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家住湖南長沙瀏陽的何先生7月1日向新浪財經和中國質量新聞網“消費者質量問題網上投訴”反映,他“在今年6月30日早上駕駛吉利金剛汽車行駛在瀏陽去往長沙的高速公路上,突然車輛出現答答異響,剛準備慢慢靠邊停車,前部發動機突然出現冒煙,伴隨著一股股的熱氣,接著車輛自動熄火失控,前方視線模糊,差點致使車毀人亡?!?/p>
“經附近修車技術人員察看,是因汽車發動機上方出現非人為穿孔,導致漏水,加之溫度表失靈,致使發機機嚴重燒壞?!?/p>
據何先生介紹,這輛車是他在去年3月3日購置的,現行駛3萬多公里。按照廠家承諾,車輛的維保期限是兩年或/6萬公里。何先生反映:“因在維保期間,隨后和吉利客服中心取得聯系后,請求拖車索賠。來的是長沙天吉4S店技術人員(該車輛就是在天吉4S店購買的),但他們到達現場后6小時不給拖車,反而說是車主操作問題,不愿承擔責任,要本人自費修理?!焙蜗壬笥致撓导麖S家,對方也推托說是車主操作不當,不愿承擔責任。
何先生認為,該車出現的是明顯的質量問題,但商家和廠家都不愿承擔責任,這樣的售后服務老百姓敢買車嗎?
圖為何先生發來的吉利金剛事故車的部分照片
編后
非常理解何先生開車跑在高速公路上,出現這樣危情時的驚嚇、焦急。作為當時情緒的延續,就有了他在同商家、廠家初步交涉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媒體反映。
我們在何先生發來的照片上,無法從技術的角度分析該車發動機出現大洞,進而漏水的原因,也暫時無法得知當時趕到現場的4S店技術人員給出“車主操作不當”結論的根據。
但我們可以想象,時值盛夏,車主和盼來的4S店技術人員因為責任不清而涉及該不該拖車的爭執場面,一定是“熱鍋中加油”。由此說來,應該先放下責任問題,理解一下車主何先生當時的無助和疑惑。從起碼的道義出發,人家花錢從你店里買走了車,現在車“趴”在了高速路上,先幫車主把壞車拖回來,才顯得仁義和厚道。何況,在賣車那會兒,顧客曾被商家捧為“上帝”來的,雖然現在不是“上帝”點鈔票,而是求助。
至于這部吉利車發動機問題的最終診斷,也需要把車拖回店里或指定機構鑒定。那么,當時在現場“拖還是不拖”也不該成為問題。
現在,何先生聽了路邊修車師傅的話,認定這是“明顯質量問題”。所以,廠家不論有怎樣的說法,都需要給出技術含量的判定。
起碼從何先生所述,商家6個小時不給拖車,失去了一次“以德服人”的機會,希望在處理接下來的責任糾紛時,吉利方面能“以理服人”,不要推托了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