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游盛世危言 盛大巨人兩雄爭鋒

2007-12-23 15:29:37      劉陽

中國網游盛世危言盛大巨人兩雄爭鋒 

“只要有一款游戲運作成功,就完全可能上市。”這個吸引網游創業者們投身其中的冒險家樂園,同時也是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

  【《財經》網專稿/記者 明叔亮】有“互聯網女王”之稱的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兼全球科技研究主管瑪麗·米克(Mary Meeker)在2007年12月11日的北京之行中出言盛贊,稱“中國的網絡游戲全球領先”。

  在瑪麗·米克說這句話之前,短短四個月中,中國已經有四家網絡游戲公司先后奔赴海外資本市場融資。先是7月26日完美時空(納斯達克代碼:PWRD)在納斯達克上市,然后是金山軟件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03888,下稱金山軟件)、網龍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8288)在香港成功上市,最后是巨人網絡公司(紐約交易所代碼:GA,下稱巨人網絡)11月1日登陸紐交所。

  “完美時空和巨人公司的成功上市證明,只要能將一款游戲運作成功,就完全可能上市。”一位新近創業的網絡游戲公司創辦人直言,“網絡游戲市場并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有很高的資金門檻。”

  中國網絡游戲產業也因此驟熱。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網絡游戲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樣的場面在幾年前盛大上市后曾一度出現。但是,這個“盛世”的基礎卻并不堅固,各種危險的信號與網游市場上的明星們如影隨形。

  從多家公司的產品計劃來看,可以料定,未來一兩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競爭還將繼續加劇,網絡游戲也將從全盛走向分化。對于網游公司,決定其未來成敗的關鍵可能不是誰的游戲更賺錢,而是誰的模式更能有效化解風險。

  城頭變幻大王旗

  2007年之前,網易(納斯達克代碼:NTES)和九城(納斯達克代碼:NCTY)還是中國網絡游戲公司兩面特點鮮明的旗幟:網易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大獲成功,九城則通過引進一款極為成功的游戲大作“魔獸世界”迅速崛起。

  與此同時,曾經占據中國網絡游戲領頭羊地位的盛大,由于創辦人陳天橋正致力于盛大戰略轉型,網易創辦人丁磊和九城CEO朱駿儼然成為國內網絡游戲產業的兩大代表。在2006年第三季度,無論從收入還是利潤來看,網易均排名首位,其后為盛大和九城,但是一年之后,收入方面盛大已經超越網易成為第一,而從利潤來看,新晉的巨人則成為行業的領導者,曾經穩占前三的九城在收入和利潤方面均被多家新上市的公司超越。

  剛剛過去的2007年第三季度,九城收入對比去年同期增長17%,表現尚可,但利潤僅為3800萬元,比去年下降了25%。

  業內對于九城的困境早有預期。“九城收入1億元,與自己開發游戲的完美時空和網龍收入一億元完全不一樣。”朱威廉分析說。“九城的代理費用實在是太高了,這樣下去前景很不樂觀。”朱威廉原為盛大副總裁,現在重新創業成立了一家名為圖芭的網游公司。

  同時,網易2007年第三季度網絡游戲收入為4.68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持平,但對比前一季度已經下降,特別是對比同期盛大與巨人等公司的業績更是遜色不少。

  這也導致網易的網絡游戲策略開始遭到懷疑。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報告認為,網易試圖完成從“大話西游2”到“大話西游3”的用戶升級,是網游業務下降的主因;其運營利潤率比上季度減少7%,是因為“大話西游3”采取了冒險的市場推廣策略。“對國內網絡游戲公司來說,Pipeline(產品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季衛東認為。

  網易在推出“大唐”和“天下”兩款產品不成功之后,9月推出的“大話西游3”的推廣目前也已停止。談及網易游戲開發遭遇的困境,一位網易內部人士說:“主管網游開發的都是網易的‘老人’,已經過了最熱衷于網游的年齡,也不再有當年創業的激情,他們主導的游戲不受歡迎是很自然的。”

  不過,網易的營收之中除了網絡游戲之外,還有近14%的收入來自廣告。2007年第三季度網易的廣告收入比上一季度增長了31%,遠高于新浪和搜狐12%和11%的季度增長速度,這多少填補了一些它在網游業務上的尷尬。

  兩條道路之爭

  網易與九城的兩家公司不同的游戲策略背后是中國網絡游戲公司的兩條不同路線,即自主研發之路與引進成熟游戲的代理之路。

  “代理游戲一般都是經過國外市場驗證的游戲,成功率比較高,但缺點是代理費用和分成比例較高,影響利潤率。”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季衛東說。此前,無論是盛大還是九城,均從國外代理游戲的道路起步并獲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代理游戲的弊端也一眼可見。12月初,暴雪娛樂母公司維旺迪集團宣布將收購Activision公司的股份,這一消息令九城股價在第二天大跌10%。九城目前絕大部分收入來自于Activision的“魔獸世界”,維旺迪與Activision合并,將直接同九城的戰略股東之一電子藝界(EA)公司形成正面競爭,九城將來能否與暴雪續約成為疑問。

  九城并不是第一家受制于國外公司的網絡游戲公司。包括盛大在內的很多國內網游公司都曾不同程度地與國外授權公司就分成等問題發生過糾紛。最為慘痛的一例發生在2007年8月,國內市場運營頗為成功的久游網在即將上市之際遭到授權方的致命一擊,被迫暫時放棄上市。久游網與授權方最終達成和解,但是據分析代價相當高昂。圖芭公司CEO朱威廉甚至因此在其博客當中斷言:中韓網游代理之門即將關閉。

  但是,對于中國網游公司,自主研發的道路同樣風險十足。摩根士丹利的季衛東解釋說,“自主研發的游戲一旦市場不認同,前期投入就全部打水漂。”

  多數網游業內人士認為,在經過多年發展之后,中國本土的網絡游戲制作水平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提高,同韓國等游戲團隊水平接近,但與歐美的制作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

  此外,網絡游戲逐漸趨同于電影、電視等內容制作行業。“就如同好萊塢的大片,一個公司的某部大片今年賣座,但是不意味著它明年的產品就一定能夠成功。”易觀國際總裁于揚說。

  為了保證成功機率,補充產品線,幾乎所有的網絡游戲公司都不排斥引進游戲一途,或者代理,或者直接收購。網易網絡游戲的相關負責人亦對《財經》記者表示,會考慮引進游戲,也一直在做一些游戲的評估。

  作為兩種典型運作道路的代表公司,網易和九城業績的困境,給當下中國網絡游戲產業的盛世景象蒙上了一層陰影。為數眾多的網絡游戲創業者,甚至包括已經成功上市的幾家,在業務模式上仍未擺脫九城和網易兩種道路的痕跡。

  盛大巨人爭鋒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目前的網絡游戲市場正在從過去的網易、盛大、九城之爭演變為群雄并起的局面,但是網絡游戲老大之爭則目前主要在盛大和巨人之間展開。

  盛大一直在探索網易與九城之外的一種新的發展路徑——即不依賴單款游戲的成功,而發揮其渠道的優勢。其間雖不無波折,但最新的業績顯示了一定成效。2007年第三季度,盛大的網絡游戲凈收入達到6.34億元人民幣,雄踞中國網游公司榜首。

  “我們充分利用了盛大運營平臺和CSP模式的優勢,在第三季度繼續推出游戲新版本和各種營銷活動,有力促進了活躍付費用戶數和收入增長。此外還拓寬了內容渠道,為2008年打造了強勁的產品線,這一切都令我們對盛大的未來更具信心。”盛大總裁唐駿稱。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季衛東也認為現在“盛大的產品路線非常靈活”。在盛大的30多款游戲當中,既有代理海外公司的游戲,也有直接收購國內團隊的游戲,還有自主研發的產品。

  陳天橋是在盛大靠代理《傳奇》最賺錢時,就擔心公司太過依賴某一款游戲的運營?,F在,盛大擁有了30多款網絡游戲,令陳天橋感覺更為安全。

  盛大總裁唐駿則向《財經》記者分析說,一家公司同時將10多款游戲運營成功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想讓10多款游戲同時不成功也不太可能。

  “盛大的優勢就在于它強大的游戲運營平臺。”一位原盛大高層認為,“盛大統一的支付體系和客戶服務體系,可以將其成本最大化地縮減。”

  理論上,資本市場一般會更加喜歡平臺化的穩健運作,但在網游領域,投資者似乎秉承了不一樣的標準——盛大的轉型并沒有得到華爾街的充分理解,近年股價一直徘徊不前。

  而業內對于盛大的運營思路亦不乏異議。以利潤計,巨人網絡目前排名中國網游公司之首。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認為,平臺化運作多款產品的路線潛存著巨大的風險。“我以前賣保健品的時候也曾經用過類似的戰略,但是最后敗得很慘。”史玉柱告訴《財經》記者,這一模式初期肯定是收入大幅增長,而利潤微有增長,但隨后收入增長會放慢,利潤也會下降,最后將會是利潤的大幅下降。

  “兩款網絡游戲的虧損有可能會吃掉一款游戲的利潤,這一模式的驗證是在三年之后。” 史玉柱說。

  “產品線太少肯定不利,網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但是像我們有這么多游戲能不能做到精細化的運作也是一個問題。目前,盛大主要還是靠過去“熱血傳奇”等老游戲支撐利潤。”一位盛大內部人士也不無擔憂地表示。盛大平臺的真正威力仍有待檢驗。

  但是,對盛大出言不遜的巨人,自身處境亦動蕩不安。11月1日巨人上市當天,其市值一度接近50億美元,成為中國最大的網絡游戲公司。到11月28日,巨人已因“披露虛假信息”而在美國遭遇集體訴訟,市值縮水至26.7億美元,僅略高于盛大和網易的25億美元。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巨人算得上中國網絡游戲行業成長最為迅速的公司。在上市之后,史玉柱一直向外界和資本市場努力證明其成功絕非偶然。他不乏支持者,曾經幫助巨人融資的華興資本CEO包凡認為,“在做人的生意方面,史玉柱應該是最強的。”但史玉柱也總是遭遇嚴厲的批評,這些批評者稱,史玉柱的營銷方式過于血腥,過于利用和渲染人的貪懶本性,史玉柱可以很快取得短期的成功,但缺乏長久持續發展的能力。

  靠一款游戲成就天下的巨人現在正在繼續尋找自己的下一個“征途”。據稱,史玉柱已將巨人日常管理交給公司總裁劉偉,自己直接具體負責下一款游戲“巨人”的研發。同時,巨人還將原萬王之王團隊收歸麾下。這些新游戲的成功與否,將會直接檢驗巨人在網絡游戲市場的份量。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盛大與巨人之爭更像是網游公司未來發展模式的一場決戰。巨人是網游“速成模式”的集大成者,依靠單款游戲迅速躥紅;而盛大則力圖創造“多點開花、平臺取勝”的發展新模式。這兩種模式誰能站穩腳跟,中國未來的網絡游戲格局將為之一新。

  中國網絡游戲概念股如今已蔚為可觀,除盛大、網易、九城、巨人、網龍和完美時空之外,還有以網絡游戲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金山、中華網,仍在爭取上市的久游網,以及網絡游戲收入可觀的搜狐和騰訊網站。在觀察家看來,資本市場期待中國網游市場的整合,但這些上市公司的股權都過于集中,構成了整合的最大障礙。

  而很多新創游戲公司則在完美時空和巨人的成功中看到了未來成功的機會。在他們看來,網絡游戲仍是一個理想的冒險家樂園,門檻不高、業績利潤有爆發潛力,只要獲得必要的資金支持就有機會創造奇跡。而且無論是日本資本市場還是歐洲的資本市場,甚至紐約交易所和國內股市,都還有空間容下一到兩家中國網絡游戲公司。

  “中國互聯網行業很難再有一個新的新浪,很難再有一個新的百度。但是,我絲毫不懷疑未來一兩年還會有新的巨人、新的完美這樣的公司出現。”唐駿說。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