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美元投向多晶硅工廠建設
首先,這批債券收益中將有1.5億美元將用于公司多晶硅工廠建設。2007年賽維LDK先后啟動了15000噸、1000噸的多晶硅料項目,總計16000噸,投資金額超過200億元(每千噸多晶硅需要13億元的投資),重點引進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改良西門子技術,設計產能為世界單個工廠最大,該項目在世界光伏產業前端占據重要地位。據佟興雪介紹,賽維LDK其15000噸項目一期工程會在今年10月前后設備安裝完成,預計今年底會出產產品,另外1000噸硅料項目估計會在今年調試出貨。預計公司今年底將實現7000噸的多晶硅產能。
此外,4000萬美元將用于擴大賽維LDK核心業務——多晶硅片的產能。2006年公司多晶硅片的產能是200兆瓦,2007年躍升為420兆瓦,公司計劃2008年產能達到800兆瓦,2009年達到1600兆瓦。
上N股是個更好的選擇
伴隨國內太陽能發電行業的崛起,不少風險投資、PE都賺得盆滿缽滿。在看到無錫尚德、賽維LDK等公司締造的財富效應之后,傳統投資機構也在中國努力搜尋并購企業。
誰也不曾想到,2005年剛成立的賽維LDK能在2007年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并且成為2004年以來在美融資金額最高、在美實現單一發行量最大IPO的國內企業。
為什么當初沒有選擇國內A股市場,賽維LDK總裁佟興雪有難言之隱。講道:“在去美國上市之前,我們也曾考慮國內市場,但是由于國內資本市場對擬上市公司3年業績要求的規定,公司不能滿足這樣的條件,所以公司上市目的地直指海外。”
在國內證券條例中,有條硬性規定,在主板上市必需滿足連續三年業績贏利條件。賽維LDK太陽能公司2005年6月才成立,2006年4月才投產,因此顯然沒有辦法實現。佟興雪也講道,國內公司上市審核制度與手續也比較繁雜,一旦上市成功在國內的募集資金規模也比較有限,而公司的快速發展急需走入資本市場,公司發展急需大量資金,最終公司選擇了去美上市。
佟興雪坦言,國內資本市場制度的不完善、不成熟,勢必造成一些新興公司的海外上市,國內資本市場也會失去一些好資源,這就需要國內金融市場考慮改善某些制度,充分重視新公司的高發展高成長性。
畢竟高新技術公司發展較快,如果資本不能快速介入,公司就會失去技術領先性、失去占領市場的先機。佟興雪分析說,雖然國外上市速度、要求上不像國內那么嚴格,但是管理團隊面臨的挑戰很大,國外上市監管制度也很嚴格。國外上市流程逼著管理團隊要將公司帶到國際市場上去,與國際真正接軌,這對建立一個全球化的公司也有很多幫助。
JP摩根布局中國光伏產業
2007年6月4日,賽維LDK順利登陸紐交所,公司委任JP摩根為其美國上市存托銀行,公司發行了1738.4萬股的美國存托股,發行價格27美元,融資金額為4.69億元。
“如果我們不及時上市募集資金,賽維LDK就沒有今天的發展,也更不可能有以后的規劃。”佟興雪說。據了解,賽維LDK 2006年4月投產,當年營業收入即有8.3億元,2007年公司銷售收入40多億元(5.5億美金),凈利潤率為27.5%,凈利潤約12億元(1.57億美金)。
作為美國最優秀的債券承銷商和老牌商業銀行,JP摩根在投行和風投領域做得并不出色,一直居于二流投行地位。
因而,在高盛、摩根士坦利等一流投行在中國瘋狂攻城略地的時候,JP摩根也躍躍欲試。
2007年6月,在江蘇鎮江大全集團6000噸多晶硅項目奠基典禮上,現場除了應邀而來的多晶硅上下游產業鏈同行之外,還有JP摩根證券(亞太)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蔣海濤。蔣海濤當時表示,多晶硅扼住了國內光伏行業發展的咽喉,多晶硅制造將是繼太陽能電池制造之后另一個受資本市場歡迎的概念。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JP摩根已經安排專人跟蹤國內的光伏產業發展,并且根據不同的產業環節進行細化分工,以期及時把握與國內企業合作機會。目前JP摩根相關人士正在積極接洽國內擬上市光伏企業,可能會幫助其實現境外上市。
正因為有JP摩根對于光伏企業的熾熱目光,所以之后參股賽維LDK,也就不是什么意外之事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