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健康醫療產業最大的單筆風險投資日前宣布完成。12月初,利用互聯網進行健康管理的愛康國賓公司,獲得了來自ePlanet基金與美林證券、華登國際等投資機構共同投資的2500萬美元。
“這是我們在國內投的第一個醫藥健康類的企業。”ePlanet基金執行董事孫文海告訴記者,也是ePlanet額度為5億美元的二期基金的第一筆投資。創立于1999年、總部位于美國硅谷的該基金的一期總額度為6.5億美元,至今在全球投資了70多家企業,投資領域涵蓋互聯網、無線、醫療設備和生物科技等。該基金一期在中國投資了14個項目,集中在TMT(科技、媒體、電信)領域,孫文海說:未來,TMT領域仍是重點,但傳統領域的投資可能會越來越多。
領先市場而動
在ePlanet的投資項目名單中,人們耳熟能詳的百度、分眾傳媒、空中網位列其中。
雖然投資特別謹慎,但準確度卻非常高。“七年來我們在中國一共投了15家企業(包括二期基金的一個),平均每年投資兩個,是非常挑剔的。”用孫文海的話說叫“精準投資”———在這15家企業中,有五家已經上市,還有兩家預計會在明年實現海外IPO。剩下的還有可能在未來兩三年內有很好的成長,進行IPO或被并購。據了解,單百度一家的回報率就高達50多倍,其1000多萬美元的投資帶來了6億多美元的回報。這也使ePlanet基金的內部回報率在1.5億美元以上規模的基金中,遠高于行業同時期平均水平。
這種風格仍將保持下去。“一定要略先于市場的熱點而動”,孫文海說,新一期基金將保持精準程度,追求資金回報率。“我們會保持一個心態,保持一個速度,保持高質量的要求,我們不在乎投了多少錢,而在乎賺了多少錢,特別是兩者之間的比例。”
中國將是重點
ePlanet二期基金開局便“落子”中國,似乎有著更深遠的涵義。
作為一家全球性基金,一期6.5億美元中亞洲的投資額度只占25%,但回報卻占了65%。“亞洲市場表現得非常好!”未來,“我們不會給自己預設一個額度,而是跟著市場走。哪個地區是經濟熱點,我們就會投向哪里。”孫文海介紹,ePlanet二期基金仍舊面向全球,“但重點是亞洲;中國更是重點之一,將占相當的比例,也許是40%-50%,甚至更高。”這個趨勢在掌管公司投資決定權的投資委員會中已見端倪,五個委員中,以前有三個美國人、一個亞洲人和一個歐洲人,現在則有兩個亞洲人、一個美國人、一個歐洲人,還有一個兼顧亞洲和美國。
孫文海堅信全球的投資平臺將給不同區域市場帶來更大價值。他舉例說,公司投資百度時,百度的商業模式和現在并不一樣,那時只是給新浪、網易等提供自己的技術服務,ePlanet根據合作伙伴投資的一家美國公司的經驗,向其推薦了“競價排名”商業模式,應該說給百度提供了重要參考和支持。
消費領域是聚寶盆
一本印制粗糙、翻譯不順的《硅谷之火》,曾讓大學時代的孫文海深刻地感受到美國IT企業的創業火熱,如今,這種感受不僅來自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也來自傳統行業。“中國成長率高的公司很多,不只在TMT領域。傳統產業也有機會,也能增長100%。”孫文海說,過去的投資集中在高科技領域,是因為外國的投資者按照美國模式來解讀中國市場,他們只能尋找他們最熟悉的行業。
“雖然被大網撈,小網撈,已經撈得差不多了,TMT產業依舊是投資重點,絕對投資額還很多。”ePlanet基金關注中國的高成長企業,TMT仍是重點之一,“但傳統行業會是一個更廣闊的天地,消費、服務、制造等行業會看得更多一些,特別是涉及到人們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的領域。”
“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在量級是可以比較的,但有著不同的特點:美國是技術驅動型市場,而中國則是消費驅動型市場。”孫文海分析,在中國,還有大片的空白市場,不斷地會有新鮮的東西出來。在他看來,無論是在中國TMT行業還是傳統領域,商業模式的創新都不亞于技術先進性,而商業模式的先進性、不可復制性有時會比技術先進性更重要。
再給web2.0一些時間
與很多人的觀點不同,孫文海認為web2.0還有機會。
“互聯網領域的泡沫一直存在,比如在2005年到2006年之間,WEB2.0就有泡沫,但泡沫只是相對的,也一直被擠出。”孫文海堅持自己的觀點,從長遠來看,WEB2.0是互聯網演進中的重要一步,“它使得互聯網和人類的生活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得互聯網更容易融入到人類的生活當中來,這個產業當中已經出現了很多偉大的公司。”如果從短期看,由于中國市場抄襲成風,缺乏獨立創新能力,“短期投web2.0肯定要小心”。
孫文海認為,在Web2.0的各種應用中,有兩個最重要,一是博客,二是SNS,它們體現了人類的兩種基本需求,一是人有獨立性,思想是獨立的,博客是一個人思想的代表,代表個體的獨立性;二是人的社會性、認同感,SNS則是人們社會性的延伸。“我們應該再給他們一些時間,不急于一定要催生出一個商業模式出來,不要拔苗助長。”
而和國內的網站大肆宣傳自己不同,國外的WebB2.0網站幾乎沒有做廣告的,都是靠口口相傳、靠功能、靠用戶體驗,滾雪球式發展,孫文海說:“雖然SNS未來很有前途,但現在的許多企業未必會堅持到那一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