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法》再修訂 專利申請將面臨“新局面”

2009-05-09 17:53:55      挖貝網

  2008年8月,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據悉,此次對《專利法》的修改,是自1985年該法訂立以來的第三次修訂。在歷時三年的籌備期間,政府曾多次就法案的內容在網上大范圍征求公眾的意見。在2006年第一次上網征求意見時,不到20天的時間內就吸引了8000余人上網,日均訪問量達300余人次,最高日訪問量達1079人次,共提出了600多條修改意見。

  為什么此次修訂能夠引起如此眾多的關注?《專利法》中關于“新穎性”標準的改變,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新法案實施之后,中國企業的專利申請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專利授權:未來會更嚴

  在此次公布的《專利法草案》中,對于專利技術的“新穎性”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于現有技術;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對于該條款中所涉及的“現有技術”,則限定為“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有專家評論說,對這一條款的修訂,堪稱為此次《專利法草案》中“最重要的改變”之一,它直接改變了我國《專利法》對于專利授權的標準,摒棄了一直以來我國所采用的“相對新穎性標準”,而改為采用“絕對新穎性標準”。這意味著,我國企業未來在申請專利時的“門檻”將會更高。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解釋說,以前一些沒有公開發表過的技術,雖然在國外已經被公開使用或者已經有相應的產品出售,但只要在我國還沒有公開使用或者沒有相應的產品出售,就可以在我國被授予專利,這是導致我國專利技術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該修正草案則要求被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在國內外都沒有為公眾所知,從而抬高了專利授權門檻。

  無疑,隨著此項修訂案的實施,我國企業的專利申請“難度”將會大幅提高,因此,有一種觀點擔心,此舉將會抑止我國企業的專利申報熱情。事實上,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正如很多專家所分析指出的那樣,此舉非但不會對企業的專利申報工作起到“負作用”,反而有著極大的裨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曹新明就表示,“這次修改將重點放在實用性上。經過修改后,專利的研發難度將有所提高,專利的數量會相應受到控制。但專利在實用性和質量上將得到保證。”

  專利質量:今后會更高

  雖然將專利工作由“量變”轉向“質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從目前我國專利申請的現狀來看,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一段過程。2006年,我國申請的專利數量為57.3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為21萬余件。但真正由中國企業、院校等專業機構申請的發明專利,只占總數的1/3,其余的都是國外企業或個人申請的。而在我國的“專利大省”廣東,發明專利只占總專利申請數量的20%,而且申請者大多集中在4%的企業中。

  如何才能有效提高中國企業的專利質量?有觀點認為,一些企業之所以長期存在“專利質量不高”這一問題,與企業缺乏行之有效的專利申請與管理體制有關。專家指出,在目前中國企業整體專利水平不高、經驗缺乏的情況下,向國外先進企業學習,以其為榜樣開展自身的知識產權工作,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事實上,當前有很多駐華跨國企業,在專利工作方面都非常優秀,堪為我們的楷模。例如世界知名綜合信息巨擘精工愛普生集團,就是一個在專利工作方面有著豐富經驗的企業。精工愛普生知識產權本部長上柳雅譽,曾經就如何提高專利質量做過詳細的介紹。

  上柳指出,無論對于哪個企業,在進行專利研發、申請之前,一定要先明確其目標。簡單地說,就是企業必須明了,研發、申請這一專利,是為了什么。對于精工愛普生來說,專利工作的目的可主要歸于兩點:1,通過提升專利水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2,將知識產權作為拓展新的市場和商業模式的最有利的工具。事實上,很多事例都表明,知識產權對于公司的營收有著非常大的貢獻。

  此外,上柳雅譽還對企業應如何提高專利的質量做了詳細的介紹。

  首先,要集中力量于一點。精工愛普生會選擇當前最重要、對公司發展最有利的領域作為其主要發展目標,然后集中力量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發,做一些專利方面的突破。精工愛普生一直以來都奉行一種“NO.1”戰略,即在所有涉及到的領域,都要在專利方面成為第一。這一策略確保了幾十年來精工愛普生一直在多個和核心領域處于領先位置。同時,在申請了某項專利后,要盡可能在全公司范圍內應用這一專利,提高其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發揮專利的作用。

  其次,就是對獲取專利的時機進行管理。眾所周知,專利的保護年限是有一定時間的,要結合公司的發展策略,在恰當地時機進行專利申請,過早或過晚都有可能削弱專利的作用。

  正是憑借了以上措施,精工愛普生集團在專利工作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7年,精工愛普生在日本專利登記件數為2627件,居第七位;在美國為1208件,居第十三位。專利保護了技術創新成果。精工愛普生公司多次榮獲國家級發明大獎。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通過對全球企業在美專利調查得出的企業技術綜合能力排名中,精工愛普生公司名列第13位,與微軟公司相同。

  集中力量、把握時機、加強管理,在提升專利質量方面,精工愛普生集團為廣大中國企業樹立了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這一榜樣的影響下形成自己的專利申請與管理機制,我們相信,未來,中國企業的專利質量將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結語:

  除了促進我國企業專利質量提升外,《專利法》此次關于“新穎性”標準的修訂,也與我國正在全力實施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主張完全一致,是我國未來建設創新型國家這一戰略大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知識產權戰略”是我國運用知識產權制度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國家戰略,《綱要》是這一戰略的綱領性文件,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指導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在《綱要》中,提出了“激勵創造、有效運用、依法保護、科學管理”的十六字方針,其中,“激勵創造”的重點,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促進全社會高水平的知識產權大量涌現。”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在《專利法》此次修訂中,之所以提出了了從“相對新穎性”到“絕對新穎性”的這一改變,正是為了順應《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所提出的我國專利將由“量”向“質”轉變這一發展趨勢,為大力促進我國企業專利工作水平的騰飛,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中國企業的專利工作,必將進入一片嶄新天地。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