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原健治:日本最大社交網站mixi創始人

2008-05-29 12:11:08      s1985

    有關最新的《福布斯》日本富豪榜,其他國家的人可能更多關注,誰是日本首富?那么是任天堂前任董事長山內溥,他的個人資產達到了78億美元。但就日本國內來說,笠原健治則是另一個重要的興奮點。

    列富豪榜第37位的笠原健治的個人資產為7.4億美元,他的年齡是33歲,對應山內溥的81歲。而就互聯網從業者來說,笠原健治的財富來源,mixi.jp,一家盈利并且成功上市的SNS網站激發了他們足夠多的興趣。

    70后

    笠原健治(Kasahara Kenji),1975年12月6日出生于大阪府。他的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則是鋼琴老師。

    青少年時代,他就讀于東京大學經濟學部經營學科。笠原健治現在回憶,其實他最初選擇的是會計專業,但因為競爭者眾多落選,后來改修經營戰略專業??雌饋?,他似乎更傾向于一些內容具體的工作。

    東京大學是日本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亞洲創辦最早的大學之一,被公認為日本最高學府,一直有類似“總理首相人才的發生地”,“東大人掌握國家政治經濟命脈”這樣的說法。笠原健治所在的經濟學部,包含經濟學、經營學兩系,并且設有日本產業經濟研究室。

    笠原健治在大學期間,恰逢美國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時期,孫正義投資雅虎,同時與雅虎合資建立日本雅虎,這顯然是對他有所啟迪?;谧约旱膶I,笠原健治開始研究互聯網產業,據說他從中得出產業制勝的關鍵在于“速度”。

    他對互聯網的興趣越來越濃,終于買了一臺電腦開始制作網頁,他并沒有技術方面的背景,因此經歷了一個學習的過程。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開始有了最初的商業模式,Find Job,這無疑是一個網上招聘的思路。當然這一切都是瞞著家里悄悄進行,進入東京大學意味著被看好的職業前景,家里無疑是對他有頗多期望。

    笠原健治回憶說,當時仍然沒有更多的理想,而僅僅是把它作為更好地理解互聯網的途徑。但是在目睹產業最初的沉浮之后,他對這一行業有了越來越多的信心。

    1999年,大學畢業后的笠原健治終于沒有進入某家大公司,而是自行創業,正式推出了Find Job.網上招聘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因此在生存上問題并不大,但是對應來說,成長也不是很快。當然笠原健治還可以歸咎于亞洲金融危機之后的日本經濟,經濟恰好處于調整之中,工作崗位總是那么缺乏,也影響到了相關的服務商。

    在度過了網絡股泡沫破滅之后,美國的博客熱逐漸興起,實際上博客應用的背后貫徹了對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會性網絡服務的認識。

    1967年,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提出六度分割理論: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或者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地球上任何一個陌生人。熟人介紹熟人,之后陌生人成為熟人,人們通過相互的聯系最終形成一個社群。

    據Cnet.jp的相關報道,笠原健治回憶說:2003年10月左右董事長BataraKesuma介紹了國外SNS網站大熱的情況,由此我們便有了興趣……能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在商業上也能找到盈利的可能性……如果業務成長起來,也許能成為代替電子郵件。

    2004年2月笠原健治推出mixi服務,mix是溝通的意思,i是我,mixi可以理解為我的交流中心。除去對SNS的認識之外,另一個更實際的因素是,希望mixi能夠給Find Job聚攏一些人氣。急速成功

    mixi的一個重要的特色是,一開始就采用了邀請加入的方式。笠原健治事后總結:如果一開始就是由熟人介紹的,不知道網站的用法,熟人可以教,可以閱讀熟人寫的日記,還可以通過熟人結交到其他朋友。反過來,如果采取開放注冊,也可能找同好不那么順利,隨后就會覺得沒意思。[next]

    上線運行后,兩個月注冊用戶達到了1萬人,日訪問量60萬PV.在隨后的一年里,用戶增長到了21萬,第二年,增長到了200萬。其中70%的用戶每三天內至少登錄一次。

    mixi功能包括電子郵件,日志,BBS,用戶還可以發表書評或者推薦CD,當然,整體來說,mixi還是保持了相對簡潔的風格。其中的“腳印”功能,值得一提,在mixi中,其他用戶訪問特定用戶的日記或頁面,會被記錄,每天有類似于統計報告的郵件發送到該用戶的郵箱里,使他可以更好地認識所謂的“潛水”群體。當然,今天也很普遍了。

    mixi很快推出了新聞和音樂服務,笠原健治解釋其理由,為人與人的交流提供一個話題。

    隨著用戶群的擴大,偏重于特定愛好的用戶群開始形成,音樂、游戲,特定體育項目,應有盡有,涉及的年齡層次和教育水平相當寬泛。與之對應也出現了線下頻繁的私人聚會。

    迅速的增長顯然是超出了笠原健治的預期,最初的時候,僅僅是租用了一臺設在美國的服務器,當然隨后他認識到這肯定是錯得離譜,隨即把服務器移回日本,并且不斷增加服務器,以跟上需求。對應來說,笠原健治當時對用戶規模存在一個模糊的看法,“有幾百萬就不錯了”,不過還是希望有一個更大的規模,以便對應于無線應用。

    用戶規模的激增使笠原健治可以推廣無線應用,隨后mixi開通了“mixi mobile”服務,提供手機日志、相冊、社區群組、歷史記錄等服務。仍然是“速度”發揮了作用,“mixi mobile”是日本最早的無線SNS之一。日本的年輕人很快習慣了,在認識新朋友之后交換彼此的mixi姓名,然后通過在線的互動來確定進一步的聯系。

    mixi原來的企業名稱叫情報通信企業,2006年2月公司更名為mixi株式會社。同年9月mixi登陸東京證券交易所TSE(即創業版),每股定價達155萬日元,融資約9300萬美元。此時,mixi的注冊用戶達到了570萬。

    14日交易首日,股價從150萬日元瞬間飆升九成,最高為295萬日元,反復后,尾盤進一步走高,報收在312萬日元,對應總市值達到2199億日元。笠原健治于是被媒體總結為日本青年的新偶像,同時成為第二代互聯網領軍人物,第一代當然是指孫正義。

    有媒體說,mixi是沒有靠任何投資資本的社會化網絡。不對,mixi也有投資方,總部設在東京的Ngi集團是mixi的第二大股東,Ngi在日本投資了上百家新建的公司。2007年8月投資了HiPiHi,創辦人許暉正試圖打造一個3D的虛擬世界,但是他強調并非是Second Life(第二人生)的中文版。另一個投資方是CyberAgent,日本最大的互聯網廣告代理公司以及第三大的互聯網媒體公司,2006年投資了張加銘創辦的“愛情公寓”。

    你來我往

    當然,笠原健治并非生活在真空中,激烈的競爭是不能避免的。競爭對手和潛在的競爭對手可以列出一長列。

    韓國SK電訊旗下的Cyworld(賽我)顯然胸懷大志,對日本市場興趣頗大,到2006年,mixi上市的同時已經在韓國國內擁有1900萬名會員,接近韓國人口的40%.Cyworld的虛擬商品經營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更為重要的是它的母公司是韓國最大的手機運營商SK Telecom.這使得Cyworld在實踐其無線戰略的時候有更多支持。

    無線對SNS有多么重要?2007年6月mixi當月的PV,其中45%的訪問量是通過手機實現的。此時,人們驚訝于無線互聯網的發展,但是這顯然不過剛剛開始而已。到8月,通過手機訪問的用戶第一次超過PC用戶。

    2007年年末,《福布斯》指出:手機游戲和社交網站Mobage-town異常熱門。用戶可通過系列游戲上傳頭像與朋友交流,并可為頭像購買相應裝飾。2007年8月其每日手機網頁瀏覽量高達3.9億,高于mixi的1.75億。

    去年年末Alexa公布的數據顯示,mixi.jp為日本第五大網站,前四名分別為雅虎、Google、YouTube及博客網站FC2.顯然,前四家加上MySpace都希望打入這一領域。笠原健治充分實踐了“競合”,2007年mixi與YouTube合作推出了視頻功能,并向日本第三大手機運營商軟銀移動提供相應內容。

    據日本《日經產業新聞》的消息,2008年2月20日mixi宣布,將在中國設立全資子公司,推廣中文版服務。新公司的名稱為“上海明迅網絡科技公司”,資本金為270萬美元。笠原健治親自擔任董事長一職。除了運營面向PC的網站外,今后還將考慮運營隨3G服務開始而有望迅速增長的無線SNS.

    到目前為止,笠原健治還是確立了已經取得的地位,瀏覽器開發商Mozilla日本市場營銷主管金井玄說:“日本實際上只有一家具有實力的社交網站,那就是mixi.”在最新的《福布斯》日本40大富豪榜上,笠原健治排名第37位,凈資產7.4億美元。32歲的笠原健治是自2005年以來日本首位 40歲以下的上榜富豪。

    商業模式

    對SNS來說,獲取用戶數似乎還不是很難的事情,但是如何將流量轉換成客戶,則是真正的商業挑戰。

    mixi的網站風格為明快的橙色,這一色彩無疑是為了吸引年輕群體。mixi的主要用戶是大學生,中學生,以及所謂的職場新人。在日本這一群體脫離電視媒體的傾向十分明顯,SNS是他們新的媒體。這對應了日本的另一家網站Gree,主要面向于年齡長一些的的職業人士,Gree的用戶數要比 mixi少得多,還沒有上市。

    mixi的基本服務是免費的,但是如果愿意每月支付300日元,就可以擁有更大的空間,更多個性化的博客功能。

    除此之外,mixi擁有的網上招聘業務也給它帶來了財務上的保障,根據2007年9月mixi對外公開的數據,已經擁有1.9萬家企業用戶和23萬名注冊求職者。同國內的網絡招聘模式類似,求職者查詢信息是免費的,而招聘企業將承擔對應的費用。[next]

    mixi的用戶被廣告客戶所重視,mixi在日本網絡廣告市場中排第二,僅次于日本雅虎。手機廣告是另一個方向,3G在日本已經得到了基本的普及,截止到2007年年底,WCDMA與CDMA2000兩種標準的3G用戶數為7784萬戶,占移動用戶總數的79.3%.對應高速的無線互聯網接入,基于WAP的無線廣告開始高速增長,2007年日本的無線廣告總額為750億日元。

    2007年4月到9月的半年間,mixi銷售收入是46.2億日元(約合6.7億元人民幣),而利潤則是9.8億日元(約合1.4億元人民幣)。對應截止2007年3月的2006財年的利潤是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900萬元人民幣)。

    2005年時陳一舟設想未來SNS廣告的的模式:“當武漢某個街道的用戶在晚上十一二點鐘上網時,網頁上彈出的是他家旁邊熱干面館的廣告,那碗熱干面賣兩毛錢我收一分錢,這是我理想中網絡廣告的極致。”至少,現在廣告客戶對指向明確的媒體受眾興趣越來越大。

    技術

    整個mixi建立在開源代碼的架構之上,典型的Linux2.6+Apache2.0+MySQL,還有memcached及squid.

    Linux2.6作為較新的版本的Linux內核,新特性針對包括性能改進、可擴展性、吞吐率的提升。實踐表明,Apache阿帕奇作為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務器,對Linux的支持相當理想。Amazon.com、Yahoo!都采用了Apache.MySQL則是開源的數據庫。

    Memcached是高性能的,分布式的內存對象緩存系統,用于在動態應用中減少數據庫負載,提升訪問速度。Squid是一種用來緩沖Internet數據的軟件。

    于敦德在其博客《mixi.jp:使用開源軟件搭建的可擴展SNS網站》一文中寫道:像mixi這種SNS網站,頁面上往往需要引用大量的用戶信息,好友信息,圖片……這個時候就需要發揮memcached的作用了,用大內存把這些不變的數據全都緩存起來,而當修改時就通知cache過期,…… 只會有很小一部分請求穿透應用層,用到數據庫。

    他進一步指出,解決擴展問題主要依賴于對數據庫的切分,垂直切分,即按照表的內容將不同的表劃分到不同的數據庫中。然后是水平切分,根據用戶的ID將不同用戶的內容再劃分的不同的數據庫中。他山之石

    mixi 已經成為了日本的一種時尚文化。據說不知道 mixi 或者沒有 mixi 賬戶的人會被嘲笑落伍。

    和美國人一樣,日本人強調社群,這實際上是工業化國家的人們基本生活方式之一。明顯的特點在于,日本學校強調群體活動,有與之對應的課程安排。這樣,即便在工作之后,人們仍然會同之前的小團體保持聯系,如果這種聯系已經淡漠的話,那么mixi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對應來說,國內的年輕人仍然將互聯網視為一種大眾媒體,并沒有真實地融入生活。少量共性的話題就占據了互聯網互動話題的全部,基于年輕人個性的張揚,和一些網絡媒體不恰當的引導,在很多時候,這少量的共性話題也可能是非主流的。

    據《亞洲周刊》的數據,mixi用戶中,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的青年人則占了62%,五十歲以上的僅有2%,文章指出:這顯示了作為一種群體性又個性化的新資訊方式,博客更能夠滿足青年人擴大交流、深化交流的需要。這應該說反映了類似服務的共性。

    mixi中參與日志、話題討論的用戶中,女性通常比男性多,說明日本女性較男性更適應,或者更希望通過在線方式交流。這同國內似乎又有不同。

    當然,在談到特定的商業模式的時候,最好不要忘記相關群體的收入水平,日本畢竟是名列前茅的工業化國家。2007年人均GDP為34023美元,對應中國為2460美元,雖然購買力有差異,但是生活水平的差距仍然是明顯的。日本已經普及了3G業務,WAP服務已經相對成熟,而國內仍面臨手機數據傳輸速度的瓶徑。

    鏡像陳一舟

    2008年4月30日,千橡互動集團向媒體確認,日本軟銀將向該公司注資,注資總額達到400億日元(約合3.84億美元),引發了國內互聯網業界的熱議。

    如果參照笠原健治,就會發現,這一投資的邏輯還是很清晰的。

    校內網創始人是王興,王興2001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專業,畢業后獲全額獎學金赴美國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學習。獲得碩士學位后,回國創業。

    2005年的秋天,校內網(xiaonei.com)推出,第一批用戶來自清華、北大、人大。三個月后,校內網的用戶數達到了3萬。校內網被認為國內最早的SNS之一。一年后,2006年10月,千橡公司收購校內網,年底,陳一舟完成了千橡公司5Q校園網與校內網的合并。

    2008年4月千橡集團董事長陳一舟在廣州與媒體的交流會上表示:國內SNS戰斗已結束,校內網成立不到3年來已經積累了1500萬的注冊用戶,而后來者每增加一個用戶得花比校內網高昂得多的成本,在技術和資本都不輸于任何對手的情況下,競爭對手似乎已經失去了追趕的機會。陳一舟要強調的是,由于用戶存在較高的轉換成本,SNS體現了先發優勢。

    陳一舟同時擁有無線方面的經驗。2002年11月,從美國歸來的陳一舟創辦了千橡,他首先組建了近20人的“邀請短信”網團隊,從2003年2月份開始從事SP業務。

    雖然貓撲的門戶計劃,很難說進入了競爭序列,但是千橡作了業務擴展方面的嘗試,對照mixi,雖然基于社群成員間的互動,但是仍然提供了新聞和音樂,希望作一個討論的背景環境。

    軟銀注資千橡同時也對應了軟銀的全球布局,孫正義當然不希望在SNS領域留白,面對 mixi崛起以及MySpace和Facebook的滲透,中國已經擁有最多手機用戶和互聯網用戶,基于這一環境,如果說有一些遠見也是值得的。

    結語

    校內網現在的辦公地址在北京朝陽區北三環東路8號靜安中心25層,這座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附近的大樓很有故事,為黃俊欽所建設,據說黃光裕一度也在此辦公。如果時機合適的話,可以碰見躊躇滿志的陳一舟,這個時候我就不由得想問:你的夢想是什么?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