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投行稱10萬億美金找尋投資中國機會

2009-06-15 09:24:11      挖貝網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主席李晶:向10萬億美元海外資本推介中國

  2009年6月9日,摩根大通在北京舉辦中國投資論壇新聞發布會,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主席李晶(JingUlrich)對媒體表示:“中國的經濟狀況普遍顯示出好轉跡象,得益于政府大舉、迅速的刺激應對措施。”

  6月10日,摩根大通第五次在中國舉辦“中國投資論壇”,超過1000名國際領先投資機構的投資者客戶代表和100多家中國公司的代表參會,規模超過歷年。作為論壇的創辦者和組織者,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主席李晶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的獨家專訪。

  “10萬億美金找尋投資中國機會”

  “沒想到在全球低迷的金融危機背景下,還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超過1000名全球投資者參會,他們對中國的股市和中國經濟興趣越來越濃厚,這和我15年前在中國辦會,只有一些B股、幾支H股參會的情況天淵之別。”李晶感慨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作為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董事總經理兼主席,李晶主要負責拓展中國國內及國外的股票業務,并代表摩根大通建立并維護與國際機構投資者、企業及監管部門之間的關系。她這樣定義自己的工作:“我工作的最大目標就是希望搭建起中國和世界各國之間的一座橋梁。”

  李晶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長期與國際投資者、中國公司、政府官員、行業專家學者見面或電話會議,了解不同的觀點,并討論與市場密切相關的熱點問題。在工作中她強烈地感覺到對于中國市場投資擁有濃厚興趣的海外投資者很多,但是他們嚴重缺乏投資中國市場的渠道。李晶表示,中國市場是目前全球投資者、公司都非常注重的一個市場,因此,她認為她也有義務向國外投資者介紹中國資本市常

  李晶認為中國經濟復蘇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目前大量資金涌入亞洲,特別是涌入以中國為領導的新興股票市場,“國外投資經理管理資金的數量已經超出10萬億美元,數字非常龐大。但是真正能在中國市場上進行投資的還是占少數,因為QFII的限制,只有有資格的公司才可以在A股市場投資。所以我還是看好中國經濟,中國政府現在在推動市場的國際化、全球化,國際的金融中心慢慢從西方轉向東方,就是轉向香港和上海。”李晶預測。

  “中國經濟的迅猛恢復超出預期”

  李晶畢業于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2005年加盟摩根大通,任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市場主席。在加盟摩根大通之前,李晶曾出任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股票部董事總經理。此前, 她在里昂證券工作八年。在進入證券業之前,李晶在華盛頓擔任過大中華區基金經理,是首批專門投資中國市場的基金經理之一,長期研究中國市常

  李晶一貫以來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早在金融危機爆發之際,她就認為此輪危機對中國影響不大。“我總體上比較樂觀。全球經濟復蘇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小的反復,但總體上是波動式上升的趨勢。對于中國的情況,我認為除非外圍經濟發生特別惡劣的情況,否則中國經濟不可能二次見底?,F在的復蘇歷程應該是一個長期而穩定的過程。”李晶說。

  “但事實上,我更擔心的不是現在的增長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中國經濟的增長驅動力目前看來仍是政府投資,個人投資仍待啟動。”李晶認為,近期猛增的政府主導型投資,已成功避免了經濟增長的進一步放緩,中國經濟恢復的迅猛程度遠超市場人士的預料。她在自己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比如像上海、廣東這些沿海地區的經濟增長目前是3%5%,而內地一些地區的經濟增長已經達到了兩位數,這就說明金融風暴對于內地經濟的影響并不大。從促進中國經濟、中國企業的轉型方面看,這是有很大好處的。

  李晶認為,多年來,中國政府都希望把出口導向型經濟轉變為內需導向型,現在要從危機中尋覓機會,加快改革,啟動內需。目前對中國2009年實現8%經濟增長率的預算,投資市場的觀點已經變得更為樂觀,尤其基礎建設對經濟的正面影響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更為明顯。而且中國政府刺激內需取得的成效還是非常好的。

  李晶認為,為了使中國剛剛開始的經濟復蘇能夠持續,決策者們必須采取措施,確保消費保持在穩定的增長軌道上,同時投資熱潮不會加重經濟的結構失衡。她進一步表示,“隨著2008年高基數的過去,今后幾個月通貨緊縮應開始緩和,今年下半年可能會轉為輕微的通貨膨脹。”[page]

  “中國市場成就了我”

  在歐美投行界,曾經以一向講究等級文化著稱,赫赫有名的白靴法則(指如果不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很難打入國際投行的核心層)曾經束縛了很多人,然而傳統正在被顛覆。據統計,摩根大通的女性MD(董事總經理)數量從2004年的14人上升至2008年的46人,女性VP(副總裁)數量也從2004年的433人上升至2008年的851人。

  李晶顯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的頭上有一系列光環:2008年, 被《福布斯》雜志評選為全球100名最具影響力女性之一;在12年里,連續被《機構投資者》、《亞洲金融》、《全球股票》及《歐洲金融》等著名財經雜志舉行的獨立評選活動中,當選為“最佳中國分析員”當記者問她,對媒體稱呼她為“非官方的中國之音”怎么評論時,她笑著說這是美國朋友們最開始給她起的。“但我還是要說,我要感謝我所關注的中國市場,如果沒有中國市場,我也不會得到這樣的榮譽。”李晶真誠地說。

  2000年伊始,當時的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發現高層團隊只有外國和港臺人士,缺乏中國大陸交易經驗,相繼從美林挖來了李小加和從里昂證券挖來李晶等人,用當時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白瑞甫先生的話說:“這是摩根大通在中國的又一次策略性任命。李晶在投資界享負盛名,她對中國市場的投資見解獨樹一幟、投資意念可靠及具創意,一直備受國內及國外投資者推崇。另外,她亦備受中國監管機構及政府各部門尊重。中國的經濟發展一日千里,一直是摩根大通的重要策略性投資市場,李晶的加入,將為摩根大通的中國業務如虎添翼。”

  事實也證明,隨著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風生水起,造就了一批應運而生的懂得中國本土投行家,從摩根士丹利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孫瑋到美林中國區投資銀行業務主席任克英,再到前高盛亞洲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梁紅等,都在中國投行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李晶從不諱言自己的中國背景,她說:“我在這個行業的優勢在于,我是中國人,也是美國人,同時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經濟和人文。我希望把中國最新的發展和我們的觀點準確地傳遞給投資者。同時,我也把世界的最新動態,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公司和中國市場的觀點以及投資者們希望尋求的投資機會介紹給中國公司和機構,希望能幫助他們進一步國際化。”

  她告訴記者,在她十幾年的職業生涯中,從來沒有因為是女性而受到過歧視,而且作為女性高級管理人才可以利用女性具有溫暖、善解人意、協調溝通的情感與能力,充滿魅力地發揮領導者的優勢,將其特點有機地融入到領導科學和管理藝術中。

  “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將實現由經濟大國轉變為經濟強國,與此同時,中國資本市場會更加國際化,流動性會加強,透明度會增加。因此,對這個行業會對女性帶來更大的挑戰,尤其當中國的金融市場完全開放后。但是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中國女性在這一領域做得更加出色。”李晶說。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