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效高價格一直是空調行業一塊難以融化的堅冰。目前,這塊堅冰正在慢慢融化成水。自從志高第一個祭出高能效價格戰的大旗,一口氣推出八款價格在2000元以下的高能效空調,最低一款一級能效空調甚至僅為1280元以來,高能效高價格的天然聯盟就在土崩瓦解了。
氣溫上升使得空調競爭不斷升溫。今年夏天,借“高能效價格戰”打破目前行業格局,被不少空調品牌看作千載難逢的良機。繼志高發動高能效價格戰之后,上周再有不少品牌被圈入戰場。格蘭仕二級能效空調KFR-26GW/DLL21-010在蘇寧的網上商城價格僅為1399元,長虹一級能效空調三高效節能空調售價僅為1499元。外資品牌的高能效高價格聯盟也在松動,松下二級能效的JA7KC1N空調價格降到了2870元。這對松下來說,做出這種讓步確實不容易。三菱高能效空調在價格上比以前都有所讓步。觀察家認為,在國產品牌的強勢推動下,外資品牌加入高能效價格戰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除非不想在中國市場上混了。
由于以前國產品牌在高能效空調上難以形成規模優勢,成本較高,價格降不下來,所以,大多把重點放在高能耗低價格的中低端市場的爭奪上。今年在一系列國家利好政策的刺激和經濟危機的逼迫下,國產品牌加強了對高能效空調市場的攻勢。這對一直蟄伏在高能效高價格的高地上的外資品牌來說,是一個足以致命的信號,如果不能在價格上做出調整,積極跟進,將被國產高能效價格戰打得落荒而逃。本來外資品牌就已經所剩不多,將來或許更加步履艱難。中國空調行業的新一輪洗牌或許從外資品牌退出中國市場開始。
目前空調行業的兩大巨頭美的和格力,仍在對高能效價格戰袖手旁觀。觀察家認為,這或許與他們的戰略和實情有關。美的今年的主要精力放在變頻空調的推廣上,從第一撥“節能惠民”空調中標情況來看,變頻尚不在其中,但變頻被納進補貼名錄或許只是時間問題??照{行業存在大量庫存亟待消化也是不爭事實,品牌越大庫存越多也是符合邏輯的推理。今年被認為是高能耗空調的生死期限,如果無法消化,在即將到來的新冷凍年將面臨被凍結在倉庫,成為廢銅爛鐵的危險。所以,對個別大品牌而言,今年市場重點都不在高能效上,而是以消化庫存,回籠資金為第一要務。
但以發展的眼光來看,以后空調市場的爭奪肯定是在高能效上,格力和美的加盟高能效價格戰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道理很簡單,他們是不能容忍其他品牌的狼子野心的。
從目前高能效價格戰來看,志高仍居主導地位,不僅動用的產品種類多,而且價格殺傷力大,一級能效1280元的價格至今尚沒被突破。觀察家認為,表面上看起來,高能效價格戰是價格戰,但高能效價格戰的本質是高能效普及過程中的一場價值大戰,因為高能效空調的質量是明明白白地擺在那里的。從格蘭仕、長虹等加盟來看,高能效低價格的市場氣候正在加速形成,這勢將促進我國空調行業的產品結構加速升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