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和實體經濟衰退的形勢。中國難以獨善其身,股市大幅下跌,宏觀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對此,容易想到的對策是,通過減稅等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放松銀根、增加貸款的貨幣政策等傳統手段來刺激實體經濟、穩定宏觀經濟,容易忽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的發揮。
美國此次金融危機根源之一就是企業股債比例失調,社會上國債、企業債、衍生債券、或有債泛濫成災,特別是美國金融機構普遍存在杠桿比例過高和風險社會化的問題。
我國企業總體上也存在股債比例失調問題,因此要發展股權投資市場。
1、發展股權投資是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選擇。
容易出現的誤區是將發展直接融資完全等同于發展股票市場,看不到私募股權投資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從目前我國的股票市場看,雖然經過多年發展,但總體上規模較小,融資功能較弱,融資周期較長。2007年通過股票市場IPO融資的企業也不過300多家,今年以來新股發行節奏明顯放緩,目前還有300多家家公司等待上市融資。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國內的證券投資基金的規模曾經接近3萬億,而本土私募股權投資的規模只有幾百億,現階段更需發展私募股權融資。根據國際經驗,專注于二級市場的證券投資基金和投資于一級市場的股權投資基金在規模上應該基本相當,因此在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中,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仍大有可為。
2、PE是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與上市公司價值計量采用盯市計價制度不同,未上市企業主要采用歷史成本進行會計計量,私募股權投資的資產價格不會出現大幅或整體波動;PE融資主要是機構投資者的行為,承受和管理風險能力比較強,管理人的經驗豐富,普遍采取有限合伙制的組織形式,有較好的風險管理文化;PE與企業結合得比較緊密,對企業提供資本之外,還注重提供服務,與實體經濟結合得比較好;PE還幫助欲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和規范運作,推進企業之間的兼并收購,有利于證券市場的良性發展。
從國際上來看,股權投資基金已有30多年的發展史,形成了獨特的運營方式和市場影響力。英美等成熟市場經濟的發展經驗表明,作為未上市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經濟運行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2006年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為英國企業提供的融資金額甚至超過了IPO的融資金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