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網站是如何成功的 Flickr案例分析

2009-05-09 18:16:29      挖貝網
原文作者:Nisan Gabbay翻譯:lalaice

  為什么研究這個案例?

  從業內角度來看,至少按照風險投資的標準,Flickr賣給Yahoo這筆生意算不上是大手筆。據說這筆買賣價值2000到3000萬美元,但這家公司在Web2.0領域內產生的巨大影響力是無法用它的估值來衡量的。

  除去如何對它估值、Flickr是否能成為一個龐大而成功的產業外,我本人還是頗有興趣對其一探究竟。在沒有市場推廣的情況下,Flickr在短時間內聚集起了一大批忠實用戶,這是多數企業家有興趣弄明白的地方。

  采訪對象:在blogosphere上有著大量的文章探討著Flickr成功的原因,我在文章末尾處鏈接了一些引用的文章。文章大部分的內容來自于我和Y Combinator的 Caterina Fake在今年4月28日的一次公開討論以及隨后的一次采訪中。我也和Yahoo的主管人員就這次Flickr的收購聊了聊其后的動機。

  成功要素

  Flickr集中精力發展產品的特色功能。

  Flickr也許沒有一個常規的產品規劃圖,但是他們很明確地知道要把有限的資源放在產品特色功能的開發上,這有利于發展他們的用戶數量。已經成為 Web2.0標志之一的小插件(Features)諸如博客的導入/導出,能內嵌入其他網站的Flickr相冊代碼等,都很早就發展起來了。因為此,幾乎 80%的新用戶是通過瀏覽其他Flickr用戶的博客而曉得Flickr的。同時,Flickr也以提供額外功能(諸如:擴展的存儲量)作為獎勵,來吸引用戶更積極地邀請他們自己的朋友參加進來。

  強調能讓用戶在第一次上Flickr時就有良好的用戶體驗

  我第一次上Flickr是某個朋友將一張照片的鏈接發給我。很快我就喜歡上了Flickr,因為不像當時其他主流的照片分享網站,我不需要注冊也能看到我朋友的照片。這只是Flickr將訪問者變成其用戶所做的很多細節的一個方面,還有諸如:簡潔的用戶界面不帶強制性的廣告。但即使不論產品和用戶界面, Flickr也強調要使初次登入的用戶有種親切感。Caterina提到Flickr團隊的工作人員是怎樣每天每秒不停息地改進Flikcr的社區論壇以使人們感覺更好。這聽起來可能有些夸張,你自己能辨別真偽。不過,Flickr確實花費了巨大的精力放在發展和支持社區上。

  Flickr使得發現和獲得高質量的照片變得容易起來。

  當Flickr推出的時候,市場上存在兩類照片分享服務:一類是聚焦在如何高效打印照片方面(Shutterfly,Ofoto)另一類是將焦點放在共享照片領域(Fotolog,Buzznet,Webshots)。Flickr是與第二種服務相競爭。真正打動我的是Flickr居然能很快地找到有質量的照片—-符合某個主題的精良照片會呈現在頁面頂部。

  在所有討論標簽(tagging)和開放API的討論中,這些功能為網站真正貢獻的是什么?開放API和tagging對于專業,半專業以及攝影愛好者來說是個很方便的東西,但是一般的用戶卻用不到這些東西。

  Flickr團隊將這些專業和半專業的攝影者確立為初期社區的核心用戶。為了發展這個社區,他們賣力工作。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反過來這些用戶也上傳高質量的圖片,因此使得整個社區受惠。Flickr,不像那些以興趣為主的網站(Fotolog或者Buzznet),強調自己實際上是個需要盈利的公司。我認為,將Flickr看作一個公司,給予了用戶,特別是那些核心用戶,對于網站服務的更多信心。

  快速的發展周期

  Flickr幾乎明確按照“早發布,勤發布”的軟件開發理論來運作。Caterina說道Flickr幾乎不做傳統的軟件可靠性測試,相反他們更愿意將產品快速發布出去,然后聆聽市場的意見。Flickr有能力滿足那些非技術用戶的需求,因為用戶無需等待太長時間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建議被運用起來。在最好的時候,Flickr每半個小時就能發布一次新的版本。

  啟動策略

  在前面我們已經討論了Flickr是如何著重發展特色功能來擴大用戶群的。我認為Flickr同時也受益于大眾市場對應用于博客和社會化網絡等照片服務的需求—-像PhotoBucket和ImageShack的成功就是這一佐證。Flickr將這一需求功能化,著實做了個很聰明的決策。顯然,他們是順應大勢,而非創造大勢。

  Flickr也是搞好公共關系的受益者,即使他們自己本身并沒有刻意為之。Flickr沒有因為想要引起公眾注意而雇用公關公司,而只是在初期由于口碑傳播而引起廣泛關注后,找公司來幫忙處理公眾方面的請求等事宜。

  結果分析

  Flickr在2005年3月被Yahoo收購,此時Flickr剛剛站在獲得現金流的平衡點邊緣。根據Alexa的統計,Flickr的流量目前已經超過收購時10倍,所以公司是有能力進一步拓展其核心用戶群,延伸到更廣的一個范圍。

  那么Yahoo收購Flickr的目的是什么?Flickr被劃歸到Yahoo的搜索部門,意味著Yahoo旨在將Flickr的照片服務整合到常規的圖像搜索中。很有意思的是這次收購最先不是由Yahoo Photos group所提出的,所以什么收益啊,收益率,利潤這些東西,都不是此次收購的主要原因。再者,Flickr已經開發了一套強有力的標簽(tagging)系統平臺,這可用于Yahoo其他的產品。第三,Yahoo很想得到Flickr的那些優秀人才,吸取他們的想法,應用于整個公司。最后一個原因是收購后,Yahoo所能擁有的一個網絡社區。Flickr的快速發展和引起的公眾效應證明了Flickr所倡導的技術是非常有效的, Flickr的用戶量自然就不是收購中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了。因此,最關鍵的是,Flickr的收購應該被認為是一次技術和人才的收購。

  我沒有機會問問Caterina為什么決定把Flickr賣給Yahoo而不是找風險投資。2005年早期公司的估值還不像現在這么火熱,所以 Flickr如果放在今天,可能會選擇VC.說不定我們能在下面回復中聽到Caterina的答案(或者是Flickr團隊中的其他人)。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