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生:企業融資難在哪里
2008-02-03 09:59:32 劉陽
當下中國的中小企業,想成為一個“全運會冠軍”也要面對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資金,而融資難早已是困擾很多人多年的“撓頭”問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這樣的融資困境?我們如何在艱難中尋求突破?
如果問任何一個中國中小企業的老板:“你們想成為星巴克、思科或者微軟那樣的企業嗎?”恐怕很少人會說:“不!”但是,殘酷的現實會告訴中國的企業家,眼下能拿到一個“全運會冠軍”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因為,要成為這樣的“冠軍”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而融資難早已是困擾很多人多年的“撓頭”問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這樣的融資困境?我們如何在艱難中尋求突破?不但中國的企業家們在問,近幾年來,這也成為學界商界關注最多、討論最多的問題。
投資方與融資方的錯位
現在,中國第一代企業家中已經出現一批獲得成功的人,這些人我們基本上都很熟悉,比如沈南鵬。他通過運作一些傳統企業而能成為一個比較優秀的企業家,并在短時間內煉就了幾個上市公司。算起來,我在香港工作的時候,沈南鵬才開始創業,到現在其實也不過幾年的時間。還有施正榮。1998、1999年的時候,他已經煉就了14億的身價,這不過花了他大概4年的時間。他又是怎么用這4年的時間,把40萬美元的投資變成14億美元的呢?
沈南鵬是耶魯的MBA,在創業之前一直在摩根士坦利從事投行工作,與投資銀行業的關系非常密切;而如果只有技術,也肯定成就不了施正榮。施正榮的企業在剛組建時只有40萬美元,后來無錫市政府就說你的技術可以折價160萬美元,總共200萬美元,這就促成了他資本的第一次上升,而這僅僅是另一個開始。
總結起來,他們的成功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甚至是決定性的——那就是他們都有著優秀的融資技巧和能力。
縱觀這些年全球宏觀形勢以及中國宏觀形勢,其實市場最不缺的就是資金。而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存在的融資難問題最根本,也是最關鍵的原因在于,目前投資方和籌資方在聯系方面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錯位。
這一情況,就好比一個發生在美國硅谷的現象:硅谷是美國的創新基地,也是美國高知識企業最集中、從企業創新角度來看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地區。很多在硅谷工作的優秀男士,包括科技精英創業人才,家財萬貫,但經常找不到妻子或女朋友。這種“單身漢現象”的成因并不在于全世界缺女孩子——全世界的女孩子有很多;也并不一定出在“單身漢”自己身上——按道理來說,他們應該是最容易吸引女孩子注意——既有知識又有錢。關鍵的問題在于缺乏彼此結識與了解的“緣分”!
所以說,要解決融資的問題,說起來也挺簡單,這就好比找女朋友。第一是你的條件怎么樣,這是基礎;第二,就是平臺。你光長得漂亮,不一定能找到好的伴侶,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你的接觸面太窄?,F在國內的很多企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特別是一些二三線城市。也許你在這里的企業做得相當不錯,但知道你的人不知道怎么給你投資,有錢投資的人卻不知道你。我們現在最缺少的就是這樣一個能夠給大家創造更好融資條件的平臺。
因此,當我們的企業說“為什么我找不到好的伙伴?” 時,首先應該放更多的注意力在思考和挖掘如何借助一個大勢來解決融資的基本問題上,然后再想具體方法。
以全球化的視角來看,在全球化驅使下企業的融資更重要的形式是依靠權利、股權來募集資金,這分為私募和公募兩種方式。其中,私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融資方式,它并不違法。
私募是目前全球最流行最熱門的一種融資方式,英文簡稱是“PE”,是私募股權,私募權益的意思,就是通過私人的渠道來募集資金。這其實是非常聰明的做法,尤其是在中國,因為現在國內的資金非常充裕,而且大量的外資想方設法想進入中國,看好人民幣升值的潛力和中國發展的潛力。資本是獨立的,是尋找機會的,其實人也一樣是尋找機會。
施正榮的融資方法是:第一步大概在04年準備上市的時候,他就開始在國外籌劃成立一個用來作為資金募集平臺的公司,首先就是借錢。在這個公司里,施正榮自己有一些股份,他就用這些股權做抵押,然后和別人合資,在一個BVI做了一個小公司。他的方法是:合資人出錢,我占一部分股權,如果最終我的這部分還不起相應的資金的話,就用股權做抵押。后來,他以低價收購了一些國有股,并將其由600萬擴大成了8000萬。他的200萬擴大成了14個億,這就要靠上市了。
因此,在目前的宏觀背景下,要想成就一個優秀的企業,還要依靠融資的技巧。包括經營模式,包括金融業務模式的創新,這是成就大事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F在很多人都感到小企業融資難,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缺乏融資方面的知識,我們缺乏融資方面的“紅娘”。
而中國金融機構的發展從這一點上來看也任重道遠。比如說銀行。目前,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力度總是非常有限。即便一個企業很優秀,將來可能成為微軟,銀行現在也未必給你投資,因為你是否成為微軟跟它沒有關系。為什么銀行不太愿意給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企業貸款呢?因為銀行從中拿到的回報是上有封頂下不保底的。但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講,銀行依舊在融資領域里面對中小企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談到上市,很多人在前幾年都有這種感受:在中國上市很驚心?,F在中國有多少家企業?按照工商登記注冊的數字來看有3000萬家。過去北京問路都還是喊同志,現在這種稱呼一般都沒有了,總是什么張總、李總之類的。為什么會發生這個變化,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中國現在有3千萬家企業,每一家企業不算多,平均下來有一個董事長、一個總經理,還有部門總監等等,一個企業就算兩個人,中國就有6千萬老總。這個6千萬是什么概念?這6千萬的數量比香港的人口數量還多!但是這些企業最后成大氣候的不多,特別是中國的企業平均壽命不長,大概不到三年。有的是經營問題,有的是資金問題。中國有這么多的企業,有千萬家企業,但上市的只有一千多家。所以想在國內上市太難了。
現在,想上市的民營企業越來越多,隨著去年股改完成之后,證監會審批上市的申請速度快了很多,如果材料比較完備,從遞交材料到批準上市到掛牌上市,大概三、四個月的時間。
塑造企業的三種心態
在中國怎樣塑造一個成功的企業?怎樣來養我們的企業?我認為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當老婆來養。正常的男士都希望“老婆”忠誠,基本上自己來處理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說通過和別人分享股權的方式來做企業。但是現在的市場環境下,想要完全依靠自己的資源創辦一個一流的企業是不可能的,創辦一個地區一流的企業也是不可能的?,F在,很多人都在談論整合資源的問題,那么怎么去整合資源呢?整合資源,就是用你的資源去交換你所需要的別人的資源,不能你所擁有的資源永遠只是你一個人的,然后還想拿別人的資源,這是一個不公平的交易。你想整合資源就要靠分享來解決。任何一個企業完全依靠一個人,或者想依靠家族的力量,你都很難把它辦得越來越大。所以,企業不能像養老婆那樣養,整合資源要有開放的心態。
第二,當孩子來養。我覺得父母養孩子的心態比老公養老婆的心態要開放得多。比如說,父母出差可以把孩子放到親戚家讓別人照顧幾天。但父母對孩子的所有權始終沒變——我要有控制權。在現階段,這種方式可能還比較適合中國。
目前中國呈現的情況是我可以和你合作,但很多企業都要求,你可以來擁有股份,但我要控股。這就像父母養孩子,孩子養得越大,對他的控制權越小,如果孩子長大了,你就從大股東變成小股東。其實我們養企業和養孩子也是一樣的,比如說微軟,現在比爾·蓋茨只占10%的股份。因為,你想把企業做大,就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和你共同分享企業,很多人會因為你的企業而成為富人或中產階級。
第三,當豬來養。農民養豬一般有什么特點?首先,我覺得養豬的人比我們養企業的人腦子更清楚,我覺得農民養豬時,他對這頭豬值多少錢心中非常有數,但我們很多企業家不知道自己的企業到底值多少錢,這是融資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其次,農民養豬還有一個特點,他對所有權和控制權看得比較單薄,完全從利益最大化來考慮問題。其實我們做企業也可以是這樣,特別在國內,特別是做軟件,國內的軟件做不大的原因一個是機構問題,還有一個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
募集資金實際上就是一個交易的過程,和平常做買賣沒有什么區別。募集資金屬于資本募集的一種,學會如何分享是首要?,F代企業所有制的基礎就是分享制,募集資金首先就是要求企業在理念上要有與人共同分享繁榮的一種胸懷?,F在做企業,別人籌集資金,特別是權益型的融資方式,首先就是要分你的權益、你的股份,當然有的時候他們還要控股,有的時候同意你控股,這取決于你企業發展的狀況。
所以說,你把企業當什么來養,這跟你的胸懷和所處的環境很有關系。
(作者現為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本文根據他在2007長江管理前沿論壇南寧站的演講內容整理而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