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8年來,百度迅速竄升為互聯網中國概念股的代表。在與搜索巨頭谷歌的對決中,百度針對中文網民的創新使其處于領先地位,并獲得中國互聯網搜索市場60%以上的份額。
梳理一下百度的發展歷程,3個不同的時期串起一條清晰的百度發展脈絡:中文搜索專業戶→網絡廣告營銷服務提供商→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
在百度創辦的初期,為國內門戶網站提供后臺搜索服務。這正是百度作為中文搜索專業戶的短暫時期。2000年李彥宏與徐勇共同成立百度,當時國內門戶網站正處于繁榮期,百度靠給門戶網站提供搜索服務賴以生存。在2000年及以后國內互聯網行業迎來寒冬之時,門戶網站自身難保,因此百度不得不尋求其他突破,進行產品創新。
在經過短暫的單一搜索業務提供商后,百度迅速進入第二個階段。
2001年,百度推出搜索平臺,從為門戶網站提供后臺搜索服務轉向獨立搜索引擎,并推出搜索競價排名服務。從這時起,百度不再僅僅提供基礎的搜索服務,而是開始進入網絡營銷時代。依靠競價排名服務以及此后開發的企業競爭情報等企業軟件服務,百度奠定了以搜索引擎為中心的網絡廣告和營銷服務基礎。
在吸引部分大型企業及大量中小企業后,競價排名及網絡營銷迅速成為百度的收入支柱。百度自公布財務數據起,已經連續12個季度業績翻番。2008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百度廣告主的數量及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持續上升。廣告主數量已經達16.1萬家,每戶主告主的平均營收為512美元。
2008年,百度成為互聯網綜合服務供應商的苗頭初顯。繼2006年推出百度百科后,百度已經形成百度貼吧、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三個網絡社區。進入2008年,百度更是動作頻頻。1月份正式推出日語版服務,競爭被谷歌和雅虎瓜分的日本搜索市場。2月份推出即時通訊產品“百度HI”的測試版,將與騰訊和MSN在即時通訊領域展開競爭。4月,百度又推出在線游戲平臺,宣布與游戲運營商合作,百度提供游戲平臺入口和推廣資源,后者負責運營。今年還將劍指淘寶和騰訊拍拍,推出C2C在線拍賣業務。
在百度發展歷程中,“模仿谷歌”等評價并不鮮見,然而百度確實深入把握了中國網民的需求并推出了滿足這些需求的相應產品。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稱:“我們不會為了創新而創新。”
新近推出的一系列產品,還處于與對手搶奪用戶和流量的培育期,新的贏利模式也有待探討。雖然很難預測新業務何時能贏利,但百度正在朝著互聯網綜合服務供應商的方向,邁出中國式的步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