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倒計時

2009-06-18 10:50:30      文飛翔

  《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于5月22日結束,預示著創業板正式面世步入倒計時階段。創業板何時真正亮相?哪些企業又會成為首批登上創業板的幸運兒?一系列問題,成為市場關注的新焦點。

  1.創業板開閘時間:8月?

  6月14日,創業板《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將正式實施,標志著創業板主要配套制度文件已基本完備。

  而從創業板細則出臺,到上市公司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中間尚有一段路程要走。中央財經大學證券與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表示,創業板預計會在8月左右推出。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在4月份的講話也表明:創業板企業真正掛牌可能要等到8月之后。而近日有相關部門人士表示,創業板可能將于7~8月前后推出,監管部門仍在對那些準備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進行審查??茖W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副主任修小平也稱,創業板在深圳證交所推出的最終時間還未確定。

  2.首批上市公司:30~60家當前,各大投行、券商、高科技開發區、創投機構、創業企業都在圍繞首批登上創業板做文章。究竟首批會有多少家公司?又會是哪些公司?真的會是“中小板”的替補企業嗎?

  據了解,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將在30至60家之間,目前全國范圍的創業板儲備企業約有1,800家。包括天涯社區、碧水源、江通動畫、華旗資訊、華誼兄弟、上海海鼎、光迅科技等在內,約有150家符合條件的企業都有希望成為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顯然首批上市公司不可能這么多,那么最終如何取舍、如何顧及不同行業、不同區域?

  有意思的是,最近有些呼聲很高的公司,如天涯、茁壯網絡、芯邦微電子等,則在不同場合表示,不會考慮首批在創業板上市。

  3.上市保薦費和券商輔導費:不會一刀切創業板還未落地,關于上市費用爭議已沸沸揚揚。對于業內盛傳的保薦費最低門檻1,000萬元,這幾乎相當于創業板所要求的最低盈利門檻(兩年之和),讓諸多想上市的企業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上創業板的企業融資金額少,企業財務實力也相對弱,顯然很難承擔券商動輒數千萬元的保薦、承銷費用。但對于券商來說,做創業板項目,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以及資源并不會比主板及中小板少,如果收費比較低的話,這也是券商不愿承受的。

  保薦費會在什么樣的區間呢?企業的上市成本會有多高?從目前的討論情況看,創業板的券商收費會規定征收區間,不會一刀切。并且保薦費與融資額相關,融資金額越高,費率越低,但平均費用會低于中小板。

[page]  4. 創業板股東限售期:多長才合適股份限售制度是創業板市場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上市規則》對于創業板公司老股東股份的規定是:控股股東三年不能轉讓,其他股東一年不能轉讓。對于上市前半年內以增資擴股方式入股的股東,還要增加一個限制:上市12個月~24個月之間不能出售超過50%的股份,24個月后方可出售其余股份。

  但有數名創投人士認為,上市規則對創投企業減持規定有點過嚴,希望能對扶持企業成長的創投機構在減持時給予區別其他持股5%以上股東的待遇。作為扶持企業成長的創投企業,IPO前投資期往往是三、四年,IPO后還有一年禁售期,如果在出售時過于受限而要把減持股份的周期拖上一、兩年,對創投企業來說風險比較大。

  聯合證券副總裁馬衛國也持類似觀點:“風投的股份全部出售是在24個月以后,我個人覺得不應該比中小板更嚴格,應該有利于創投退出,鼓勵他們在風險大的時候投資,應該和中小板都是10個月,太長了不利于創投。”而國金證券投行執行、董事總經理張玉忠則贊同征求意見稿中的限售安排。

  5.創業板退市機制:比主板快《上市規則》規定:創業板公司終止上市后將直接退市,不再像主板一樣要求必須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同時為了提高市場運作效率、縮短退市時間,避免無意義的長時間停牌,將在以下三種退市情形下啟動快速退市程序。

  一是為強調上市公司披露定期報告的法定義務,對于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和中期報告的公司,最快退市時間從主板的六個月縮短為三個月;二是對凈資產為負的退市情形,為促使上市公司盡早解決存在的問題,恢復資產運營能力,暫停上市后根據中期報告而不是年度報告的情況來決定是否退市;三是對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或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的退市情形,為促使上市公司盡早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財務信息價值,暫停上市后根據中期報告而不是年度報告的情況來決定是否退市。

  但是對于退市的具體操作以及退市后的出路,在《上市規則》中卻沒有明確的論調,退市后如何確保投資人的利益成為很多創投機構的困惑。

  6.創業板發審委:隊伍比主板大創業板將設立專門的創業板發審委并強調其獨立性,主板發審委員、創業板發審委員和并購重組委委員不得相互兼任。

  創業板發審委委員擬設35名,較主板25名增加10名,部分發審委委員可以為專職。中國證監會的人員仍保持5名,不做增加。同時,在組成結構方面,擬在會計、法律等專業人士基礎上,適當吸收熟悉行業技術和管理的專家,切實把好市場準入關。

  證監會將經由一定的程序選定發審委委員,發審委委員的選拔將向社會公示。此外,與主板市場相比,創業板市場對一個保薦代表人能負責幾個IPO項目的規定將有所放寬。

  7.投資者準入門檻:尚在猜測中準入門檻是普通投資者最為關心的硬性指標。創業板的風險很大、炒作問題也不可避免,設定轉入門檻是必要的。但到底應該定在什么樣的水平?既能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又能兼顧投資公平性。

  業內人士的猜測是,可能會將門檻定在20萬元~50萬元左右。而更多的分析者傾向于綜合的評定,包括投資者的綜合實力、操作經驗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不認同這種以保證金規模大小界定投資者資格的做法。他認為,即便以5~6萬元的標準界定,至少也有50%~60%的投資者將被擋在創業板外。對此,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的猜測都不準確,準入辦法的規定會“更趨于合理性”。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