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本互聯網內幕史書《網絡江湖三十六計》出版

2009-06-12 12:04:56      挖貝網

  發展僅10余年的中國互聯網業毫無疑問已經躋身中國商業的主流。在模式創新、市場規模、對傳統商業的影響、以及國際接軌程度四方面,都是如此。

  從三大門戶在2000年登陸納斯達克開始,迄今有30多家中國互聯網公司海外上市,為各行業之最。網絡廣告、搜索引擎、網絡游戲、電子商務等創新的商業模式的直接市場規模已達數千億。其中網絡游戲已經超過電影、電視、音樂,成為中國市場規模最大的娛樂產業。網絡業先后孕育了丁磊和陳天橋兩位中國首富,以及張朝陽、李彥宏、馬化騰等10多位排名中國前100的新貴富豪。

  而真實的互聯網,當然會比這些干癟的數字精彩太多。

  此前,還沒有一本系統梳理中國互聯網業商戰歷史、揭露互聯網業江湖恩怨的圖書。2009年6月,填補這一空白的《網絡江湖三十六計》正式由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

  本書將互聯網史上的經典商戰提煉成三十六種計策。每個計策都包括一副漫畫、一段故事、和一個評論。囊括了阿里巴巴、新浪、百度等20余家主流互聯網公司所借以壯大成名的關鍵戰役。

  其中案例包括《圍魏救趙:先發制人馬云擊eBay》,《假癡不顛:兵不厭詐丁磊謀局》,《渾水摸魚:史玉柱趁亂起兵》,《合縱連橫:陳天橋空手成霸業》,《借尸還魂:天翻地覆周氏復出》,《臥薪嘗膽:先抑后揚百度坐大》,《關門捉賊:悍朱駿登頂斷來路》,《攻心為上:張朝陽千金買?!?,《反間計:怒雷軍策反徐波》,《趁火打劫:池宇峰追命久游》,《以逸待勞:陳彤驕兵》,等等。

  這36個案例都有相應的評論。對丁磊、陳天橋、馬云等十余位江湖大佬的個性特點和行事風格都做了定位和詮釋,力求一針見血。有如《玄馬云》,《不動如山馬化騰》,《丁磊活千年》,《周鴻祎:戰爭之王》,《隱忍李彥宏》,《陳天橋:規則制定者》,《代言人張朝陽》,《謹慎看待史玉柱》,《活化石雷軍》,等等。

  此外,本書還對互聯網特有的商業邏輯及其所打破的傳統觀念做了梳理。有如《互聯網是輸血管》,《互聯網上莫談“封殺”》,《最大的商業價值來自給人自由》,《錢太多,是中國互聯網一道坎》,《向毛主席學習斗爭法則》,《人人都是貝克漢姆》,《柔道戰略》等等。

  本書寫作方式力圖以淺顯、生動的語言做深度剖析。對于網絡業的圈內人士,可以拋卻個人好惡,只從商戰角度以及歷史高度去重新審視戰例。對于圈外人士,也可順著中國人所熟悉的古三十六計的思路,對互聯網業及其江湖恩怨有系統的了解。

  本書的創作班底有三位。

  顧問張云帆是互聯網資深人士。他是中國第一款博客產品“網易部落”的主策劃,也是流量最大的中文游戲資訊網站多玩游戲的聯合創始人。2008年獲得數千萬投資二次創業,建立游戲門戶www.178.com。張云帆在業內人脈豐厚。

  策劃和執筆程苓峰是中國媒體業的新銳人物。他是“80后”概念的制造者。06年以一篇《生于80年代》引爆潮流,引發央視新聞聯播等上千家中外媒體在隨后三年時間里持續跟進報道?!?0后”成為近年來最深入人心的商業及社會學概念之一。

  程苓峰先后擔任《中國企業家》雜志主筆,網易科技頻道主編,并作為資訊產品總監參與一家社交網站的創建。也是博客聯盟云科技(www.yunkeji.com)和《創業家》雜志的發起人之一。程苓峰2000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經濟學士,后獲得全額獎學金留學三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戰略管理碩士。

  第二執筆王晶是《21世紀經濟報道》資深記者。王晶從1998年進入網絡圈,2000年后連續參與創辦兩家網站。一直關注新商業模式,研究新創公司成長。

  從6月10日起,《網絡江湖三十六計》在當當網(dangdang.com)以及全國各大書店有售。當當地址。

  節選:

  不動如山馬化騰

  馬化騰這個人,公眾面目很不清晰,他極少向外界強烈地傳遞過什么精神,宣講過什么世界觀和方法論。他很少發脾氣,性格和諧而不偏激。說實話,如果你不認識其他的互聯網老板,你就不可能對這小馬有清晰地認識。只有在對比當中,他的個性才會凸顯出來。

  好吧,那就先說說其他人,為小馬哥的出場鋪墊一下。

  在中國互聯網大佬里,讓人印象深刻的有陳天橋。因為跟他面談,能學到很多。陳天橋會滔滔不絕地講解邏輯,勾勒宏圖,其中附帶著強烈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直到你心悅誠服,點頭為止。見了四五回,我的智商被他硬生生拔高了20%。信不信由你。

  不是每個老板都這樣。

  打個比方。采訪老板是一場對壘,你拋磚,老板來應對,楚河漢界在中間,相互攻防。中國互聯網里,有四個人風格尤其明顯,自成一派。

  陳天橋盛氣凌人,你一拋磚,他就鋪天蓋地地侵略過來,非殺到老巢,把你說服,轉變你的思維,否則不罷休。

  丁磊則相反,你拋磚,他就往回縮。你問丁磊你為什么這么做,他會反問:那你怎么看。丁磊是團海綿,不吸干你不罷休,為了吸干你,他會誘敵深入,把你拽進他的地盤,周旋。直到你自己暈了,他呵呵一笑:沒戲了吧,自己收兵。

  馬化騰跟他們都不一樣。你一拋磚,馬化騰給接著,也不反拋過來,就扔在地上。你再拋,他再接,還扔在地上。你問:為什么這么干。小馬回答了,一共四點。你說:這么干不對,人家說錯了。小馬說:哦,那也有道理,不過不適用我的情況,一共四點。馬化騰的作風,是維持住楚河漢界。他不過來,你也甭想過去。

  陳天橋是要否定你,丁磊是要耗干你,馬化騰是要保全你。否定和耗干,在本質上都是對你有需求,保全你,表示人家對你沒需求。這就是很多人對小馬沒有什么印象的原因。

  最后一派是馬云。馬云跟陳天橋一樣是講道理,不過陳天橋的道理實,馬云的道理虛。你攻過去,他跳起來,云里霧里,聲東擊西;你在地上,三兩下就被搞暈了。得,攻也沒得攻,守也沒得守。所以人家叫他“蠱惑者”馬云。他說的話你乍聽有道理,細琢磨又覺得太玄,不大靠譜,這就達到目的了。馬云不是自稱“風清揚”嗎?一飄逸起來,沒幾個人看得清。

  某種程度上,陳天橋跟馬云是一派,天生領袖。氣勢大,說服力強。他倆都不懂技術,做戰略一流。丁磊跟馬化騰是一派,技術出身,工程師思維,親自過問細節,靠產品做大。屬于沉潛型領袖。

  所以在對話風格上,陳天橋地面進攻,馬云空中打擊。丁磊退,馬化騰守。

  都是做產品,但馬化騰的業績比丁磊高一籌。馬化騰做了個QQ,然后不斷衍生,最后成了一個大艦隊,但以QQ為核心。列隊齊整,攻防有度。丁磊做了個郵箱,衍生了門戶、相冊、博客;又做了個游戲和搜索,整合尚未到位。

  都是布局戰略,但馬云比陳天橋更早收效。馬云做電子商務,B2B、C2C、電子支付、搜索、軟件,挨個來,號稱達摩五指,前三指都成了老大。陳天橋做互動傳媒,盒子陷僵局、收新浪未成,目前借資本整合游戲研發,接盛大文學整合內容原創。鏈條對接也算緊鑼密鼓,且拭目以待。

  互聯網里,陳天橋讓人喜歡,馬化騰受人敬畏。

  喜歡陳天橋,因為他迅速,大氣,謀略,超脫。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敬重馬化騰,因為他厚重,謹慎,務實,入微。是一臺精密的機器。

  盛大做過“盒子”,互聯網里咱沒見過比這更宏偉的企圖。盛大“買過”新浪,互聯網里再也沒有這么野蠻的交易。盛大收購和投資的公司不下二三十家,剩下的互聯網公司加起來也沒這么好胃口。盛大還要搞文學,用互聯網去整合傳統行業。陳天橋讓人興奮,讓人意外,令人心情起伏。

  騰訊什么都不是第一個做,但善于后發先至。鎖定用戶、滿足需求、步步為營,這是騰訊秉承并恪守的樸素智慧。騰訊一個季度收入3.6億美金,利潤1.7億美金,比第二名都要高出一倍多。用產品說話,用數字說話,用業績說話。馬化騰讓人服氣,令人放心。

  江湖上,陳天橋和馬化騰被譽為中國互聯網的兩級。陳天橋“疾如風、侵略如火”,馬化騰“徐如林,不動如山”。

  忽然想起清末的憤青詩人龔自珍在歇斯底里中喊出的那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看看,老天爺降給互聯網的人才是何等的不拘一格。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