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2008年第一季度財報肯定是吸引了眾多互聯網從業人員的眼球,受益于《天龍八部》,網絡游戲收入同比激增24倍,總收入則猛增156%達到8480萬美元,比公司預期上限還高1630萬美元。
如果不出意外,收入將肯定超越新浪,實際上2160萬美元的利潤甚至于超越了百度。搜狐股價隨即連續上漲,到4月28日收盤,總市值為26.7億美元,以微弱優勢領先于新浪和網易。
一個海歸
張朝陽,1964年出生于陜西省西安市。
少年時代的張朝陽,理想是成為一名物理學家,甚至于希望獲得諾貝爾獎。對應當時時代背景是全社會熱讀《哥德巴赫猜想》。在這一動力的驅使上,1982年他考上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1986年,畢業的同一年他考取李政道主持的CUSPEA獎學金,得以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MIT) 學習。CUSPEA 項目是李政道提議并和中科院及當時的國家教委商討,經國家批準成立的。李政道聯系了北美地區80多所大學的物理系,由國家負擔留學生的旅費,美國學校則提供全額獎學金。
1993年,張朝陽獲得了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不過隨后他逐漸認為,自己并不適合理論研究,具體操作型的工作才是方向。接下來,他獲得了MIT亞太區中國聯絡官這一職務,這使他有機會可以頻繁回國。
他很快為當時逐漸熱門的互相網所吸引。張朝陽聯系了ISI公司,提出一個構想,通過互聯網及時發布中國信息,服務于美國市場。這一構想得到了ISI總裁的認同,于是1995年底他回國任美國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朝陽希望自己可以有機會獨立創業。1996年,他獲得了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資金支持,創建了Intereet Technology China(互聯網技術中國公司,簡稱,ITC)愛特信公司,這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MIT媒體實驗室的共同創辦人?!稊底只妗芬粫淖髡?,并且也是一名風險投資家,投資企業超過40家。他幫助建立了“2B1基金”,該基金致力于實現讓窮困地區的孩子每個孩子一臺筆記本電腦的夢想,這就涉及了關注度頗高的百元電腦概念。
在經歷了創新企業最初的困難之后,1998年2月25日,愛特信正式推出了中文搜索引擎“搜狐”,并更名為搜狐公司。
[Sohu.com]
1998年3月,張朝陽獲得Intel和道瓊斯的210萬美元的投資,同一年10月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第二年7月張朝陽被《亞洲周刊》選為封面人物。
其實在獲得210萬美元投資之后,隨即便有機會被希望進一步參與中國市場的雅虎收購,不過這個時候,沒有更多好考慮的,他當然拒絕了。
這一階段,張朝陽成為媒體追逐的明星人物,雖然,此時的搜狐仍然在為實現收入而努力摸索,但是他仍然被同未來中國的首富聯系了起來。
2000年1月1日,作為新千年開端,張朝陽在湖南大學岳麓書院作一個演講,題目很大,叫《跨越三百年的自卑》,內容具體是什么不重要,那個時候,社會就是那么看待互聯網企業的,反之,互聯網企業也認為自己承載著相應的社會使命。
雖然商業模型仍在摸索之中,但是在又進行了三輪融資之后,上市被提上了日程。2000年3月納斯達克開始下跌,不過市場對中國概念仍有興趣,2000年7月12日,搜狐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NASDAQ:SOHU)。
注意張朝陽經濟
當時的互聯網盈利模式是典型的注意力經濟,某種程度上今天也是如此。1998年時張朝陽如此總結:97年我們的廣告收入不到10萬美元,今年可望接近100萬美元,而今年整個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也就100多萬美元……
張朝陽開始充分利用社會對自己的關注度,出席在各種活動現場,目的是為了推廣搜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成為了一位時尚人物,人們有時候忘記了,實際上他是一家公司的CEO.
事后他解釋:80%是為樹立公司品牌,因為這被證明是最有效的宣傳手段;20%是自己的一點點虛榮心,在國外孤獨地呆了10年,回來后很受關注很興奮。
興奮卻不能取代業績。2001年3月7日,搜狐股票首次跌破1美元。雖然他剛在5月7日,被《財富》雜志評選為全球二十五位企業新星之一 .
廣告收入在當時并不能支持一家門戶網站的生存,網絡股泡沫破滅的大環境和遙遙無期的盈利預期讓投資者失去了信心。隨著納斯達克風向的變化,國內媒體對張朝陽一如既往關注的同時,也有了區別以往的總結。
同一年搜狐迎來了一位“戰略投資者”,北大青鳥開始不斷增持股份,并且希望入主以實現類似美國在線的網絡接入模式,張朝陽同董事會取得了一致,決定采取“毒丸”,青鳥隨后放棄了計劃。
[無線]
不過發端于2001年的無線業務,讓新浪、網易和搜狐看到了實現盈虧平衡的曙光。
短信這一業務搜狐推出的比較早,2000年12月29日,即推出sms.sohu.com,用戶可以定制自己需要的股市、EMAIL、天氣、新聞、體壇等信息。不過這一業務發力不充分,給其他網站趕上去了。
還是老辦法,2002年9月4日搜狐推出了“手機時尚之旅:六省市火車接力”。張朝陽親自上陣,內容頗領近來類似策劃風氣之先,利用手機郵件、手機約會等“七種武器”完成以約會為主題的一系列任務,并在當地與手機時尚之旅的女主角會面。同時還在當地舉辦“我愛信騷擾”的游園會。
時逢無線業務上升期,搜狐的推廣獲得了奇效。得益于無線增值服務,2002年10月財報顯示,搜狐公司在歷經6年虧損之后終于在2002年第三季度實現盈利。
很多年之后張朝陽總結:“到美國上市是中國互聯網的整體悲哀!為了收入、報表,我們整天忙短信、忙無線,整天忙,把網民給忘了。”他所指的是,作為一個搜索公司,實際上一度放棄了搜索業務,從而讓百度獲得了發展的機會。
門戶矩陣
矩陣是一個常用的管理術語,意指,服務于特定目標的一組人,同時也屬于各自的部門。矩陣門戶應該理解是,服務于各個領域的網站,可以相互組合以形成一個整體。
2000年9月搜狐上市兩個月之后即開啟了收購之門,以3000萬美元收購了陷于資金壓力的ChinaRen,以股票形式支付,計440萬股,ChinaRen由陳一舟、周云帆和楊寧創辦,服務內容是校友錄,這一頗具前瞻性的SNS,當時局限于盈利模式,不得不轉售搜狐。
2003年7月,在克服上市后最初的連續虧損之后,借勢回升的股價,搜狐發行了9000萬美元的可轉換債券。2003年11月17日晚,搜狐宣布以2050萬美元現金收購網絡游戲網站17173.com.17173.com成立于2000年,域名源于“一起一起上”諧音。資料顯示,2003年7月,17173.com日頁面訪問量為4100萬。
僅僅相隔一天,搜狐再次宣布1600萬美元的(80%現金加20%股票)收購焦點房產網(focus.cn),焦點網成立于1999年,當時據稱擁有110萬注冊用戶,2003年北京地區有200個樓盤選擇焦點網投放廣告。其CEO龔宇隨即成為搜狐房產頻道的負責人。
對應2003年第3季度,搜狐的廣告收入為875萬美元,而新浪的廣告收入為1144萬美元。相關收購無疑有明確的增加廣告收入的目的。不過,張朝陽向媒體解釋,這是他的門戶矩陣戰略。
應該這么說,如果保留了購并方的品牌,那么實際上就不容易忽略持續的投資。房地產廣告此后一直是門戶收入的重要來源。直到今天,焦點網也是排名靠前的房地產網站。而就網絡游戲網站來說,一方面對應了當時不斷增長的網絡游戲市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搜狐自己了解這一領域的發展。
2004年8月3日搜狐推出的自主技術開發的中文搜索引擎“搜狗”,并采用獨立域名sogou.com.不過今天看起來,當時推出似乎已經晚了,網民已經習慣于使用百度,而在百度之外還可以選擇Google.2005年4月搜狐以1180萬美元現金宣布收購“圖行天下”Go2Map公司,希望將搜索和在線地圖服務結合。此后,張朝陽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被問及多少時間追上百度時說:我給華爾街明確的承諾是兩年。一時被業內傳為笑談。
張朝陽當時的依據是相差不大的搜索收入,1000萬美元對百度的1200萬美元,這里又獲得了一個經驗:對互聯網行業而言,短時期的收入不很說明問題。
但是在提及矩陣時,他指出:我們著力建造門戶矩陣,是要讓網民到了搜狐這個門戶矩陣以后各取所需,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的人到這里來有不同的內容。這些內容,三年之后肯定會有一個很大的爆發。
三人行必有我師
過去10年圍繞新浪、搜狐、網易之間的話題,猶如一部情景喜劇,是IT媒體和撰稿人取之不盡的話題源泉。
2004年搜狐全年財報顯示:公司的非廣告收入為4750萬美元,同比2003下降了7%.這反映出2004年下半年受無線增值業務運營環境的影響,無線業務收入銳減的情況。這也對應了行業狀況。對門戶而言,無線增值服務帶來的興奮很快就散去了,接下來怎么走,就成為一個新的課題。
雖然,網易最先也最多從無線中獲益,但是,網易轉身得最早也最為堅決,網易很快將注意力轉移到網絡游戲這一當時新興的領域,并且大獲成功,一度趕超盛大,成為以收入計算國內最大的網絡游戲運營商。
新浪在嘗試了,諸如在線酒店預定、C2C、搜索等諸多領域之后,逐漸發現,自身最具競爭優勢的地方在媒體,以新聞為代表的內容并沒有受到多變的外部環境的影響,逐漸成熟,最終新浪自然而然確立了媒體這一方向。
當然,新浪有自己困惑的地方,一直以來,新浪的股權分散,經理人如果希望對業務有較大程度的改變,那么來自股東方面的支持難以充分。
新浪有內容方面的優勢,網易則有技術方面的優勢,搜狐居于二者之間,雖然有品牌方面的優勢,但隨著人們逐漸熟悉張朝陽之后,繼續推廣,其邊際效應也在相應減弱。不過,張朝陽有足夠的謙虛,能夠從這兩家的經歷中獲得經驗。
搜狐首先開始發力于內容。其實作為新聞來說,內行是看得出差異的,但是作為普通網友來說,這種差異還沒有大到他非選定一個網站不可,但是財經、科技內容就不同。2002年下半年之后,搜狐的財經內容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一階段仍然是財經內容的發展期,所以搜狐成功彌補了短板。
然后搜狐開始檢討,自己在技術方面的不足。按張朝陽的說法是,“從品牌營銷的企業到技術轉型,技術驅動,產品創新的轉型。”
2005年網易將內容部門遷移到廣州,這一舉措的兩方面意義仍然值得探討。一方面,網易強化了自己南方門戶的地位,穩固地擁有了對應的用戶群體。但是另一方面遠離國內媒體中心北京,也同時就失去了一些機會,最近幾年廣告收入增長放緩,就是一個方面。反過來說,搜狐的空間就變得更為開闊。
2006年年中搜狗拼音輸入法推出,張朝陽頗為興奮,將其定義為,“技術驅動戰略的積累開始爆發的一次重大事件。”不過同期另一項目,可能更具收入推動意義,由金庸授權的MMORPG《天龍八步》開發完畢?;仡櫩磥?,從最初的運營《騎士》,到自主開發的《刀劍》,再到《天龍八步》,就市場回饋看,搜狐進步明顯。
雖然擁有眾多網站已經很長時間,但是一次登陸,多站通行的“通行證”很長時間沒有實現,好在最終還是實現了,2007年張朝陽不斷向媒體介紹搜狐通行證。這一服務的價值在于,它可以使網站更清晰地認識用戶的行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