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機的繁榮發展,在獲得了媒體的贊揚、業內人士的肯定,卻遭遇了來自社會經濟學家、正規手機企業的強烈反彈和批判。究其原因,還在于山寨機的發展打破了原有手機產業鏈的利益平衡和發展規則,同時一部分山寨機企業的走私、侵犯知識產權、偷逃國家稅收等行為,,也給喊打者提供了打擊的理由。
筆者以為,對于一個發展時間不過短短幾年時間的山寨機,存在弊端和缺陷在情理之中。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挖掘和尋找隱藏在諸多山寨機企業身上優點和長處,這樣才能真正推動國內手機產業的做大做強。
罪狀1:山寨機有礙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許多經濟學家在媒體上撰文指出,山寨機的發展對于國產手機業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益。甚至一些學者還指出,如果放縱山寨機的發展,無疑會阻礙整個手機行業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能力,降低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和發展層次。山寨機就像是服了興奮劑的運行員,雖然能出成績,但絕對應被逐出賽場。
令人最不能容忍的便是一些學者,言必稱技術創新,文必宣產業升級。技術創新不假、產業升級也是必須的,但實在不能認同的是,難道只有埋頭致力于半導體原器件、控制芯片上的企業行為,才能稱為創新嗎?如果非得這樣,那么整個中國制造企業將丟失通過十多年積累的規?;瘍瀯?。
其實,企業的技術創新可以在很多方面來實現。比如,可以是關鍵零部件、核心元器件,還可以是加工制造的手段和方法上,或是市場營銷和終端推廣的手段上,甚至是產品的外觀和功能等等方面??傊?,不能總是將眼睛只盯著某個環節和領域,這樣未必太狹隘了。
筆者以為,山寨機在市場競爭策略、產品功能和款式、消費者心理需求趨勢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就做的非常不錯。這些策略稍加改造和運作,就可以成為國內手機企業突圍外企業一統天下的法寶。
山寨機的快速反應策略是一大優點。短短數月便會推出新產品,領跑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同時,這種快速反應策略還表現在對于外資品牌的競爭與較量時,緊跟甚至領先于許多外資品牌推出一些新功能、新款式的產品。像奧運會前期,山寨機的CMMB電視手機產品,就領先競爭對手,占據了市場的主導份額。
其次,山寨機市場策略在持續創新和細節創新上也表現突出。這主要體現在應對消費者需求和胃口方面而體現的持續創新動力,不怕身份卑微、不怕利潤低,真正從消費者自身的角度發出,用盡全力想盡所有智慧與創新意識。對于山寨機企業的創新能力評價,可以用“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相對于許多國內正規手機企業,只將眼光盯著歐美等外資企業的發展方向和風格,卻很少貼近中國本土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所以說,國內正規企業一直采取地貼近外資企業的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手段,無疑會輸給外資。
再者,山寨機的價格營銷策略,甚至讓許多外資企業都感到壓力。相對于一些功能和款式豐富的外資品牌手機動輒數千元的產品,山寨機的價格競爭就采取了“田忌賽馬”的策略,以高端機的功能配合中端機的價格,直接應對外資品牌的中端機。以中端機的功能配合低端機的價格,直接應對外資品牌的低端機,毫無疑問,山寨機盡管輸掉了高端機市場的競爭,卻取得了中低端機市場的勝利。
上述種種競爭策略能否也稱得上是創新呢?顯然,創新是無處不在,無時不行的,一些人士所謂的創新門檻,不過是“偽創新、真阻礙”山寨機發展的幌子。
罪狀2:山寨機有礙行業正常的競爭秩序?
一些國內正規手機企業表示:“山寨機”最大的弊端在于,其破壞了國產手機的“生態平衡”,由于它的低成本,造成正規軍在價格上處于弱勢。這種混亂格局,影響了國產手機做大做強,導致全行業競爭力上不來。
這些國內企業所指的山寨機破壞“生態平衡”,問題就在山寨機的價格低,而且其低價格水平已經遠遠超出了國產手機以前的價格層次。其實,對于任何一個行業和企業而言,都存在一個潛在的利潤空間和最低盈利點的門檻。為了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保證企業的產品在終端市場上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價格體系。比如,對于國產手機企業,行業性共識的價格應該是不能低于千元。而山寨機的價格體系卻低于這一潛在底線,而且低的嚇人。這樣一來,在消費者層面就會逐步形成這樣一個共識“擁有MP4、攝像、音樂播放”等多種功能的彩屏手機,也只要幾百塊錢。那么,這種價格體系肯定會對國產企業手機今后的發展造成極大地殺傷力。
但這種低價格策略會不會就此來影響國產手機企業的做大做強,甚至是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呢?筆者以為,這一邏輯推理沒有事實依據。其實,一直以來,手機業都是一個相對市場化、競爭相對充分的領域。在這種競爭環境之下,適者生存。山寨機可以憑借價格優勢在市場上爭奪到一份生存空間,那么正規手機企業難道就不能夠市場中獲得一份發展機會嗎?肯定可以。
關鍵是,現階段在被市場擠壓地沒有頭腦和方向的國產企業,在短期內卻難以借助自身力量來獲得市場份額提升。最終只能將責任和矛盾推向山寨機。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利潤空間是支撐企業發展的動力,卻不是企業獲取暴利的手段。而整個手機企業也存在多種層次下的多重競爭格局,關鍵是需要國產手機企業要利用自身的實力與機會,尋找自己的一片天空。
現階段,山寨機的價格體系的確較低,還存在一部分手工作坊的產品質量和安全隱患。這種狀態的確會在短期內給國內企業市場的發展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但是不是說山寨機的市場份額已經足夠大,山寨機對市場的沖擊是不是已經動搖到整個行業健康發展的根基,這顯然有夸大的嫌疑。
畢竟,大部分的山寨機企業仍然堅持著產品質量與功能款款安全穩定的基本底線。同時,絕大部分的山寨機企業也是希望在這一領域獲得更加持久和長遠的發展,不會客意地去破壞市場原有秩序。隨著以金正、天宇為代表的一批最初的山寨機企業成功轉型,借助政策和品牌優勢順利洗白后獲得了廣闊的發展,也為眾多的山寨機企業今后的發展提供借鑒和思路。
因此,山寨機廠家并非與身俱來就要山寨機,只是迫于市場競爭壓力和發展現狀的影響,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種發展策略。只要政策有利,并加以正確引導,應該會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那么,山寨機的這種發展思路和競爭策略,是否也值得其它國內手機企業借鑒和學習呢?肯定是有必要的。
罪狀3:山寨機發展受高利潤驅動,目的不純?
許多業內人士和正規廠家在指責山寨機的種種不是,總會將山寨機的高利潤甚至是暴利作為罪狀之一,認為“山寨機”屢打不死,而且越燒越旺,關鍵就在于這一行業的高利潤,認為山寨機的發展只是以利潤為引導,根本不會考慮市場穩定和消費者的利益。顯然,作為手機廠家不可避免地要面對趨利性這一現實問題,但山寨機是否存在暴利和高利潤,這些利潤又是在哪些環節來實現的,只要弄清楚這些,一切便會真相大白。
按照正常的山寨機生產流程來看,作為山寨機生產工廠來說,只賺取最基本的加工制造費用,一些量大的訂單一般在每部手機10-20元的毛利潤,而量小的訂單每部的毛利潤不會超過100元。同時,作為制造工廠上游的手機外觀開發、芯片組件設計、電池等關鍵零部件,在目前狀態都是統一供應,利潤空間都是公開透明的。其實,最大的利潤來自于山寨機下游的分銷渠道。一般的總代理利潤也比較少,主要依靠量大走貨,每部手機的利潤都不會超過50元。而到了終端銷售商手中,每部進貨價在500-600元左右的山寨機,便會被加價至900元-1400元不等。一般而言,業內人士和廠家所指責的山寨機高利潤主要在手機的分銷商,而不是生產工廠。所以說,指責山寨機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顯然是對這個產業缺乏客觀的了解。
由于銷售山寨機的經銷商,其銷售正規手機所賺取的利潤近年來不斷降低。這就導致近年來山寨機在各級市場和各個銷售終端的業績保持著高增長的勢頭,全面搶占了原先正規國產手機企業在三四級市場上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而吸引終端銷售商樂此不疲地致力于山寨機的銷售,除了來自利益的誘惑之外,包括山寨機的豐富功能、漂亮外觀都足以與正規手機相較量。此外,大部分山寨機由于采用了聯發科或展訊的芯片組件,產品質量與穩定性也大大提升。而一部分手機零售商也具備了對消費者提供售后服務的能力。這些都讓經銷商更加致力于山寨機的銷售。
這種完善的產銷鏈條最終有力地支撐起山寨機的市場發展,也成為現階段遍布全國二三四級市場上的主流經營模式。一些山寨機的經銷商由此獲得了自身發展的第一桶金,開始逐步向上游生產工廠涉足?;蚴菆猿肿邔I化、品質化的山寨機經營道路。
此外,在一級市場上,出現一大批專門致力于購買山寨機的消費群,這些人被稱為“寨友”。他們對于山寨機層出不窮的應用功能、花樣繁多的外觀款式都表示出了很高的青睞度。
筆者以為,其實在山寨機發展過程中,一直得益于一條科學完善、分工明確的產業鏈推動,并非單一地價格便宜、新品推出速度快等因素。那些不斷發展壯大的山寨機企業,以星星之火的基礎獲得繁榮,關鍵就在于對當前整個手機業鏈中出現的社會專業化分工協作的充分利用和把握。
在手機的上游,出現了專業而穩定的配套商,包括電池、充電器組件,芯片組件、外觀設計、塑件模具等等,生產廠家都能夠獲得穩定而可靠的部件來源。同時,一大批山寨機企業也擺脫了最初的小打打鬧,進行了專業化的加工制造,制造業水平和能力顯著提升。此外,在下游分銷過程中,此前經過多年發展與積累而出現的一大批手機國代、省代、市代以及三四級市場的專業手機經銷店,都能夠快速切入到山寨機的銷售中,提供售后服務等保障。
筆者以為,在山寨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產業鏈驅動型的發展模式,生存于產業鏈各個環節上的企業都建立起了一定的競爭力和抗風險水平,并且在通過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過程中,建立起了一條以利益為紐帶的共同發展鏈,各個廠家之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么一來,山寨機企業就不是在孤軍奮戰,而一大批山寨機廠家也會出現“野花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態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