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音傳播機構的總經理 徐超

2008-05-08 15:05:01      劉陽

    精音傳播機構總經理徐超

    徐超簡歷:

    1979年生于江蘇

    現任精音傳播機構總經理

    新生代公關職業經理人代表,7年專業公關經驗,擅長公關策略、戰略制定和方法論研究,對CEO形象管理,危機管理,品牌傳播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理解。曾擔任多家知名企業的公關顧問。

    總會有一些人會得到上天的特別眷顧,他們似乎總能很輕易的實現一些在別人看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別看他們年紀輕輕,但他們已經是某個領域里響當當的人物,一樣是激揚文字、指點天下的年紀,但偏偏是他們,擁有著很多同齡人所沒有的鮮花和掌聲,他們是這個時代的新偶像。

精音傳播機構的總經理 徐超

    99年,年僅20歲的他初涉公關行業,從一個普通的客戶代表做起。2年后,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客戶經理。

    之后的四年,他的履歷更是像三級跳一樣,歷任客戶總監、公司副總、分公司總經理,并在26歲那年,別開天地、自立門戶,成為中國最具侵略性的公關公司——精音傳播機構的總經理。

    從最初的職場新人到執掌一家公司的總經理。他用7年的時間,實現了人生中第一個成功的起跳。

    從業7年,他說公關就像一張鐵幕,鐵幕前是品牌的舞臺,而公關人則隱在幕后。

    而他自己正是這神秘的鐵幕后,素以“鐵腕”著稱的領軍人物之一。

    這就是徐超,一個在圈內很多人眼里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一個職業公關人。

    鐵幕 “克帥”

    一身深藍色西裝、白襯衣、打的一絲不茍的領帶,典型的公關人的“行頭”,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此刻放在辦公桌上。桌邊立著的白板上列著近期的工作重點,一條條同他的談話,清晰而簡潔。

    眼前的徐超與想象中的不太一樣,瘦削的身材、白凈的面龐,鼻梁上駕著一副眼鏡,書卷氣十足,甚至在我們初始的交談中,他的眼睛里還閃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羞澀,這樣的徐超讓我怎么也無法與傳聞中的“鐵腕”聯系在一起。

    少年得志,我很勤奮

    聽徐超說話,邏輯清晰,觀點犀利,典型的徐氏風格。從一個公關行業的無名小卒,到精音傳播機構的總經理,徐超用了7年的時間完成了很多人十年都可能完不成的跨越。但當筆者問起徐超成功的秘籍,他只說了兩個詞:勤奮、用心。

    在很多人眼里,徐超是個頭腦聰明、思維活躍的人,這不僅是因為他傳奇性的履歷,更是因為他一貫大膽、創新的作風。無論是管理,還是策劃,徐超從不喜歡拘泥于常規、慣例,而是努力探尋新的思路,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競爭力”。從入行之初,徐超就開始潛心研究公關公司的組織架構、知識管理、業務流程、核心競爭力培育等當時還屬公關業界視野之外的命題,從精音傳播機構成立后極具侵略性的成長軌跡來看,這樣的研究非常具有前瞻性。而對于公關咨詢與策劃,徐超更是信手拈來,7年間,從最初的商務通、到現在的奇瑞汽車、華晨汽車、雅虎中國、雀巢成長奶粉……徐超操作了一個又一個在圈內膾炙人口的公關實務成功案例,每一次出手,他都讓業內很多前輩級的同行不得不對這個27歲的年輕人刮目相看。在公關行業6年的沉淀中,徐超靠著自己的不斷摸索、實踐,對品牌傳播、危機管理以及CEO聲譽管理在理論層面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認識。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在這背后,徐超付出的是他的勤奮和加倍地用心。大學畢業后,懷揣著夢想的徐超只身來到北京,一個人租房子、找工作,開始“北漂”。那時候得徐超,和許多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一樣,除了理想一無所有。不過,老天對徐超是照顧的,因為很快,他便得到了自己第一份工作,零點調查的調查員。當時公司交給他的任務是一個以流動人口為目標的社會調查項目。很多人覺得做調查員的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可是徐超卻做得津津有味。每天他都會提前一天安排好第二天的行程,然后,按計劃去走訪社區的流動人口,晚上回到住處,他還會把當天的調查結果以報告的形式寫出來,憑著自己的勤奮和與生俱來的敏銳的觀察力,在徐超的報告中,往往能夠出現一些新奇的、有意思的觀點,這讓他總顯得有那么點與眾不同。事后,回憶起那段經歷,徐超說,盡管從事這份工作的時間并不長,但它教會了自己很多看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方式?;蛟S這正是為他進入公關業從事職業顧問上的一堂預備課。

    離開零點之后,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徐超邁進了公關的大門。沒想到,這一進來,就是7年。這個行業就像一塊磁石一樣,一直吸引著他不停的去探究。

    最初踏入公關行業,用徐超的話說就是:瞎子進了黑屋子。99年,本土公關業正處在一個萌起的“無知階段”,而他則是這個萌起階段的“無知從業者”。

    但徐超肯干,并且干起活來很拼命。那時候,他經常為了一份漂亮的傳播計劃或是一個競標方案而接連幾個晚上不睡覺。至今徐超仍保持著每周至少固定工作6天的習慣,而且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0個小時以上。干公關本來就是一個苦差事,經常要加班、熬夜。但徐超除了每天的日常工作之外,還閱讀和借鑒了大量的關于市場營銷、消費心理和公關的專業書籍。他說,只要交給他的工作,就覺得有責任做好,而且要做到最完美。

    徐超喜歡思考,好琢磨。這使他無論是做公關還是做管理,都能以一種更深入的視角提煉出不一樣觀點,尤其在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時,往往能撥開紛亂復雜的現象表面,直指要害。因而,徐超經歷過的幾個上司,對他都有一個統一的評價:有想法,看問題準。

    或許是應了那句話:當思考成為一種習慣,成功便隨之而至。很快,這個外表文弱的年輕人便脫穎而出,開始在公關圈里嶄露頭角。

    鐵腕“克帥”,高瞻遠矚

    徐超在同事當中有個別稱:克帥。這個稱呼源于他的英文名字:克里斯(Chris),同時也是同事們對他展現出來的將帥之材的形象比喻。曾有人評價說,徐超是一個矛盾體,身上有著太多的驚喜和不可思議,而最能代表這種矛盾性的還是徐超以27歲的年齡所表現出的果敢、睿智、高瞻遠矚的大將風范。

    2005年10月開始,徐超及其領導的精音團隊多年來在公關行業的深厚積累終于迎來大爆發——到2006年4月,短短半年時間,精音月營業額飆升150%以上,常規客戶的數量和人員規模都整整翻了一番,業務涉及領域也從汽車、數碼向互聯網、快速消費品領域迅速擴張。

    急速成長,帶給人更美好的憧憬,但也帶來了一身的疲憊。據統計,僅3月一個月,精音就參與支持了3次大型活動,同時對辦公室進行了兩次擴建和裝修,員工出差頻繁,各項目組及職能部門周平均工作時間均超出正常時間的30%以上。更重要的是,公司不斷有新面孔出現,正式員工與處于試用期的員工之間的比例一度接近1:3!

    如何讓經歷不同、背景不同的新員工盡快融入?精音自身的企業文化如何更好地繼承和揚棄?過去被證明是成功的管理模式如何在新形勢下盡快突破創新?已連續奮戰了一年多的員工們是否還要繼續這樣“累”下去?這種對于每個人都很陌生的環境還要持續多久?

    “徐超要適當收收手了,精音必須緩一緩速度。”當4月中旬精音準備召開年會的時候,這幾乎成了公司上下的普遍論調。

    “放慢速度無異于自殺!”——一如既往的語出驚人,一如既往的力排眾議,一如既往的鐵腕作風,年會上,剛從一場大病中恢復的徐超盡管一臉倦容,但依然絲毫不改對速度的狂熱。

    在徐超看來,2005年,中國公關界全行業營業收入達60億元,較上一年度上升33%,而2006年全行業營業額將極有可能突破100億元,在整個行業都在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主流公司的成長率低于33%將是不合格的!

    更為緊迫的是,隨著一些年營業額過億的大型公關公司的出現,主流公關行業的門檻將進一步提升。大魚吃小魚的時代將到來,大型公關公司已經有能力利用資源、資本優勢對中小公關公司進行重組和洗牌。

    “試問:精音現在是大魚還是小魚?”——顯然,很多人希望借助年會結束忙碌生活的希望落空了,年會帶來的不是計劃中的輕松和安逸,而是更高的目標、更重的任務、更大的壓力。

    不止一個人對徐超的這種“高壓政策”頗具微詞,認為他鐵腕得近乎鐵血,嚴酷得近乎冷酷。

    然而,年會后,他們沒有一個人因徐超的繼續“高壓”而離開精音,事實上他們已經從骨子里認同了“克帥”的“鐵血和冷酷”,因為在一個令人窒息的競爭性市場,只有如此,才能生存,才有未來。

    鐵幕后,天生的冒險家和堅韌的行者

    徐超說:“消除疲憊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下一個更富刺激性的挑戰”這種挑戰就像一種毒,一旦上癮,就無法戒除。

    從99年進入公關行業開始,徐超就一直在馬不停蹄的向前走,從未有一刻的歇息。而且這一路總是伴隨著大大小小的風浪。在很多人的眼里,這個做事果斷辛辣、競標會上常出詭謀的年輕人,一直是一個生活在風口浪尖上的人物。

    “不會覺得累嗎?”筆者問,“當然會”徐超笑笑說,眼睛有些意味深長的望了望窗外的夜色。“那你通常會選擇以什么樣方式去排解?”

    “消除疲憊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下一個更富刺激性的挑戰!”徐超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

    “那不是會更累?一個挑戰接著一個挑戰,像陀螺一樣,不停得轉下去,永遠停不下來,而且越轉越快?”

    聽這話時,徐超皺了一下眉頭,略作思考,然后說:“表面看起來會,其實不然。要知道,你每戰勝一個挑戰,你所擁有的資源也就越多,能量也就越大。舉個例子吧,一個人跑步前進,如果他用自己的雙腿跑完5000米,他會覺得很累,但如果他學會了騎自行車,他就可以輕松的前進50000米,而如果他學會了開汽車呢,他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走上100個甚至1000個5000米,盡管挑戰大了很多,但你的資源更豐富了,你的能量更大了,反而不會覺得那么累了。這就是我對抗疲憊的辦法。”說這話時,他目光堅定。怪不得有人評價徐超說,他是一個天生的冒險家,少了刺激和挑戰,那就是不是徐超了。

    筆者承認這套理論的合理之處,同時也不由的佩服徐超的勇氣和堅毅。要知道,很少有人能夠在重壓之下,敢于決然的選擇另一個更大的挑戰,使自己繼續前進的。

    關于成功

    “錢很重要,但并不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全部標準,我更看重的是,在我所從事的領域中,能否獲得普遍的認可,并受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

    今天的徐超,用事業有成來形容不足為過,這個表面文弱的年輕人,說起話來沉著冷靜、觀點鮮明,絲毫沒有這個年紀的人通常的浮躁之氣。對于成功,徐超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跟大多數人一樣,徐超說自己剛畢業那會,也會拿“錢”作為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標準,那個時候還會把每年漲多少薪水作為自己目標,但一路走來,到今天,他對成功有了全新的自己定義,那就是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獲得普遍的認可,并受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

    徐超說自己是個尊崇儒理的人,“克己復禮”則是自己的人生哲學。在我們的聊天中,他幾次提到了曾國藩,“一個人做點事情不難,但一個人如果能將自己的思想體系實踐并成功,就很不容易。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人。曾國藩以一介書生能夠把一支由‘湘中悍民’組成的雜牌軍培養成了當時中國最具戰斗力的軍隊,而且他還一手培養起了一批優秀的人才,像李鴻章、張之洞等等,他的那套儒家思想體系是非常厲害的。”“后期的曾國藩開始遵奉儒家思想,講‘內圣外王’,曾國藩權勢最大的時候曾節制六省軍務,權利相當大。然而,他卻在這個時候選擇了退出,這也是他儒家思想的一種體現。實際上,到最后,盡管曾國藩已經身無任何官職,但他已經成為整個湘軍系的精神領袖,他的威望是超越于權力之上的。”徐超說,在這個時代,權利和金錢的欲望是無限的,他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像曾國藩一樣敢于激流勇退的人,“那個時候,我就可以退休,然后去做一個老師,將我的人生積累教給我的學生”,徐超笑著說。

    作為師范畢業生,徐超沒有能夠當一個老師。他說如果等到合適的時候一定會老師,他想做的老師并不是中國傳統教育體制中的老師,學校學習、學校教書,一輩子離不開學校,當然這種老師并沒有什么不好,只是徐超更贊同那句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他認為,只有自己真正有了一定的積累才有資格成為一個老師。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