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巨人網絡總裁史玉柱
有人講了一個笑話:實際上,18年前史玉柱可能就已經和金山“結下了梁子”,因為金山出品的字處理軟件WPS逐漸在市場上取代了史玉柱的漢卡軟件,史玉柱后來多元化發展,也可以看作被逼出走。
□本報記者 徐曉巍
史玉柱再一次喧囂地在商業上成功了。盡管他標榜自己的本意樸實無華,但他此次非比尋常地“快速致富”,使他又一次站回到了媒體聚光燈的焦點上。
像以前一樣,他帶著財富的炫光,同時也帶著千夫所指的罵名。有人稱,這款再次給他帶來財富的網絡游戲,“先是毒害了中國的青少年,接著又套牢了美國的投資者”。
但史玉柱卻不能不被注意。他顛覆了網游產業的運作常規;他開闊了資本中國的創富視野;他引發了商業模式的道德爭議;他留下了獨特個性的神秘謎團。
他用他的腦白金和網游,深深刺激了人們的注意力。而如潮的罵聲并不能阻擋他的滾滾財源。在這個越來越物質的社會,史玉柱的出現與存在,他的淡出與再一次歸來,有著太多令人思考的東西。
巨人情結
史玉柱有偉人情結。從他大量閱讀《毛澤東選集》等書籍可以略知一二。但偉人是后人評價的,帶有道德和成就的雙重肯定。而巨人則無需那么復雜,站起來亮亮身高就能被人承認了,或許也因此,史玉柱對“巨人”這個品牌情有獨鐘。
1990年,史玉柱將他開發的漢卡開始命名為巨人漢卡,1992年成立了巨人高科技集團。隨后他在珠海開蓋中國最著名的“爛尾樓”巨人大廈。據說,他使用巨人這個品牌是因為當時IBM的藍色巨人概念特別火。
“一個人成功并不難,然而跌倒了能夠再爬起來,這才是最難的。”久游網的副總裁吳軍由衷地說,“史玉柱是個人物”。
對于“跌倒”,吳軍有著切膚之痛。2007年由于與韓國網游廠商T3關于《勁舞團》的代理權糾紛,久游網不得不終止了在日本上市的步伐。不過,久游網最終獲得了輿論的支持。
與久游的失意不同的是,史玉柱的跌倒,源自其自我的過度膨脹,也因此飽受輿論詬病和撻伐。
巨人何以說倒就倒?史玉柱在巨人大廈的建設中又選擇了一次“不走尋常路”。
由于巨人大廈的設計一改再改,最后好大喜功地想蓋70層,計劃耗資12億。而從1994年2月動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請銀行貸款,全憑自有資金和賣樓花的錢支持。
然而,以當時巨人在保健品和電腦軟件方面的產業實力根本不足以支撐住70層的巨人大廈,當史玉柱把生產和廣告促銷的資金全部投入到大廈時,巨人大廈便抽干了巨人產業的血。
傳說中的巨人,一旦跌倒就會摔得很重。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團就這么狠狠地跌了下去。
巨人大廈的倒塌使得史玉柱成為媒體數千篇報道集中摧毀的目標,而史玉柱這個名字似乎也成了失敗的符號。
然而,瘦得像個電線桿似的史玉柱并不像他的外表那樣弱不禁風。
在安徽統計局農調隊作過三年農村調查的經歷帶給史玉柱的不僅是獨特而實用的營銷理念,也給予了他在沉重一擊后迅速爬起來的勇氣。
在隨后的“腦白金”、“黃金搭檔”和游戲“征途”的市場推廣中,他再次將 “農村包圍城市”外加“地毯式掃蕩”營銷理論發揮到登峰造極。
史玉柱幾千次挨家挨戶去問農村老太太,怎么才會買保健品,最終得出的是這句“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收腦白金”幾近有些惡俗的廣告語。然而不管你喜歡也好,厭惡也罷,史玉柱就是把它做到了婦孺皆知。
網游打出“永久免費”的噱頭,外加“掙有錢人的錢”這一口號,儼然網絡和諧社會的構建者;征途廣告登陸央視,大膽挑戰行業禁忌極限;首開給玩家“發工資”的先河,連創網游同時在線人數新高。
就這樣,史玉柱在媒體的質疑聲中接連將腦白金、黃金搭檔、征途網游推向了本已競爭激烈的市場,并牢牢攫取了公眾的眼球。
史玉柱再次成功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腦白金等產品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中國的老百姓就是吃他營銷的那一套。
史玉柱多次表示,他已經40多歲了,下半輩子會將網絡游戲作為自己的歸宿。巨人網絡,自然也就成為史玉柱巨人夢理論上的終點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