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以后,央企重組改革將由企業自愿組合到轉向由國資委主動推進的轉變。”8月10日,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回答本報提問時說。
從自愿到政府推進
“不屬于國家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企業,應該讓它們更多地進入市場經濟競爭。所以重組改革的步伐在奧運會之后會加快。”李榮融說。
對此,國資委新聞處人士解釋說,“以前國資委是讓企業自愿找婆家,國資委不希望促成沒有感情的‘拉郎配’,但現在對那些仍然沒有婆家的,則由國資委來給他們找婆家。”
近期受關注的央企重組案例,是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重組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下稱“國水投”)。國資委人士表示,此事才剛收到報批文,目前有關國水投重組操作的具體事項仍在商談中,重組還沒到取得實際性進展的階段。
根據國有經濟布局調整的要求,中央企業到2010年將減少至80-100家的目標。
“那些不在行業前三的企業,尤其業績考核一直不達標的企業是重組的對象。”一位大型央企人士說,“所以我們也在尋找一些可以收購兼并的機會。”
雖然不到兩年完成80-100家的目標很緊迫,但國資委仍然劃定了重組改革的三條紅線。
“這三條紅線是,不符合主業投資方向的堅決不準搞,超出自身投資能力的堅決不許搞,投資回報率太低的堅決不能搞。”上述央企人士透露,“同時國資委還嚴格禁止企業違規使用銀行信貸資金投資金融、證券、房地產、保險業等項目。”
如何定調壟斷
《反壟斷法》甫一出臺,就接到了第一例訴訟。北京四家防偽企業訴國家質檢總局違反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屬行政違法,涉嫌行政壟斷。
反壟斷委員會如何判定反壟斷?對此,李榮融在回答本報提問時稱,“反壟斷法嚴格禁止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但并不反對企業具有市場的支配地位。央企應該遵守這部法律。但《憲法》第七條規定,要保障國有經濟的發展。因此,這部法律也有它自身的特色,特別是關系國家經濟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經濟占控制地位的合法經營活動予以保護。”
李榮融稱,世界上76%的國家只有一家石油公司,剩下20%多的國家也不超過3家石油公司。雖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進入了世界500強,但它們加起來還抵不過美國一家??松凸?,因此并不能說是壟斷。
“由于一些央企一直在做某個行業所以實力比較強,別的小企業競爭不過,這是一種自然壟斷,并沒有濫用權利對其他競爭者進行傷害,不像國家質檢總局是強行推行一個標準。”前述案件代理、北京展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澤11日稱。
“國民經濟命脈的企業由國家所有,并不意味著國有企業可以壟斷,不能混淆概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說,如果有企業控訴央企壟斷,那則要由反壟斷局來調查,任何人不能提前做出假設。
大量減持不可能
此前有數據稱,8月滬深兩市約有230億股限售股解禁,市值總額將達到2000多億元,約為7月的4倍,成為今年“大小非”解禁的最高峰。
擁有A股市場多數上市公司的央企是否減持,成為市場所關心的問題。
李榮融稱,為保持國有經濟的控股地位,央企不可能大量減持。他說,國資委正在會同證監會、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建立一個動態監測系統,做到實時監控,其目的就是要保證轉讓、減持行為都要合法。
“這點上國資委做的比較好,監測系統的目的可以說并不是為了威懾或者組織減持的企業,如果提前讓投資者知道減持的預期那會比沒有預期的心理影響會小一些,投資者最怕的是不知道減持的不確定性。”中信證券研究部副總裁程偉慶補充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