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當代人才三特征

2009-07-06 17:25:05      袁岳

  挖貝網專欄作者:零點研究董事長袁岳

  人很多人才很少,這是很多老總的共同感受。大家說的“人才”到底是怎么樣的人呢?5月24日我在華南師范大學所做的校園演講約略地對此有所探討。

  其一廣有見識且有專注的愛好——對不同學科、不同工作、不同知識類型均有觸及,這對今天的大學生尤其有意義,因為太多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何學現在的專業,也不知道學了以后有何職業的愛好,所以急需以廣補偏,而幫助自己從中重新選定愛好。確定愛好,然后在此方向上有所付出、有所專研,從而使得這一方向由單純之好而為職業理想的目標。有見識者容易找到出路;有見識者容易創新;有見識者能從多個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因此也富有效率。

  其二廣有關系而有單純的交往模式——大學生需要交往社會不同結構中的關系,使得自己未來獲得職業幫助、解決遇到的各類問題的時候有隨時的幫助,這需要社會關系的類型不僅多還有差異,這對于從小處在父母愛護之下而且主要在應試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來說是個非常大的考驗,因此需要借助于我一再強調的信用技術、差異交往技術、組織技術加以修正,同時社會交往在今日社會越來越強調桌面化,因此要盡量拋棄桌底化的交往模式,以正直方式處理——所謂正直就是正大光明地交往,直接大膽地溝通,很多人學厚黑之道快,對正直信心不足,其實人心皆近正直,且總量稀少,大家盼而不可得,其價值正大。

  其三廣通人情而專有搞定事情的能力——人通人情世故而讓大家感到你人好,人有專能而讓大家感到你能干。兩者皆備,則為人才。而對很多大學生而言,恰是兩者皆缺——從小喪失實際擔當社會任務的機會,因此失去了直接在社會任務完成過程中接觸實際社會人事而學到人情世故的機會;因為一直接觸的是應試與課堂知識的教學因此缺少搞定事情的基本技能,甚至連搞都很少搞哪來的搞定能力。因此大學生需要大量而頻繁的參與多種類實習的機會,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鍛煉,并且了解在一些自己喜歡的崗位上所需要的職業技能是什么,回頭再來看自己在校園中應該盡量去接觸與學習怎么樣的課。而且我也主張,雖然學生不應該不聽課,或者通不過考試,但是學生實在也沒有必要只聽課或者考試考那么好,用60%的時間得到一個基本及格的分數,要騰出更多的時間去滿足懂人情與知技能的事情,人有一技則可通行,人有一技也才有了擴展與延伸的實在基礎,否則安身立命都有問題,其他的就更談不上了。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