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資料圖片)
編者按:世界著名報紙發展史將陸續向新聞界同仁、新聞學師生及廣大新聞愛好者介紹在世界報史中占重要地位、具重要意義的國內外報紙。希望能通過這些史料,告訴大家一些鮮為人知的世界名報趣聞,讓讀者對世界報史的基本脈絡有所了解。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是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報紙,在全世界發行,有相當的影響力。它有時也被戲稱為“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或簡稱為“時報”(The Times)。它最初的名字是“紐約每日時報”(The New-York Daily Times),創始人是亨利 J 雷蒙德和喬治.瓊斯。他們當時打算發行一份比較嚴肅的報紙,來打破當時在紐約盛行的花花綠綠的新聞報道方式。在1851年9月18日它在首刊中寫到:“今天我們發行紐約每日時報的首刊,我們打算在今后無限期內每天早晨(周日除外)發行一刊。”
許多年后該報也在周日發行。今天周日版是紐約時報每周篇幅最大的一版,除新聞報道外其中還包括許多專欄如食品、旅游、藝術和其它文化專題。
在新聞報道方面紐約時報將自己看做是一份“報紙記錄”,這個政策的結果是除紐約當地的新聞外紐約時報很少首先報道一個事件。而假如它真的首先報道一個事件的話,那么這個報道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因此往往被世界上其它報紙和新聞社直接作為新聞來源。在美國大多數公共圖書館內都提供一份紐約時報索引,其內涵是紐約時報對時事的報導文章。
1896年阿道夫·奧克斯收購了瀕于破產的時報,奧克斯在接辦《紐約時報》時就確定了時報的新聞報道原則:“力求真實,無畏無懼,不偏不倚,并不分黨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
他大膽地增刊擴版,在新聞報道上不惜投資,大量增加在當時頗為稀有的國際新聞內容。短短四五年,《紐約時報》的銷售量就超過了10萬份大關。在他的領導下《紐約時報》獲得了國際性的認可和聲譽。1897年他提出了《紐約時報》的格言:“所有值得印刷的新聞”。這個格言被公認為對“黃色新聞界”的挑戰。1935年奧克斯去世后,其女婿索爾茲伯格接過時報發行人的大印。索爾茲伯格領導時報度過了經濟大蕭條的危機和二戰的艱苦歲月,在他任內20多年,時報的新聞采訪范圍進一步擴大,廣告收入翻了一倍,技術設備得到極大的更新。
《紐約時報》第四代發行人是索爾茲伯格的獨子,人稱彭區的阿瑟·奧茨·索爾茲伯格,他勵精圖治,選拔麥森、羅森索等優秀編輯、經營人才,引進先進技術,開拓多元化經營。彭區在任30年,時報走出了瀕臨崩潰的困境,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1963年時報的總收入為1億美元,到1991年,時報總公司的收入已達17億美元,在這一過程中,《紐約時報》也完成了由家族式經營向市場式經營的轉型。
1992年,經過多年培養后,彭區將時報發行人大印傳給兒子,這便是《紐約時報》今天的掌門人——小阿瑟·奧茨·索爾茲伯格。小阿瑟比父輩更追逐利潤,他試圖促成《紐約時報》平民化,使各種人群都能夠接受,因此涉及“煽情新聞”,使得《時報》一度失去公眾的信任。[page]
對《紐約時報》的評價
《紐約時報》享有可靠的新聞來源的聲譽。它的社論一般被認為是比較開通的。不過實際上它的社論是由許多不同的作者撰寫的,而他們的觀點則從左到右各不相同。
許多保守派人物認為《紐約時報》的新聞報道,尤其是它的社論,太自由開放。甚至有許多人就《紐約時報》對美國政治界的影響著書。與《紐約時報》相比,在紐約出版的另兩份重要報紙《紐約郵報》和《華爾街日報》至少在其社論方面比較保守?!?strong>《紐約時報》的丑聞
不過《紐約時報》也出現過一些丑聞,比如2003年《紐約時報》承認它的一個記者杰森·布萊爾多年在其新聞報道中做假?!都~約時報》的名譽為此大降。布萊爾被立刻解雇。其他一些重要的人物如社論欄的頭也被迫辭職。
2004年5月26日《紐約時報》再次承認在它的新聞報道中發生了錯誤。它承認在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爆發前錯誤地促進了公眾對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信任。公眾事務編輯達尼爾·奧克倫特在一篇自我批評的文章中寫到:“這個錯誤不是個人錯誤,而是一個系統性的錯誤。我們在報道戰爭時要特別提高我們的標準,小心謹慎地報道,而不應該降低我們的標準。但在時報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報道中,我們的讀者遇到了一些聳人聽聞的報道,其來源并不十分扎實,其中一些是懷個人用心的匿名人士的斷言。在戰前和戰后時報的記者多次中斷了對一些故事的報道,后來證明這些故事的確不可靠。在許多情況下時報的讀者根本沒有察覺這些更正。……我所希望看到的真正的新聞報道,這也是我們的讀者應該得到的,也應該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心所要求的,不僅應該揭露那些推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故事的人的戰術,而且應該揭露時報自己是怎樣被這些人利用的。”
2005年7月6日,《紐約時報》記者茱蒂絲·米勒因拒絕透露消息來源遭法院判刑入獄。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十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