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面臨走出去難題 GE家電并購與否仍存疑惑

2008-05-26 13:56:39      s1985

    剛剛慶祝完百歲誕辰的通用電氣家電業務即將壽終正寢。近日,GE對外證實,正在考慮出售目前資產價值達到72億美元的家電業務部門,同時還在考慮其他的選擇,包括建立合資企業和轉投資。GE已經聘用高盛對出售家電部門的可行性做出評估,高盛的初步價值評估結果認為,該部分資產的出售價格將在50-80億美元。

    GE出售的消息一出,包括海爾集團、三星電子、博世-西門子、LG電子等在內的眾多白電制造商都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其中海爾集團表現得尤為積極。在海爾總裁張瑞敏看來,這是海爾收購美國業務最后的一次機會,也是進入美國市場最好的機會。

    海爾未完成的夢想:全球最大的家電制造商

    “在2005年競購美泰克之前,我們其實最感興趣的就是美國通用電氣(GE)的家電業務。但當時GE沒有出售的欲望,這次機會終于來了。”近日,海爾的一位高管表示。

    張瑞敏也曾表示,當初以為收購了美泰克就可以超越惠而浦成為全球最大的白電制造商,“但惠而浦卻最終勝出,我們只能再尋找新的機會”。

    此后幾年,海爾曾屢次嘗試進行跨國并購。2006年,為進入韓國市場,海爾曾與印度公司競購韓國的大宇電子,也曾接觸了韓國的電腦品牌三寶電腦,但這些努力最終沒能成功,直到2007年初才成功收購了三洋的泰國冰箱工廠。然而,在海爾急于尋求突破的美國市場,其一直沒有找到真正的機會。

    GE的家電業務是海爾完善全球化布局的最好機會。通過收購GE的家電業務,可以補充海爾在人才、技術、品牌、海外渠道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海爾的全球化布局躍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且,GE的高端產品和品牌有助于強化海爾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實力。收購GE家電業務之后,通過對其產品技術的吸收和轉移,海爾的產品線將更加豐富,從而幫助海爾維持國內高端家電業務的競爭力。

    調查機構EUROMONITOR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全球白電制造商中,海爾營業額排名第四,品牌銷量排名第二。目前,海爾集團3/4的銷售收入來自中國市場,這樣的收入格局與真正的跨國公司有著相當的差距,如果收購GE家電,其內外銷售比例有望趨于平衡。海爾在美國市場上也將有望超越惠而浦,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

    收購GE 海爾將孤注一擲?

    但是,擺在海爾面前的難題也不少。首先是并購資金的問題。2007年,海爾集團凈利潤20多億元,其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的現金總和只有30多億元,雖然其投資擁有長江證券16.4%的股權價值一度曾突破100億元(目前80億元),但要套現至少需三年后,在這樣的情況下,海爾要想競購GE家電,尋找合適的戰略合作對象顯得至關重要。

    三年前競購美泰克時,海爾找到了黑石。而如今,在次貸危機打擊下,很多私募都遭受重創。海爾要想再次聯手黑石,難度無疑將加大。[next]

    不過,東方證券分析師陳剛則表示,“由于中投是黑石的重要股東,而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或進行跨國并購也是中投最初成立時的任務之一,加上海爾的國際化一直是中國企業的楷模,在這樣的情況,海爾與黑石的再次攜手可能性很大。”而且,惠而浦似乎也難以上演之前成功收購美泰的戲碼,惠而浦在美國市場占有率高達30%,如果再收購占有率超過15%的GE家電,不僅可能面臨新的反壟斷調查,而且GE與惠而浦的產品高度重合也無法形成新的協同效益。

    不過,對于在美國市場目前占有率都在10%以下的幾家公司,收購了GE家電就意味著成為美國白電市場的第二名,在這樣的情況下,剩余5家公司對GE家電的爭奪無疑將無比激烈。LG電子中國有限公司有關人士表示,“還沒有得到總部是否會參與GE家電競購的通知,不過公司與GE一直有著密切合作。”

    但對歐洲和韓國幾家白電巨頭而言,其都已初步完成全球產業布局,而且擁有白電核心技術,在技術方面,海爾處于下風,業內人士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收購或控股了GE白電,就意味著將掌握大量核心技術專利,為此,海爾這次很有可能會孤注一擲。

    收購還是不收購?

    平安證券分析師邵青認為,海爾集團的當務之急是將國內業務先做好。根據青島海爾2007年報,其凈利潤為6.43億元,只有格力的一半。這個時候貿然進行海外并購,會交昂貴的學費。

    而且,收購之后的整合難度也是業界普遍擔心的問題。GE的家電業務中仍然有高達上萬的員工,這會使得收購之后,企圖通過生產布局調整來獲得協同效應的努力變得十分困難。同樣,如果沒有GE總部的配合,海爾在并購之后的整合可能不會像聯想收購IBM 電腦業務后那么順利。來自兩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司之間的文化融合問題也會更加突出。

    從海爾自身的發展角度來看,通過去年的業務和組織架構調整,白電業務只是海爾整體業務布局中的一部分,電腦等具有更高成長性的電子產品業務被海爾賦予了越來越大的權重。并且,白電業務在全球也是一個傳統和發展緩慢的行業。海爾如果以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投入并購GE的家電業務,可能就會相對壓縮或抽離在其他業務上的投入。如何保持戰略上的平衡,對海爾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海爾集團內部也有分歧。一些經理擔心美國的經濟環境,而另一些經理則支持擴張。一位經理稱,由于中國家電市場利潤很薄,進入美國市場存在風險,不過只停留在中國市場依然也有風險;張瑞敏常常告訴他們,擴張是必由之路,否則只能坐以待斃。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格蘭仕俞堯昌分析指出,中國家電企業走向世界要相當謹慎,像當年TCL收購湯姆遜,并購后的整合期各種因素錯綜復雜,在不同國家將人力作為資本的投入產出規則、跨國溝通以及文化的融合,判斷稍有失誤,成本黑洞就可能無限擴大。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