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風投
4大指標
1 風投考核擬融資創業者
戈壁合伙人有限公司董事許毅:創業者如何更有效地融到風險投資資金?戈壁公司的投資標準包括四方面的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簡稱是VC.它雖然是一種股權投資,但投資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獲得企業的所有權,不是為了控股,更不是為了經營企業,而是通過投資和提供增值服務把投資企業做大,然后通過公開上市(IPO)、兼并收購或其它方式退出,在產權流動中實現投資回報。
創業者吸引VC過程的幾個關鍵環節。融資的第一步應該創業者是與潛在投資者建立聯系,其手上必須要有一份關于公司的商業計劃。在商業計劃書里面,創業者需要明確你自己是做什么的,商業機會是什么,將提供什么樣的解決方案,你將如何執行你的策略,以及為什么你能做。
在如何選擇適合創業者的VC時,許毅指出,創業者需要了解不同的VC所關注的行業的不同,也需要了解不同VC一般所投資階段的不同,以及不同的VC所擁有的資源怎么樣。弄清目標中的風險投資公司對你所從事的行業是否了解、是否曾經對這一領域的一些公司進行過投資等,這些都有助于創業者的判斷。
“創業者必須誠信。誠信才能獲得VC的青睞!”許毅表示,企業要清楚成功融資僅僅是往里長征的第一步。目標是發展和開拓一個商業機會,從而能夠為股東創造出很高的價值。資金僅僅是創業成功的一個部分,關鍵的是建立一個有著同樣愿景理念,有互補性、穩定性和執行力的團隊,然后向著這個愿景開展有效的工作。這一點不光對雇員是這樣要求,尋找誰來投資的時候也需要這樣要求,要確保投資者有相同的愿景和價值觀,并且能夠真正幫助發展你的公司。
2 風投看重企業“造血”功能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合伙人周逵:紅杉資本作為全球最大的風險投資(簡稱是VC)公司之一,曾投資了蘋果電腦、雅虎、Google、甲骨文、思科等全球知名企業,紅杉資本的公司總市值超過納斯達克市場總價值的10%,至今投資的企業已超過500家,200多家實現IPO,100多個通過兼并收購成功退出。
有跡象顯示,未來中國的VC和國際VC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VC投資國內企業應該主要關注三大問題,即市場、商業模式、團隊。卓越的創業者還需吸引卓越的團隊,才更能吸引VC進入。
“賭賽道,勝于賭賽手。”周逵認為,如果選對了市場,企業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某種程度上,這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比選對了管理團隊還更加重要。企業確信存在有一個具有增長和變革潛力的市場,VC一般會比較喜歡進入這類企業。
借用股神巴菲特的“經營護城河”觀點解釋了商業模式的重要性。VC所投資的公司必須具備持續性的“護城河”,就是不用不斷地往公司砸錢,公司本身好的商業模式會不斷地“造血”,能夠保持良好的資本回報率。如果一個企業的“護城河”是虛的,該企業將很快被征服。[next]
3 創業者要有很大的夢想
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楊飛:風投是如何進行風險投資與價值發現?創業者如果沒有夢想,不是想把企業做成一個大的事業,因此想吸引風險投資進去是很困難的事情。
以前國內創投主要是兩種成分,一種是國外的風險投資,另外是政府。國外的風險投資已經從我們原來意義的扶持中小企業,解決資金問題演化成為一個新的增長方式,因此參與的基金主要成分也成了大學的發展基金、慈善基金和公司的發展基金。
他認為,現今中國資本市場面臨新的發展機遇,隨著中國的創業板的推出,中國參與的資本結構也會發生很大變化。風險投資,在中國已經不是一個被邊緣化的經濟活動,已經成為中國成長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也需要拓展投資領域。而IDG在中國做了十幾年的創業投資,現在投資的范圍也向其他消費服務領域延伸。
他指出,IDG基本的價值觀應該是體現在幾方面。首先是在增長快和穩方面,企業能夠做大、市場能夠做大,這是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另外還喜歡跟聰明人打交道,聰明人選擇的事情要能夠做大。其次,創業最后要落實到能夠賺錢,在商業意識上要聰明。再次,作為一個好的公司,執行力一定要好。實際上執行力好,就是這些管理隊伍在執行過程中要不斷地去創新。
他認為,作為風險投資,從價值發現上來講,沒有統一的這種標準?,F在風險投資公司也很多,應該是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標準;對創業企業來講,只要堅定信念,有做成大事的夢想,在資源占領上要有可能成為全國性公司,要有可持續發展的拓展模式以及核心競爭力,實際上企業找錢就不成問題。
4 利用風投加快做強企業
蘭馨亞洲投資集團投資總監叢寧:擴展期企業是指那些在行業里面做了四五年,在各自的細分行業里面處于一個比較優勢的地位。投資處于這一階段的企業是希望他們能夠走到成熟期階段。
處于擴展期的企業一般面臨不少問題。例如,早期一般資源有限,資金比較有限,或許在開始時把握住了一兩個比較創新的技術或者產品,但是這與成為不容易被模仿不容易被替代的競爭優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企業的主導人物人格和能力對企業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核心團隊的自我激勵能力特別強,但是員工方面則受限于資源、影響力和知名度很難請到一流的團隊,行業經營資源都很有限,公司的發展面臨很多不確定性,沒有一個體系能夠減少這些不確定性。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很多公司的商業模式都不是很清晰,很長的階段是摸著石頭過河,行得通就慢慢沉淀積累下來,這個過程中就遇到了資源的效率低下和盲目的擴張、運營體制和管理滯后、財務制度和財務分析體系不規范、融資思路不完整等問題。
在管理團隊上,普遍面臨怎么樣從創業團隊向管理團隊轉變,法律結構上,由于歷史原因普遍存在股權結構和法律架構上的問題,在公司進一步發展中構成隱患。而通過引入機構投資者就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幫助那些有希望成長為行業中的出類拔萃者在早期就把公司放在一個比較扎實的平臺上,而不是到了上市之前出于對監管的要求而臨時包裝。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