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消息,艾瑞咨詢分析師趙旭楓近日發布分析報告指出,2008年中國網絡教育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3.9%,達到352億元。
艾瑞分析認為,促使市場保持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自于網絡教育在高等學歷教育市場的應用,由此帶來的收入約占網教市場整體規模的85%-90%,而隨著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要求的貫徹落實,中國網絡教育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發展,預計在201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23億元。
由于教育部規定全國69所試點高??梢蚤_展網絡高等學歷教育,其招生工作只能在通過審批通過的校外學習中心(包括經批準的現代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設立的校外學習中心)展開,整個行業準入門檻非常高,且相對封閉,競爭也較小。
艾瑞認為,在現有政策環境下,中國網絡高等教育市場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維持現狀,而網絡教育領域的競爭也將主要集中在各垂直細分市場。
在分析中國教育體系后,艾瑞認為教育行業走垂直細分化路線已成定局,而在各細分領域中,對教學互動性不高又可被大規模復制的基礎教育輔導將是未來競爭的重點,原因如下:
1.標準化的產品:由于中國的中小學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使用網絡教育的目的也相當明顯,即提高考試成績,對于老師授課過程中的互動要求很低,另一方面,考試的教材則大同小異,因此由名師授課的基礎教育課件非常容易被制作成標準化產品進行傳播和出售。
2.較低的準入門檻:與高等教育相比,基礎教育輔導不需要教育部的相關資質審批,運營商只需制作課件并提供相應的使用平臺即可,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進入成本。
3.資源共享的需求:在中國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合理性也是促成基礎輔導蓬勃發展和原因之一,發達地區集中了大部分的優質老師資源,而中西部地區的師資力量則非常有限,通過網絡則幫助欠發達地區學生獲得相同的教學資源。
總體來說,互聯網在中國教育行業的應用還處于發展階段,除高等學歷教育和基礎教育輔導以外,如何提高授課過程中的互動性和實踐性將直接影響到網絡教育在職業培訓和語言培訓中的應用。艾瑞認為,而通過設立線下的學習中心,實現線下線上相互合的授課方式或將是未來網絡教育發展的關鍵。(文/樂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