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萍報道
國內流通領域里,商業信用保險將不僅僅是商業化、市場化的運作模式。
在日前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特許加盟大會上,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副司長姚廣海表示,商務部將出臺系列措施,鼓勵中小流通企業購買商業信用保險,并為承擔此類業務的保險公司提供財政補貼,保險公司可直接向財政部和商務部申請補貼。
據悉,《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自去年12月便提出,要擴大信用銷售,積極推動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業務發展,促進和規范商業信用服務的發展,支持建立信用風險分擔機制。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也表示出了憂慮,經濟環境好的時候,商業信用保險費率較高,中小企業資產有限,不太愿意購買商業信用保險。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企業搶著購買商業信用保險,保險公司則又害怕風險太大?!凹夹g上,相對于其他保險,商業信用保險和巨災險一樣,在費率上很難擬定?!睎|方證券非銀行金融分析師王小罡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很多保險公司曾經做過,后來因為信用評價體系不完善,加上國人誠信缺失的社會環境,都是以保險公司巨額虧損而告終?!敝袊kU大學課程開發與信息管理部主任戴軍接受《中國產經新聞》采訪時稱。
復旦大學保險研究所所長徐文虎亦對本報記者表示,“商業信用保險技術含量要求高,外部環境要求講信用,現在我們整個國家經濟市場里面信譽程度都是有問題的?!?/p>
按照商務部有關負責人的說法,2003年以來,平安保險、出口信保、人保財險、美亞財險等陸續探索開展了商業信用保險業務。2008年1月至5月,商業信用保險保費收入達到1.39億元,承保金額約764億元。
王小罡稱,如果以此數據推算,2008年商業信用保險總額不超過3億元,只占當年財產險收入3000億的1‰?!吧虡I信用保險本身只是保險領域里的一個小品種,很少有保險公司會把商業信用保險作為他們最主要的一項業務,投入不多,亦沒有開發出適合市場的產品和服務?!?/p>
如果政府為保險公司提供財政補貼,是否會提高保險公司承保中小流通企業商業信用保險的積極性?
“政府的補貼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保險公司的壓力,給補貼肯定能推動這個產品的發展,這是毫無疑問的。就像農業保險,如果國家不給補貼,就做不起來?!蓖跣☆负軜酚^。
而戴軍表示,這樣的補貼措施很難提高保險公司的積極性。
作為商業信用保險,風險防控顯然非常重要,包括如何監控企業、懲處措施、審核資質等,涉及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但在中國,戴軍說,誠信檔案缺失,保險行業本身亦比較混亂,對企業進行信用評估等將非常困難,道德風險很難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為了滿足市場肉食供應,政府開辦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能繁母豬保險,保險費60元,政府出48元,養豬戶出12戶。如果母豬出現丟失、生病等死亡事件,農戶可向保險公司索賠1000元。這樣的保險品種對養豬戶來說顯然是好事。
2009年豬肉價格下跌,仔豬賣不出去,養豬成本上升。有些飼養戶不愿意再飼養成本較高的母豬,而四川一頭母豬賣到市場上總計不超過1000元。戴軍在當地調查時發現,有些飼養戶在母豬飼料中添加塑料薄膜使其噎死,或將其趕走謊稱丟失,騙取保險公司每頭母豬1000元的保險,以達到贏利目的。
“關鍵是補貼和風險比重有多大。保險公司要做一個平衡,如果平衡能接受的話還可以,不能接受的話就很麻煩了?!敝醒胴斀洿髮W保險學系主任郝演蘇對本報記者表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