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退市而逐漸淡出公眾視野的TOM在線,正在以另一種面目歸來。
4月8日,TOM在線新版網站測試上線,該網站首頁一改傳統門戶的頻道設置風格,轉用以工具化和模塊化為主的新界面。“試圖打造一個全開放、個性化、定制化的網絡平臺。”TOM在線執行副總裁馮玨表示,新平臺的設計精神就是希望與目前全球互聯網流行的平臺開放潮流相適應。
就在TOM在線網站嬗變的同時,其母公司TOM集團也走到一個關鍵節點。3月26日,TOM集團發布2007年全年度業績報告,虧損額達到2.97億港幣,這是TOM集團5年來首次出現巨額虧損。在這種情況下,TOM集團CEO湯美娟辭職,其職位由具有電信行業和跨國公司背景的楊國猛接任。
“憑借無線互聯網業務擁有的優勢,結合現有和創新的產品與服務,推動互聯網與移動通訊一體化的用戶體驗。”同時出現在媒體面前的楊國猛和馮玨對TOM集團和TOM在線今后的發展戰略如此定調。
半年整合
事實上,自從2006年年底TOM集團接手eBay易趣,并宣布成立合資公司以來,TOM在線就一直處在變革之中。
2007年3月,TOM集團提出將TOM在線私有化的議案,在推遲數月之后終于在當年8月成行。一個月之后,TOM在線正式退市。
那時候正是TOM在線的困難時期。受累于中國移動對無線業務的監管政策的變化,TOM在線最大的收入來源無線業務收入急劇下滑,而其與eBay成立的合資公司——TOM易趣,則已經被對手趕到了一個尷尬的地位。但盡管當時TOM在線虧損上億元,但其同樣還是TOM集團的一塊最為重要的資產,其收入占TOM集團總收入的50%以上。
早在2007年8月,TOM在線接手易趣并正式上線新的電子商務平臺的新聞發布會上,TOM在線CEO王雷雷就曾表示,TOM在線旗下業務將重新進行整合,而整合的途徑將是各個業務部門將獨立運營。但此后TOM在線的內部整合成效,就沒有再向外界公布。
“我們并沒有特別多明顯的變化。”馮玨表示。目前,TOM在線的CEO仍舊是王雷雷,不過王雷雷將把更多的時間和經歷花費在TOM易趣身上,而TOM在線的無線業務部門,則由副總裁劉炳海主要負責;副總裁馮玨負責TOM-Skype和TOM在線的門戶網站兩塊業務。
按照TOM集團公布的2007年度財務報告,TOM在線來自無線互聯網業務的銷售收入下降了22.8%,僅為9.2億港幣。而受累于TOM在線門戶發展方向的調整,其互聯網廣告收入同樣減少21%,僅為8200萬港幣。
在TOM在線的業務板塊中,TOM易趣和TOM-Skype顯然都尚處于投入期。TOM-Skype目前已經有接近6300萬中國用戶。馮玨表示,未來其將推廣更多的本地化產品和服務。
楊國猛則稱,易趣新平臺上線之后,雖然仍舊采取收費策略,但是因其簡潔和快速的界面和反應速度,各主要表現指標(KPI)均顯示倍數上升趨勢,“我們還是覺得應該做一個差異化的平臺,平臺的首要任務應該是能夠賺錢,而不是光投入不賺錢”。
TOM在線之變
如何重新打造TOM在線的核心競爭力,從而讓仍舊在香港主板市場的TOM集團能夠獲得更高的股價?這一難題顯然擺在了包括TOM集團新CEO楊國猛、新任董事局副主席王雷雷在內的團隊面前。
楊國猛表示,其對公司虧損并沒有感到壓力,虧損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有較多的資產正在處于投入的階段,而一些原本仍舊具有領先優勢的業務板塊現在仍舊保持著領先。
“這無線業務方面,和黃會很有經驗,我們都可以借鑒。”楊國猛表示,TOM集團將繼續保持和鞏固其在無線領域的市場領先優勢,并將針對中國即將上馬的3G,開展新業務的研究和開發。在他看來,現在無線業務已經達到一個谷底,3G會帶來更多的機會,但是這需要時間來推廣和準備。
目前,TOM集團的其他幾項業務包括出版、戶外傳媒以及電視娛樂等業務,其中,出版業務已經基本進入成熟階段,戶外傳媒則正處于高速增長的時期,電視以及娛樂業已經實現盈虧平衡。
馮玨則表示,由于互聯網資產具有戰略意義,因此TOM集團今年的關鍵詞就是“整合和聚合”。
“整合,就是業務部門之間實現跨平臺、跨產品、跨用戶、跨業務的無縫鏈接,實現各個業務線的互補,讓用戶能夠有一站式體驗;聚合,則是希望能夠聚集更多的合作伙伴,充分開放TOM在線的互聯網平臺,讓網民能夠真正享受到平臺開發帶來的便利。”馮玨說。
很顯然,與Facebook、Google等網絡公司開放平臺類似,TOM在線同樣希望能夠借助其他合作伙伴的聯合,共同為網民提供更為方便和快捷的實用工具和內容,從以提供內容為主的媒體形式,轉變為以提供產品和功能為主導的應用類服務模式。
據馮玨介紹,TOM在線新門戶首頁,已經打破了固有的新聞門戶的概念,成為一個提供產品和功能為主導的新頁面,“可以個性化設置自己的模塊;同時也打通了TOM在線旗下多個產品線條之間的界限,一個用戶名就可以暢通所有產品”。據TOM在線統計,新門戶首頁第一版1月份上線后,網站流量持續增長。
“接下來,我們還會陸續推出一些新的產品和服務。”盡管馮玨沒有透露更多關于新產品和服務的細節,但她認為,“TOM在線能夠在互聯網領域獲得更多的成就和認可。”
“與Facebook有無限可能”
實際上,TOM在線的新版門戶網站的設計風格和理念,與目前名噪一時的社區網站Facebook的風格非常相像。此前不久,李嘉誠基金會宣布入股美國Facebook網站,而目前業界盛傳Facebook即將進入國內市場,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讓外界浮想聯翩。
3月27日,李嘉誠在和黃財報發布會上透露,他個人或李嘉誠基金會已向全球第二大社交網站Facebook投資逾1億美元。這是自去年年底李嘉誠基金會向Facebook注資6000萬美元之后,其對于Facebook的再度投資。
李嘉誠解釋稱,該項目與和黃業務有協同效應,日后在和黃的手機網絡中,可以使用Facebook服務。
“TOM集團的高層都和Facebook的高層認識。”楊國猛說。但是他并沒有肯定地表示Facebook將借道TOM集團或者TOM在線進入中國。
楊國猛表示,李嘉誠基金會在全球各地投資了很多互聯網項目,作為共同的股東,其當然也希望能夠撮合自己投資的這些資產,使其產生更多的價值,而TOM在線基于打造開放式平臺的理念,歡迎任何合作伙伴一起來為廣大用戶提供服務,“與Facebook的合作也是有無限可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