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遭諸強蠶食 珠江啤酒謀劃上市突圍

2008-07-23 16:05:25      路艷輝

  本周一,證監會網站上掛出了 《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這標志著醞釀上市已久的珠江啤酒終于進入證監會發審委審核前的公示階段。

  然而,珠江啤酒還未上市,即在家門口與燕京、青島等一線品牌展開了遭遇戰,在中國啤酒行業進入拼資本和品牌的“戰國”時代之際,在市場開拓方面稍顯遲緩的珠江啤酒,急需借力資本市場,突破競爭者的戰略包圍。

  關聯交易等阻礙上市進程

  跑馬圈地、并購整合,近一段時期以來,外資頻出大手筆,一線品牌謀求全國布局,二線品牌也努力突破區域局限,中國的啤酒行業已經進入以擴張求生存的“戰國”時代。資本為矛,品牌為盾,成為啤酒諸侯們在這個時代生存和發展的不二法門。

  然而,坐擁廣東這一啤酒利潤福地、早在十年前就在全國率先推出純生啤酒的珠江啤酒卻在新一輪的角逐中似乎慢了半拍。因為目前不僅青啤、燕京這樣的第一梯隊啤酒公司早已上市,諸如重慶啤酒、蘭州黃河、惠泉啤酒這樣的二線區域品牌也已經榜上有名,而曾經作為三大啤酒集團之一的珠江啤酒日前僅僅進入證監會發審委審核前的公示階段。為何2003年就進入上市輔導期的珠江啤酒,幾經周折卻到今日才走到這一步?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珠江啤酒存在債務問題,以及與珠啤集團涉及太多的關聯交易問題。

  對此,記者多次聯系公司證券部及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但截至發稿時,都未能接通。不過記者通過研究珠啤的招股說明書,發現其改制重組的歷程暗合了這樣一個判斷。

  2002年由珠啤集團以經評估核準的與啤酒業務相關的經營性資產出資,聯合英特布魯國際、華仕投資、珠江資產、誠毅科技、安信投資、發酵研究院等以現金出資,發起設立了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經商務部批準,公司向珠啤集團和英特布魯國際定向增發近3880萬股,其中珠啤集團以商標評估作價出資,英特布魯國際以現金出資。

  2007年9月,經商務部批準,公司向珠啤集團、英特布魯國際和永信國際定向增發1.35億股,其中珠啤集團以經評估的土地、房產、設備等與啤酒生產相關的經營性凈資產出資,英特布魯國際以現金出資,永信國際以股權和現金出資。兩次增資完成后,公司注冊資本由設立時的4.36億元增加為6.10億元。

  同樣在2007年9月,珠啤股份還出資購買了梅州、新豐、陽江、汕頭、海豐、從化、湛江、東莞、中山、河北珠啤十家公司各10%股權,從而達到對這些公司的100%控股。

  通過增資擴股和資產注入,一方面擴大了公司資本總額,另一方面徹底解決了發行人資產不完整的問題,提高了發行人業務的獨立性,并大幅減少了與控股股東的關聯交易問題,為上市掃清了障礙。

  上市融資 擴張突圍

  珠江啤酒本次股票發行募集資金擬投資以下兩個項目:1,投資5.4億元用于湖南珠啤年產20萬千升啤酒工程項目;2,投資5.25億元用于廣西珠啤年產20萬千升啤酒工程項目;項目全部投產后,公司啤酒生產能力將由目前每年160萬千升提高到200萬千升。

  對此,珠江啤酒將其戰略意圖表述為:主要用于深度開發華南市場及拓展周邊市場,彌補市場相對集中的不足,同時也將快速擴大公司生產規模。

  資料顯示,2007年度珠江啤酒在華南市場實現的銷售額占公司總銷售額的比例86.20%,其在廣東的市場份額更是達到40%以上。

  然而,廣東乃至華南市場的“蛋糕”同樣也吸引了同行的極大興趣,珠啤的“龍興之地”惹來競爭者的紛紛入局。2004年8月,一向活躍在東北和華西市場的華潤啤酒一腳踏進了華南,直接殺入珠啤在廣州以外的重鎮東莞,投資6.8億元興建啤酒廠;緊接著燕京啤酒也在廣東省周邊的福建、湖南、廣西設廠,全面包圍廣東之后,又在緊鄰廣州的南海建廠,尋求就地開花;青啤亦深入華南腹地,在廣東中心城市落下三子(深圳、三水、斗門三個生產基地)。一時間,國內八大啤酒名牌已有6家在廣東圈地建廠,對珠江啤酒形成包圍之勢。

  嚴酷的現實逼迫珠江股份一方面要深耕本土的華南市場,另一方面又要尋求戰略突圍,走出去拓展新的市場。“別人把工廠開進我們的家門口,我們也要把我們的工廠開到別人的后院”,珠啤內部一位工作人員如此表達公司的意圖。

  記者了解到,除了廣西珠啤和湖南珠啤兩個項目外,公司正在建設的還有中山珠啤和河北珠啤。

  北啤南下和珠啤酒北上,無論從品牌戰略上還是從市場布局來看,這都是一種行業信號,行業的整合暗戰正在悄然啟動。未來的中國啤酒市場,必將進入幾個全國性品牌主導、部分區域性品牌補充的時代。作為一個具有成為全國性品牌潛質的強大區域品牌,借力資本市場,無疑會使珠江啤酒在這場爭霸賽中多幾分勝算。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