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15日介紹,全國醫療機構臨床診斷的食用三鹿牌嬰幼兒奶粉的1253名患兒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蘇、甘肅,其中死亡的2名患兒均在甘肅。三鹿奶粉導致嬰幼兒患病是食品安全事故,一旦查清事實,分清責任后,會按照有關規定對患兒進行賠償。此外,15日,河北省公安廳新聞發言人史貴中稱,已有兩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批捕。
腎功能衰竭及時治療可恢復
衛生部介紹稱,截至15日8時,全國醫療機構共接診、篩查食用三鹿牌嬰幼兒奶粉的嬰幼兒近萬名,臨床診斷患兒1253名,其中2名已死亡;913名在院外隨診治療或已治愈;留院觀察治療340名;53名癥狀較重,其余病情平穩并趨于好轉。
中華醫學會組織專家分析認為,因食用三鹿牌奶粉致泌尿系統結石病情較輕的患兒愈后較好。即使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如及時治療,腎功能也可以恢復。
另據介紹,對已經封存和回收的受污染的萬余噸奶粉,將在質檢部門的監督下全部銷毀。
逮了兄弟倆
15日,河北省公安廳新聞發言人史貴中說,14日晚,經正定縣人民檢察院批準,正定縣公安局依法對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耿某兄弟二人執行逮捕。
48歲的犯罪嫌疑人耿某,是河北省正定縣南樓鄉人。2004年5月,耿某投資建立了一家擠奶廳,并與他人合伙建了一個奶牛養殖小區,從養殖小區收購牛奶,向三鹿集團供貨,并簽署了相關協議。他的弟弟主要負責向三鹿集團送貨。該養殖小區共養殖奶牛307頭。
據警方偵查,2007年底,耿某向三鹿集團銷售的牛奶屢次因檢驗不合格被拒收,整車的牛奶不得不倒掉,造成經濟損失。耿某后得知向牛奶中摻加某種化工原料 (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質檢測指標,以蒙混過關。經過多方打聽,耿某前往行唐縣,在一家經營化工原料的門店里購買了一編織袋共20公斤三聚氰胺,按比例勾兌后從槽罐車的頂部摻入銷往三鹿集團的牛奶中。此后,耿某兄弟每天生產、銷售這種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約3噸。
耿某供認,他本人清楚“三鹿集團要的是純的鮮牛奶,不能摻任何東西,而且這些牛奶就是要加工給人吃的,化工原料不是人吃的東西”。當被警方問及是否知道這種行為的后果時,耿某說:“沒問過,也沒想過,只知道對人體無益”,其動機就是能通過三鹿的檢驗,順利地把牛奶賣出去。耿某同時承認,他本人和家人從不食用這種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
據介紹,已經收押在案的19名犯罪嫌疑人除了被批捕的耿某兄弟,其他人均初步向警方供認了犯罪事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