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線市場銷售增長高于一線城市

2009-07-07 08:10:36      熊海鷗

  連鎖百強開店降至10年新低 外資爭相到新興市場圈地

  昨日,中國連鎖協會發布的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連鎖零售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報告》顯示,二三線城市的銷售增幅普遍高于一線城市;其中有15家百強企業的銷售增幅超過30%遠高于一線城市10%左右的增長。報告數據還顯示,2008年中國連鎖百強門店增長是10年來增幅最低的一年。

    百強開店增幅降至10年最低

  “2009年第一季度是中國零售業十幾年來最困難的時期,”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信息研究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08年,“中國連鎖百強”銷售規模達到11999億元,同比增長18.4%,首次低于21.6%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且銷售規模增幅繼2003年以后持續放緩。同時,“連鎖百強”門店總數達到了120775個,同比增長10.6%,也是10年來增幅最低的一年。

  據報告數據顯示,2008年大型超市銷售額為21290萬元,增幅12.4%,營業面積增幅1.8%;百貨年銷售額88397萬元,增幅11.1%,營業面積增幅1.4%;超市和便利店銷售額分別為7242萬元、473萬元,增幅為11.3%、12.3%,超市營業面積增幅為1.4%,便利店營業面積無增幅。

  整體來看,雖然2008年各連鎖行業各季度的增幅極不平穩,但是2008年連鎖行業銷售額與店鋪數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幅。其中,連鎖超市、百貨、便利店、家電、藥店等各業態銷售增幅均有增長,通過新開店鋪等外延方式拉動各業態平均10%的增幅。

    二三線銷售增長高于一線城市

  金融危機使零售企業紛紛加大了對新興市場的投入。在中國零售企業經過多年的“貼身肉搏”后,競爭相對滯后的二三線城市成了中外零售企業搶占的另一座金礦。沃爾瑪、家樂福、TESCO等零售企業紛紛在二三線城市發展勢力范圍。

  報告顯示,2008年二三線城市的銷售增幅普遍高于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增幅最小,有的企業甚至為負,內地城市的增幅較高,有的與上年同期持平。

  對此,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研究員賴陽表示,由于一線城市競爭激烈、需求接近飽和,消費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消費者更加注重個性化、多元化需求;與之相反的是,二三線城市消費水平正好達到了以往零售連鎖企業在一線城市的業態需求。

    外資超市領先優勢明顯

  從業態情況看,得益于快速消費品的剛性需求,2008年,食品零售企業穩定增長,55家入圍“連鎖百強”企業,家樂福、大潤發、沃爾瑪等13家外資企業市場領先優勢明顯;百貨企業面臨下半年經濟回落、市場不振的壓力,通過加大促銷力度、調整商品結構等措施,以10%的門店增幅帶來了21%銷售增長。到2009年一季度,超市整體銷售同比增長約7%,利潤增長約5%;百貨業整體銷售和利潤同比下降約5%,環比則上升10%左右。

  家電、家居建材連鎖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更為嚴峻,家電企業2008年銷售增幅和店鋪增幅分別為7.1%和10.8%,家居建材企業分別為8.7%和14.1%,銷售增長明顯低于店鋪增長。

  對此,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分析,受收入預期、裁員等影響,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下降,在大型超市和超市業態出現了來客數下降的情況;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勞動密集型的連鎖零售企業的人力成本提高;加之今年第一季度CPI累計下降,對連鎖超市銷售增幅有較大影響;大力度頻繁的促銷活動使各業態企業的毛利率大幅受挫,保持企業利潤水平增長壓力增大。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