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超報道
大學畢業后,劉君沒有按照原定計劃“南下”,而是選擇了就讀大學的所在地河北唐山。
剛上大學時,劉君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到沿海城市去。為此,他還跟南方的同學學了一嘴的廣東話?!拔覍W的是環境工程,沿海城市外向型出口的企業比較多,污染也比較嚴重,在國家節能減排的大形勢下,肯定有我的用武之地?!碑敵醯膭⒕芍^是信心滿滿。
不過突如其來的一場金融風暴,徹底打亂了劉君的計劃?!敖刂?009年3月10日為止,廣東省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的簽約率僅為7.61%?!?,“廣東省用人單位數量相比去年減少了20%以上,招聘崗位相比去年也減少了20%以上?!边@些充斥在網絡上的信息讓劉君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計劃?!氨镜禺厴I生的就業都這么難,何況我去了還是個外來戶?!?/p>
無奈之下,劉君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唐山本地。由于他所在的學校在唐山的認可率比較高,劉君還是比較容易地找到了一份工作?!昂臀液灥氖且患覈忻旱V,在唐山的遠郊區縣,每個月工資1800元?!?/p>
據劉君介紹,該企業和學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每年都會在學校招走30多人,很多師兄師姐都在那里上班?!皳f,我們這個專業的人大多會分配到化驗室,還算是對口吧?!?月25日,劉君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和劉君一樣,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把就業首選地轉移的大學生不在少數。據《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中青在線、中國校媒網對全國31個省、區、市7761名應屆畢業生的調查顯示,34.2%的人首選省會城市或發達的地級市,其次是普通地級市(26.4%),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則降到了第3位,約為24.7%。
“但是在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地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比例分別為29.7%、14.9%。其次是廣州,約為5%?!敝锹撜衅嘎殬I顧問祝紅艷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另外,根據智聯招聘剛剛發布的調查顯示,今年全國各地區的大學生選擇就地解決的均在半數左右。大學生將就業首選地定為大學所在地比例最高的城市為廣東、深圳地區,比例高達93.2%,西南地區為55.6%,東北地區為48.4%,西北部地區為44%,最低的地區是中部地區,為43.3%。
“雖然希望在發達大城市就業的大學生比例高達32.3%,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畢業生一般被本地消化,此比例高達半數?!弊<t艷說。
該項調查顯示,在影響大學生選擇就業首選地的因素中,發展機會較多、較大的原因依然排在了首位,比例為75.9%。緊隨其后的因素是良好的文化及教育環境,以及能否和家人在一起等等。
“人生的發展道路是多樣的,選擇就業地要考慮多方面因素,而不是盲目地跟著大家做決定,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是關鍵?!弊<t艷表示。她建議畢業生先就業再擇業,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放低求職期望,先就業,在社會的摸索中學會擇業。
麥可思發布的《2009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藍皮書)》也顯示,在2008年211院校的畢業生中期望在直轄市就業的比例高達81%,但是實際能達成夢想的也不過是25%。相反,在地級及以下城市的實際就業率則高達44%。
資深人力資源專家、中華英才網張楨寧表示,畢業生到小城市和基層就業,不但開辟了就業的第二戰場,也為基層組織輸入了新鮮血液,以后還可以為學弟、學妹改善基層就業環境。不要抱怨工作環境差、收入水平低,因為對于剛剛畢業、還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而言,能夠在工作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