎么會有這么多的投資案例?
甄別泡沫論
2001年的互聯網行業泡沫,讓人記憶猶新。正值互聯網投資熱時,災難卻突如其來,互聯網公司紛紛倒閉、從業人員四處謀生、投資公司不再問津......直至4年后才有“死灰復燃”的跡象。那么,風險投資如火如荼的年代,悲劇是否會重演?
包凡:泡沫顯現,將上演淘汰賽
大量資金同時追逐有限的好項目而使行業出現泡沫,這點是可以肯定的,泡沫也是絕對存在的。但是,這不僅僅出現在VC一個領域中,中國哪個領域沒有泡沫呢?現在關健的問題是泡沫有多大,會不會破滅。事實上,其遠沒有股市、房市那么嚴重。
不過,中國創業投資行業已出現很多非理性狀況。由于私募基金的發展如火如荼,外面的資金不斷涌進來,略好一點的項目有若干家投資公司搶奪。所以,創業投資行業成為一個賣方市場,項目回報率不斷下降,非理性的估值泛濫。長久以往,不僅創業投資基金本身很難維持下去,相關銀行、律師、會計等行業也會受到沖擊。
李宏瑋:弱勢企業將“半死不活”
很多VC喊“泡沫來了”的同時,VC的投資越來越謹慎。所以,我認為目前的VC市場就像向瓶口破碎的杯子里倒啤酒一樣,雖然已出現泡沫,但離“溢”出來還有一定距離。雖然VC手中的錢很多,但是還遠未到“亂投亂砸”的局面,各家都非常理性和謹慎。
從行業角度來看,近兩年內應該沒問題。不過,行業已出現激勵的競爭,VC內部將開始大肆調整,進入新一輪洗牌階段。這有利于中國經濟整體發展。
目前正“火”的教育行業,受風投青睞的幾家教育培訓機構已擬定詳細的上市進程表。如:安博計劃2008年上市、環球雅思預計2008年上市、學大計劃2009年上市、巨人也計劃2010年上市等。由于風投進入教育培訓市場后,引發這樣的“鯰魚效應”,未來兩三年內,教育市場將出現新一輪并購高峰。
在重新洗牌的過程中,企業若想站穩腳跟并不容易,但由于很多企業背后都有巨大力量支持,所以,并不會出現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的“滅門慘案”。在競爭中處于弱勢的企業未來一段時間內應該不會“死掉”,而是“半死不活”的出現疲憊狀態。
奧運年展望
很多人說2008年是一個新拐點,將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由于此前中國資本市場整體向好,大勢驅動下,整個VC行業快速、良性發展。但2008年后,中國經濟將會出現一定的回落,VC行業內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羅文倩:本土VC發力、人民幣基金有望破土
本土風投經過多年的苦練內功,已開始發力。如第三季度新成立的本土風投基金達8只,共募集資金3.3億美元。同時信托制、合伙制創投基金等新型基金也頻頻亮相,為國內風投市場增添新的活力。相反,外資VC機構新募基金數量正在減少,出于對中國政府“紅籌上市”及其它退出方面政策的觀望,外資VC在慎重考慮是否募集人民幣基金或成立合資基金。
人民幣基金呼之欲出。自去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創投機構計劃在內地資本市場實現退出。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創投資金在國內退出的渠道將越來越寬,包括在主板退出、中小板退出、三板退出。良好的退出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風險投資者的后顧之憂,為人民幣創投基金更快發展提供條件。
目前,外資PE面臨在實行外匯管制的情況下,從A股市場退出后如何將資金轉至境外的問題,而設立人民幣基金由于其相關法規比較完善,成為創投基金發展的趨勢。而且,“紅籌之路卡殼”使得境內資本市場得到更多的關注,三季度證監會明顯加大新股的供應量,加快IPO審批速度。而這一現象可能會延續,四季度,創投市場將繼續穩步發展,政策導向對創投影響將更加明顯,內地資本市場退出將成為主要退出途徑。
包凡:醫療產業火熱程度有增無減
風投今年關注的另一重點是醫療產業,雖然目前還沒達到教育培訓那種的投資勢頭,但是2008年,它將接棒教育,火熱程度有增無減。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醫療健康產業實現總產值558億元,利潤總額接近50億元。被利潤吸引,風投表現出對醫療健康產業的熱情,上半年已有5筆共2070萬美元投向相關企業。三季報顯示,中國大陸的醫療產業共獲4筆風投,融資金額1900萬美元。其中,有3筆共計1400萬美元投入“醫療服務”行業,使得該板塊的投資金額達歷史最高水平。
醫院廣告和美容醫療市場也引來VC和PE。2006年,風險投資巨人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等向該市場注入1.3億美元投資。未來5年內中國整個廣告市場的規模預計將達每年1500億元,其中分眾類媒體市場的規模將占20%~30%,大約300億~500億元。去年醫藥廣告市場規模為150億元,保健品市場廣告規模為500億元。此領域中的老大分眾傳媒每年都有20多億元人民幣的營業額。
李宏瑋:我擔心后奧運影響
現在的VC行業無論從本身還是從所投資企業發展等方面來看,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但是,我依然對這個市場很擔心。我擔心2008年奧運之后,VC的發展速度會不會減慢?對市場的影響又如何?這是目前無法預期的。
11月5日,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員宋宇在“奧運經濟與首都發展”論壇上表示,對比北京與往屆奧運會主辦城市,由于所處發展階段、城市化進程、城市自身特點以及外部環境等方面的根本不同,北京在2008年奧運會后經濟發展總體上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和低谷效應。但是,大量歷史經驗和專家的深入研究表明,奧運主辦城市將不可避免地面臨“后奧運經濟風險”,只是受影響的程度不同而已。相信北京可能也不例外,而其對風險投資行業所產生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在此情況下,VC或PE只有始終圍繞自己的特長、核心競爭力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使其無法被簡單復制才是上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