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歐陽衛民昨日在奧運支付環境建設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后,從整個貸款結構看,信用卡貸款的總量在增加。他表示,央行將關注借款人利用信用卡貸款從事生產經營貿易的情況。
在談到近年來中國的非現金支付發展迅速時,歐陽衛民表示,央行已經注意到了美國信用卡信貸危機,而且也注意到中國信用卡的貸款最近在迅速增加。但信用卡貸款在整個貸款總額里的不良率低于其他貸款。整個中國銀行業的貸款不良率很低,而信用卡的不良率更低。
歐陽衛民指出,信用卡人的破產,可能導致信用卡信貸危機,而央行在制度設計上已事前采取了措施。例如在授信額度方面,發卡行會根據申辦信用卡人的收入狀況、財產狀況來確定。信用卡貸款到期以后,如果不還款,發卡行會有一些懲罰措施,包括罰息、也包括把欠款信息輸入到信用記錄里。此外,銀行會核查申辦人的身份信息,防止出現惡意逃避。
統計顯示,截至2008年2季度,全國使用非先進支付工具辦理支付業務44億筆,金額15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20%。其中,銀行卡業務40萬億筆,金額3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和24%。
就在同一場合,國家外匯局綜合司司長鄒林表示,要判斷一個貨幣的走勢,主要取決于市場的供求關系。
鄒林表示,近幾年來中國的國際收支一直呈現比較大的順差,由此造成的順差,使得市場供求發生了一些變化,呈現出了一個升值的結果,但實際上這幾年美元對主要的貨幣都是貶值的態勢。
他指出,從中國人民銀行或外匯局來說,不會對匯率的具體水平進行特別預測。外匯局所要做的就是堅持主動性、漸進性和可控性的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增加市場供求在整個匯率形成過程中的基礎作用。當然,外匯局會及時按照相關制度和承諾對外公布國際收支狀況,市場參與者可就國際收支狀況和其他宏觀數據走勢做出自己的判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