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兵報道
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中小企業正面臨艱難的境地。外需下滑,內需乏力,融資也舉步維艱。
6月初,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在一次國際論壇上表示,“有信心今年能夠為中小企業擔保6千億元人民幣的貸款”。這一消息似乎讓很多企業看到了希望,也被一些人解讀為中小企業融資將走向政府主導制。
對此,有經濟學家卻認為6千億要想拯救中小企業顯然是不夠的,而透過這“6千億”也折射出融資制度依然滯后,制度設計不完善仍是需要金融體系深化改革的理由。
陳乃醒:拉動內需救中小企業
“6千億的量并不是很大。主要是看國家拉動內需的政策對相關產業的帶動效應,才能更大程度地帶動中小企業走出困境?!敝洕鷮W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陳乃醒,6月23日就中小企業融資制度相關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陳乃醒認為,所謂內需應當是擴大內需,消費應當是廣義的消費,不應當只局限于人們的生活內需和消費。也就是說,是全面的和全方位的內需和消費,大體內容應當包括生產、生活、社會三大方面。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也該在財政政策方面應該進一步加大力度。大力發展小銀行和非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甚至鄉村銀行。
“我一直主張開私人銀行、地方銀行和小銀行。小銀行實力小,他們只能做這些事,他們只針對小企業,這就使他們更具專業化。眾多的小銀行,才能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标惸诵褟娬{。
陳乃醒還認為,中小企業融資受金融制度所限,企業應該主動探索新的融資渠道。中小企業不一定通過銀行來實現融資,利用典當、金融公司等手段來解決資金缺乏的問題;或把現成的生產力、生產資料利用起來,照樣可以使企業主導化,并且節約成本。
史燕平:避免商業銀行服務錯位
無疑,大家都將主要的目光聚焦到了銀行身上?!斑@就存在矛盾,有關部門一方面要求銀行降低風險,另一方面當中小企業面臨困難的時候,監管部門又讓大型商業銀行按照大型商業銀行運作模式去給中小企業貸款?!睂ν饨洕Q易大學教授、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委員會專家史燕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觀點犀利,“這不是又回到了‘計劃經濟’時的做法嗎?”
史燕平告訴本報記者,現在很多商業銀行都成立中小企業貸款部,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說,廣大儲戶都是商業銀行的存款人,或者有的人買了某商業銀行的股票,都希望商業銀行有好的盈利增長,以使每個持有股票的股東受益。讓這些資產額很高的大銀行去做這些收益小的貸款,或在投入和產出倒置這樣的情況的時候,銀行當然不愿意做。如果非讓它做,造成了損失,誰來為銀行的大小股東負責?
“所以必須要轉變認識,應該推動中小金融機構去做中小企業的事,建設中小企業融資多渠道。例如日本就曾經利用租賃來對中小企業設備進行更新的融資,并取得很好的成果?!笔费嗥秸J為,有關部門在融資租賃業應該有所作為。我國處在發展初期的中小企業,沒錢購買設備,且沒有信用貸款,那就購買設備租給它,有了租賃信用,就可以逐漸積累貸款信用。
但是,這一在美國日本發展很成功的行業在我國卻差強人意。其主要原因是融資租賃公司入門不易,史燕平說,對融資租賃公司的入門標準目前要求資本需要達到5個億,其實5個億對大金融機構不算高,但是作為專事中小企業的租賃公司來說,額度確實過高。而對于大的租賃公司來說,為了降低風險,公司自然只會專做一些風險小盈利高的大項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