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巨擘eBay今年2月更改收費與評價等作法,惹惱不少原本只在eBay上拍賣物品的賣家,轉戰其它近來竄紅的小型網站,像是標榜服務較好、收費更低的Silkfair、Etsy、Wigix等網站,不過買家應留意可能的風險。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Etsy和Silkfair等新興拍賣網站切入手工藝品的利基市場,小型賣家認為,eBay上的商品既多且雜,特定產品在專門網站的能見度提高。很多網站也提供免費服務,像是為買賣雙方專設增進溝通的流程教學影片與博客;甚至搭上社群網絡的順風車,可在MySpace或Facebook網站上頭看到待售物品。
改投Silkfair懷抱的麥蘭指出,她的手工珠寶在上頭呈現的圖像大于eBay,雖然檢視商品的人較少,但“有高品味且向我購買商品的人就夠了”。去年3月成立的Wigix針對的則是不喜歡以拍賣方式交易、偏好定價交易的購買者。
然而,買家在較新的網站上購物時務必要小心,一來很難知道賣家的過往記錄,正負評價不若eBay一目了然。此外有些網站并未提供買家保障。在eBay上透過PayPal交易的買家,最高保障可達購物金額的100%。
Forrester研究機構的分析師指出,與這類網站的賣家交易總存有風險,除非有所保證或是像eBay已長期累積賣家評價,否則往往會有不好的經驗。”
eBay發言人表示,對其它網站的競爭已習以為常,也預期精明的使用者會在多處網站上出售商品,該公司近來作出的改變,是為了提供更有競爭性的價格,并讓賣家有最佳的評價。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