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備受矚目的拍賣利率證券調查案又有新進展。有消息稱,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美聯銀行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和紐約州監管機構的談判已經接近尾聲,預計不日即將公布談判結果。一些分析師預計,這場針對多家銀行因涉嫌誤導投資人的調查,將以銀行自己吞下“苦果”結束。
ARS:從“類現金”到“廢紙”
所謂拍賣利率證券——ARS (auction rate securities),是一種由市政當局、學生貸款機構、封閉式基金和其他發行人發行的長期債券,但持有者可以在每周利率重設時的拍賣中出售,所以可以作為短期投資,在以往更被認作流動性較強的短期債券,因而華爾街金融機構發行并承銷了大量的此類證券。
而自去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這一曾被各大銀行一度標榜為“和現金一樣流動性”的證券產品,現在幾乎已經淪為投資者手中的“一紙廢品”。和引起次貸危機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 擔保債務債券(CDO)不同的是,ARS不是次貸的始作俑者而是這場危機的犧牲品;但相同的是,聰明絕頂的美國金融工具設計者們,在設計這些復雜的衍生金融產品時,低估了市場不利下的后果,而那些“兢兢業業”的銀行銷售人員更是對投資人隱瞞了風險。
今年初,受次貸危機惡化影響,華爾街各大金融機構紛紛出現資金緊張和信貸斷裂的局面。隨著華爾街各大銀行減記和信貸損失增加,銀行對于流動性的需求也逾發強烈,很多銀行開始減少包括對ARS在內的各種交易。
1月份,由于很多大型銀行開始停止競拍此類證券,導致大量ARS拍賣以失敗告終,這意味著,ARS流動性嚴重惡化,而各大銀行在出售ARS時并未向投資人披露足夠的風險信息,甚至有的銀行在市場惡化時還繼續兜售此類證券。
2月份,市場情況繼續惡化。根據當時摩根大通的統計,每日流標的ARS價值達到150億至250億美元之間,終于導致了這個市值3300億美元的ARS市場陷入凍結狀況,令投資人手中持有的大批ARS證券幾乎淪為“廢紙”。
著名金融機構卷入其中
ARS市場的急速惡化引起了美國監管部門的關注,各州監察機構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相繼對此展開調查。
4月紐約州首席檢察官庫莫向18家金融機構發出了傳票,這18家金融機構包括瑞銀、美林和高盛等在內的華爾街最大金融機構;5月馬薩諸塞州也向包括瑞銀在內的幾家大型投資銀行發出傳票,主要針對銀行是否以證券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為借口來誤導投資者來進行調查。
隨著大規模調查逐漸深入,這一事件在7月出現升級。7月25日紐約州正式對瑞銀提出起訴,這是“拍賣利率證券”門事件的首宗全國性訴訟。為了給投資者追討全數賠償,紐約州要求瑞銀以面值回購其顧客持有的370億美元拍賣利率證券。雖然在前一周,瑞銀曾提出要回購出售的35億美元“拍賣利率優先股”,但庫莫認為這并不夠,要求瑞銀全數回購。隨后,馬薩諸塞州和得克薩斯州也向瑞銀提出同類起訴。
7月當月,馬薩諸塞州州務卿高爾文葉還調查了美國銀行和美林集團。另外,逾5個州的監管當局則對美聯銀行集團證券總部也進行了聯合搜查行動。
此外,作為承銷ARS最多的銀行——花旗集團也承認已被SEC正式立案調查是否在銷售ARS相關的業務活動中存在違反聯邦證券法規的行為?;ㄆ毂硎?,還收到了包括馬薩諸塞、紐約和得克薩斯等州發來的傳票。而美國最大的零售銀行——美國銀行也表示已收到聯邦和州政府機構的傳票,要求它提供與拍賣利率證券相關的信息。
出路:回購ARS
這項歷時半年多的調查,在8月終于開始出現轉機,迫于監管壓力和形象問題,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對ARS事件表示出合作態度?;ㄆ?、美林和瑞銀分別在8月7日和8月8日宣布,要出資從客戶手中回購其發售的ARS。其中,花旗宣布總計回購額約73億美元,并支付1億美元罰款;瑞銀宣布回購186億美元,并支付1.5億美元罰金;美林也表示會回購超過100億美元ARS。本周一,在紐約州庫莫辦公室向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美聯銀行三家投行發出通知,要求他們馬上與監管部門開始和解談判后,摩根士丹利也表示將回購其發行的ARS并對投資人予以補償。
隨著未來越來越多的銀行表示將回購其發行或承銷的ARS,對這一案件的調查也已逐漸接近尾聲。但無論這些銀行回不回購ARS,這一證券已經處于很尷尬的境地?;刭徍笕绾翁幚磉@些價值幾乎喪失殆盡的證券,將是擺在銀行前面新的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